APP下载

打造有温度与深度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

2022-05-30陈旭

教育界·A 2022年19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高中深度

【摘要】教师要在教学之中体现出温度与深度,就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冲破传统应试教学的束缚,构建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并且懂得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通用技术是一门高中基础科目,教师要想打造有温度与深度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就要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连接理论与实践,让学生在学中做、学中悟。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温度;深度

作者简介:陈旭(1971—),男,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

高中阶段有很多实践类的科目,通用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但仍有很多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温度与深度。教师打造一个具有温度与深度的通用技术课堂,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温度,促使他们寻找到深度学习之路。

一、将情感注入通用技术课堂,构建师生情感的桥梁

一个有温度的通用技术课堂,离不开情感的注入,教师唯有用情感来打动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打开他们内心世界的大门。教师要善于将情感注入通用技术课堂,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营造一个师生、生生和谐共处的学习环境[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能端着架子,而要主动地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需要哪些学习上的帮助,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进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这样才能为构建师生的情感桥梁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对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有机会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初识结构”为例,在学习知识点之前,教师要构建师生情感的桥梁,让学生放下戒备心,积极地与教师展开交流互动[2]。教师根据“初识结构”单元的结构实例、结构的功能与分类等知识点,用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理解结构实例,寻求结构实例探究的路径与方法,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灌输式的知识讲授。在导入部分,教师与学生开展课程知识预习小活动,带领学生结合一些建筑经典结构,以欣赏的角度分析结构的美,了解结构的简单分类,从而与学生构建良好的情感联系,为课堂教学注入温度。

二、以深度学习为目标,加大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深度

教师除了要打造一个具有温度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环境,也要借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逐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技术的原理等知识,使其做到知识的深度学习与探索。但是,深度学习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而是需要教师围绕具体的深度学习目标,有序地开展通用技术知识的教学,如此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深度探索和深刻认知。对于通用技术课堂深度学习目标的设定,教师可以在基础的学习目标之上,逐渐拓展深度,使得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同时,对于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之上,设定符合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深度学习目标,以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展开课程知识的学习,而不会让他们感觉到过大的学习压力。

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了解流程”为例,此知识点的理论性比较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实例展示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学习与探索能力情况,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效探究流程的有关知识[3]。首先,教师明确基础的学习目标,包括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流程、学会对实例中的流程展开分析、知道一些流程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等,从而积累一些实用的流程设计经验。其次,围绕基础的学习目标,教师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展开学习目标的深入设计[4]。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基于基础的学习目标,推动学生深入探索课本内外不同的流程知识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生活及生产之中存在哪些流程工艺,能否举例说明一下?”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尝试深化问题,让学生运用流程的思想来解答一些现实生活的问题。如,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包装盒,引导学生利用流程中的环节、时序进行流程的设计,以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最后,对于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教师则要求他们去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流程例子,以促使这部分学生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流程设计,从而让他们不用局限于课本中的流程实例学习,进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创新,通用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重视常规训练,忽视创新设计的落后教学理念,大力推动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鼓勵学生进行创新与实践,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边做边学,实现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的深度结合。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创新能力,还增强了实践技能,真正学有所得。

三、创设互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想要打造一个具有温度与深度的通用技术课堂,让学生充满学习的热情,可以创设互动情境,使每个学生都有互动与表达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深层交流,从而实现思维的碰撞。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即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交流,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5]。

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流程设计应考虑哪些基本因素”为例,学生如果要知道流程中环节的显性和非显性因素之分,就要懂得流程内在的属性与规律。而认知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与探究。此时,教师创设互动情境,设计一个技术活动流程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技术活动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变化规律去安排其中的流程环节、时序。学生针对这一问题互动交流,开展深度的探究,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互动探究提示,即让学生从效率、质量、安全以及节能等方面去思考流程设计的方法,拓展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深度。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有疑问,有的学生会跟不上学习的进度,此时,教师鼓励其他学生踊跃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从而提高互动的有效性,真正打造一个具有温度与深度的通用技术课堂。

四、用有温度的课堂评价,实现通用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的评价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从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出发,有效回顾自身的学习,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变通评价学生的方式,不要像以往那样严苛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而要用有温度的评价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评价学生,让学生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以实现评价的科学性,有效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学习[6]。

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你就是一位系统设计师”为例,首先,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要具备充足的设计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系统设计师。其次,在“设计与评价”教学环节,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基于好与不足的角度综合地分析自己的设计成果,并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此,可以促使学生看到设计的正反面,进而让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最后,教师分析学生的系统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漏洞等,给予学生正面客观地评价,帮助学生再次评价设计的成果,从而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全面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系统设计。

五、将个人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实现通用技术课堂的人文性与科学性

对当下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来说,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非常重要以及必要的。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观念及学习方法上也具备自己的心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更重视自己的需要及想法,而忽略了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不利于学生深入地学习通用技术知识,也不利于良好课堂学习环境的营造。小组合作,可以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展,让学生在交流经验的过程中,更好地充实并完善自身所学的知识。而且,当小组成员拥有共同的学习目标之后,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效果。教师在开展通用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建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同时,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现代教育与培训技术等理论为指导。第二,要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要动力。

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模型”为例,教师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首先,当学生参考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构建方案时,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设计,而是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设计。小组成员再从组内合作设计的众多方案中选出最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方案,进行相应的模型构建。由于通过手工构建模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构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工,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学生为了构建更精美的模型,在构建模型之前进行充分的讨论,从而确定最高效的构建方案,为构建模型提供有利的条件。其次,在学生进行制作及组装的过程中,教师仔细地观察与指导,并向学生传授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正确使用相关工具。最后,教师借助投影设备,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并共同改进设计。如此,学生享受到合作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实现课堂的人文性与科学性,达到打造有温度与深度的课堂的效果。

六、重视思路和方法的联系,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通常包含许多技术的思路和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系统的知识理念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

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技术与设计”为例,教师将“部分之和小于整体”的思路和方法融入实际的方案中。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要素表现与整体系统表现的关系”,并将这种思路和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再以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为例,教师营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环境,并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乐趣。同時,教师教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选择可行性强的加工工艺,完成模型的简单制作。学生熟悉构建模型的过程,知道构建模型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领悟模型是一种改进和发展设计概念的技术。如此,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和创造能力,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达到打造有温度与深度的课堂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通用技术课堂的构建,不是简单的教学内容的构建,而是要从情感、环境等各个方面出发,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如此,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全面学习通用技术知识,助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建华.通用技术课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05):150.

[2]吴爱林.运用多元教学法 打造高中通用技术有效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14(11):83.

[3]赖莉莉.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路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7):55.

[4]郑锡军.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高效课堂构建的途径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1):125.

[5]卓毅,夏江,李鹏.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及整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09):143-145.

[6]王长军.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研究[J].教育研究,2018(04):54-55.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高中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