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综合,踔厉实践

2022-05-30陈洁

求知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

摘 要: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该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以生活问题为载体,以综合实践为方式,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建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获取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品质。文章阐述了基于学科特点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生活气息;综合元素;躬耕实践

学生若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要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自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为学校教育明确了目标,为各科教学指明了清晰的方向。综合实践作为一门活动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1]。该课程以生活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学习,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探究知识,自主建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获取活动经验,养成良好的品质。那么,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突显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效,实现课程目标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有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追踪溯源,充满生活气息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若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就会被社会淘汰,教育教学亦是如此。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领域延伸。生活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基于此,综合实践活动应当跳出书本、课堂的限制,拓展到生活、自然、社会等领域。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和终点,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在生活化课堂中学习。因此,综合实践教学应追踪溯源,构建生活内容,挖掘生活问题,开辟生活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一)生活内容:取材于生活沃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再考虑“怎么教”。“教什么”指的是教学内容。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应当是生活内容,取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东西,而不是虚构的内容。生活是个百宝箱。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或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用好学生身边的事物,选择学生生活中的案例。综合实践活动应回归生活环境,紧扣生活主题,用好生活这本活教材。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为了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替换成学生生活中相应的素材,把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用于教学的生活内容可以是单个生活事件,也可以是多个生活事件的串联组合,以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用于教学的生活内容还应以学生的生活为主,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既要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又要指向学生未来的生活,引领学生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例如,笔者曾经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了这样几个综合实践活动。在过年期间,学生基本都会收到压岁钱。鉴于此,笔者在开学初设计了以“我的压岁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组织学生围绕“你今年收到多少压岁钱?”“你怎么用压岁钱?”等问题展开调查,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和理财意识。又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越来越多,有的家庭拥有多辆汽车。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大气污染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以“绿色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围绕家庭出行方式、汽车的利与弊、绿色出行方案等内容展开讨论。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均来自生活,与学生密切相关,是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良好资源。

(二)生活问题:索问于生活河流

问题是思维的引擎,是创造的源泉。没有问题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应突出问题的中心地位,始终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问题驱动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长。

好的问题应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和启思性,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推动教学的开展,推动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还应该是生活问题,是学生身边的现实问题[2]。教师应从生活中挖掘问题,用生活问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学生探讨的问题,如垃圾分类问题、用水问题、用电问题等;又如“门前的河水为何发臭变黑?”“大蒜叶怎么会生虫?”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教师应用心捕捉生活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生活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三)生活场域:践行于生活舞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倡导在生活中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不仅仅是教室,还可以是室外的生活环境。教师可以把校园、家庭、社会当作课堂,引导学生探究与学习。

笔者主动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开辟生活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生活,登上生活舞台,在生活中实践与体验。例如,在教学“种瓜种豆乐趣多”一课时,筆者不仅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南瓜、毛豆的种植方法,还组织学生在课后到学校的种植园或利用家里的空地,种植南瓜和毛豆,亲自试一试,做一做,把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就多了一项任务,也多了一份乐趣,既能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又能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践行于生活舞台,让综合实践活动充满生活气息,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得到历练,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四方关联,突显综合元素

综合就是把多个对象或者事物联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显著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综合问题,实现综合发展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知识的综合性、思维的综合性、策略的综合性、人际的综合性四个方面。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四方关联,多维沟通,突显综合元素。

(一)知识交互:在知识关联中综合

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知识的综合性,具有知识跨学科的特征。综合实践课的知识不是单一的,其包含了语文、数学、美术、科学、劳动等学科的知识,而且,各学科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不仅是同一学科知识的关联,还是不同学科知识的关联。

综合实践活动打通了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各学科知识得以重组、延伸及综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教师应主动寻找各学科知识的连接点,要考虑解决问题的过程将涉及哪些知识,学生已有哪些知识储备,怎样设计活动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较好地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例如,笔者曾设计了一节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该课的知识综合度非常高,要求学生在制作校园模型时,不仅要运用美术知识、数学知识,还要运用工程知识、科学知识等,同时还要求学生会看建筑规划平面图,在画设计图时能掌握尺寸大小,在制作底座时能合理布置电源导线,正确连接电路,并注意底座的美观与稳定性。

(二)思维交织:在跨界思考中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思结合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体力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其不仅需要学生实践操作,还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要素,是活动的动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即学生要学会跨界思考,并且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展开思考。

设计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自主设计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讨综合性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案的过程中学会跨界思考,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发展。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笔者会积极组织学生构思设计,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以解决较为复杂的综合问题。在画设计图和设计模型的过程中,考虑到各部分的组成、布局的协调美观,学生运用了艺术思维、数学思维、工程思维、技术思维等,如在计算模型底座尺寸大小、各设施的比例以及材料的数量时,学生运用了数学思维;在模型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工程思维与技术思维,以确保设施配置得当和平整稳固。

(三)经验策略交融:在联想迁移中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还体现在经验的综合性与多元性,包括学习经验的综合性和解决策略的综合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积累各种问题解决策略和学习方法,这些将成为他们宝贵的经验,能为他们解决新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综合实践活动正好为学生提供了经验使用与迁移的平台,让他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若想帮助学生实现经验交融,要激发学生的经验意识,使其主动应用经验解决问题,还要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把他们的经验唤醒,并引导学生学会联想迁移,通过新情境联想曾经的经历,将新问题与旧问题进行类比,从中找出两者的联系,将原有经验迁移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效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例如,“插花艺术”一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和制作插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在该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插花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插花兴趣。然后,笔者组织学生了解不同花卉的象征意义,了解插花的方式和艺术特点,理解插花的色彩搭配原则,学习插花的方法和要领。最后,笔者让学生动手插花,并进行作品展示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多方联想,让学生运用在美术课程中学到的构图策略和造型策略,运用在劳动课中学到的修剪策略,在数学课中学到的比例策略,主动将各种知识经验迁移应用到当前的实践活动中。

(四)人际交往:在合作互助中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如果单凭个人能力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是有效的实践活动方式,是学生通过个体之间的组合,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目标的方式。

合作不仅是开展综合活动的方式,更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两个方面展开合作,一是思想上的合作,二是操作上的合作。思想上的合作是指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操作上的合作是一种实践性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一起动手完成任务。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笔者考虑到制作模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协作互助中完成任务。合作是活动形式的综合体现,也是整合人力资源的方式。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人际交往,实现了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促进了心智的交融,激发了个人潜能。

三、丰富形式,搭建实践平台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获得新的知识,并发展多种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要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实践体验。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开展植物栽培、动物饲养、家务劳动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实践体验,学习劳动的技能,享受劳动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以“家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种植活动,让学生亲手種植盆栽,点缀阳台,美化客厅;组织学生学习扦插方法,种植养护菊花;组织学生种瓜、种豆,在栽培过程中学会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技能。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手工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些小挂件、小模型等,或让学生学编织,学泥塑,学雕刻,给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机会。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敬老爱老等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平台中实践与历练,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激励学生踔厉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荣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策略探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4):68.

[2]夏明霞,李丹,何雪琦.“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228-230.

作者简介:陈洁(1982—),女,江苏省苏州张家港市城北小学。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
浅议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关于综合实践在数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长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