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音寻路 德润花开

2022-05-30方洁玉

教育界·A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摘要】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接受中小学教育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音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部分,更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文章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论述,深入探讨立德树人的真正内涵,以及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为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方洁玉(1981—),女,江苏省南通市启秀市北小学。

一、前言

为贯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立德树人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不能仅仅是围绕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展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中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此,音乐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要紧紧围绕这一根本目标,通过创新德育方式,将德育融入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教育,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1]。

二、立德树人与音乐教学结合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今社会,立德树人的具体表现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不是理论教学,要紧密地同实践相结合,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中小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音乐是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优秀的音乐作品能直达人的内心,使听者内心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帮助他们分辨真假善恶。无论是演奏音乐还是欣赏音乐,都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教师要探索如何将德育同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立德树人中的“树人”是指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作用,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人们非常重视借助音乐来传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道德理念。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塑造人格,在音樂的熏陶下学生会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育在德育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情感和道德以音乐为载体传递到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感受人格之美。比如,古曲《高山流水》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心理和对君子形象的追求,通过欣赏此曲子,学生内心种下了艺术的种子,并且树立了向君子学习的人生目标。可以说,音乐教学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人格魅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音乐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

(一)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对象的一致性

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都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两者面向的对象存在一致性。针对教育对象而言,两种教育形式存在相同的教育目的,即培养学生。中小学生是发展中的群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质,但仍有很大的培养空间与发展潜力。德育与音乐教育不仅具有同样的教学目标,还拥有长期、固定的教育人群。立德树人教育和音乐教育处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面对的是同样的受教育者,两者的目的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对社会有用的人[3]。

(二)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结构多样的一致性

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情感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两者是相通的。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其不仅可以向学生传递情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说音乐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师生情感体验交流的过程,音乐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具有明显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以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影响学生,可以让德育过程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德育教育过程是净化心灵、提升学生思想水平的过程,但此过程若采取直接说教的形式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因而学校将其渗透在各个途径、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在音乐教学中,就可以以一首音乐作品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德育内容。因此可以说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结构多样的一致性,将两者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开展途径的一致性

对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音乐此类以感性为主的教育形式,音乐教材中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对学生有着无形的吸引力,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多数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主要以纸质版教材为载体,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要教育形式,缺少以情感为主的教育形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德育效果,不少学校开始提出创新策略,转变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再仅以灌输形式开展德育教学,而是通过音乐课堂等较为轻松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因为音乐课堂具有一定的生活内涵,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将德育内容融入音乐课堂中,不失为一种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四、立德树人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应该时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抓住音乐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音乐教师需要挖掘音乐知识内容中的本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不断思考,发散自己的思维,并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例如,通过欣赏各民族音乐,了解各地方民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还会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此影响下,学生也会逐渐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并由此激发自己的内动力,努力学习音乐知识,从而达到艺术素养的提升。

(二)坚持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音乐课程除了能向学生传达专业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家的魅力,培养塑造其优秀人格。例如,听赏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曲“地图”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听音寻路”为音乐活动线索,带领学生走近湘西音乐文化,了解多姿多彩的湘西风土人情,自主学习构建“湘西音乐文化大地图”,让学生在音乐体验的过程中感悟文化的延续和传统的再生,从而了解作曲家谭盾“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挖掘音乐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音乐课是中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课程,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音乐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德育资源,以小学教材中为例,《隆里格隆》《姑苏风光》《森吉德玛》等歌曲都展示了我国浓厚的传统文化。此类歌曲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阿细跳月》《瑶族舞曲》等乐曲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文化的多样化,开阔自身眼界;此外,教材中还存在许多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比如《故乡的恋情》《牧场上的家》等,此类歌曲可以带领学生感受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增长自身见识,培养学生对优秀音乐文化的包容意识。音乐教材中的作品类型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类优秀资源,将德育无形渗透在音乐教学中,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德育教育效果。

教育是持续发展的,教师应对课程具有清晰的认知,不断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创造性地开发音乐资源,让原本的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丰富,才能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处理好德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四)转变评价模式,唤醒学生学习热情

立德树人强调的是立足新时期,培养全面型人才。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现在的评级考核方式进行优化,让学生可以逐步树立自信心,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以此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从音乐课程的特点来看,课程所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对其情感投入、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作出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可以采取观察、提问、演唱或演奏的方式,不断变换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则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通常會安排在每个学期的末尾。新课标中提出了可以采取聆听、演奏、演唱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评级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音乐学习成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树立自信心。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对学生“质”方面的评价,在教学中往往适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些东西都难以量化,所以可以从“质”方面进行评定。定量评价指的是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对课标中所提到的教学水平进行量化评价。例如,音乐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如对音乐的题材形式、风格流派进行辨别,或根据学生识读乐谱的程度进行评价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定量评价的指标。

3.自评、互评和他评结合

学生自评主要指的是采用描述的形式,对自身进行评级,重点应该是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对比之上。音乐教师可以采用“音乐成长记录册”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自评情况进行记录,让其通过翻看不同阶段的记录见证自己的成长。同学互评就可以挑选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方式,如办一场音乐会、才艺展示秀等,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补其自身的短板,取得全面发展。

(五)强化德育渗透,鼓励自我提升

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单纯依靠音乐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德育工作支持。例如,为各学科教师提供德育教育的相关培训与学习;在教师备课环节中,鼓励教师运用集体备课平台,在平台中分享自己在教材中挖掘出的德育素材、实践效果良好的德育方式等,通过相互交流提升自身德育教育的水平,再将良好的教学方式借鉴到自己教学活动中,进而促使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再例如,学校开展评选美德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德育先进个人等活动,鼓励教师自觉开展德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教研组可以根据德育的相关要求制定评价机制,以此作为评选标准,进而强化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优秀的德育工作者[4]。

结语

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音乐教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育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渠道。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针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学校应重视音乐欣赏的教学和音乐文化的学习,不断充实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真正的优秀人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民,郝志杰,李扬.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06):99-102.

[2]赵骁彤.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探索聚焦“立德树人”的小学音乐学科育人新路径[J].艺术评鉴,2021(02):150-152.

[3]韩忠岭.走向“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国民音乐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基础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嬗变看“核心素养”[J].中国音乐教育,2021(01):39-43.

[4]邹琳琳,昌进.钢琴文献:中国经典钢琴曲目之“立德树人”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4):23-25.

猜你喜欢

中小学音乐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论动画音乐进入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