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政策,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

2022-05-30蔡海燕

求知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美术双减

摘 要:“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课堂的内容、结构和方法等。一方面,教师要切实减少家庭作业量,有效与家长沟通,减少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另一方面,要优化课堂教学,以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让“双减”政策得到切实有效地推进。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措施,其能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標,并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双减政策: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对初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遵循政策,落实“双减”,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关于“双减”政策,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少布置作业,与家长宣讲对应的政策就可以了,这样的理解和做法是片面的。教师应该立足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上就能获得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在课上就能进行认知的迁移与运用。为此,教师应从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和优化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切实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不同。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即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或增加难度,或降低要求,或删除内容,或增添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初中美术教师要主动了解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同时,要主动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据此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增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时,他们会学得轻松愉快,也会很快接受所学的内容,并能较轻松地完成课后巩固与提升的任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聊天发现他们在美术方面或其他方面的爱好,并以学生喜欢的话题为教学切入点,提升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学生,揣测他们的兴趣取向,进而有效调整教学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与探究热情。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同时让学生揣测作品的立意以及表现方式等。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美术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为了让学生顺利把握重点知识,理解难点知识,教师可增加他们喜欢的内容,并将之融入重难点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习得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播放教材中没有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这是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能刺激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融入相关情境。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入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并让学生齐声朗读这首诗词,说一说诗词中描绘的场景,从而将话题引到“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这一课上。虽然教材中没有这些内容,但是,教师让学生凭借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将其中的场景画出来,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每个学生的美术功底不一样,对这首诗词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展现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再让学生就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这样画的理由,从而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后,教师再引入教材内容,展示傅抱石与关山月的作品《江山如此多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师便可强化学生对《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的理解,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分解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

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容易理解的内容。这时候,教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分解,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不能让学生去机械地记忆知识,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帮助他们消化知识。学生如果不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内容,在课后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仍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先介绍画作《江山如此多娇》的尺寸、绘画技巧等,再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幅作品美在哪里,教授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技巧,告知其可以从哪些方面着眼,如何通过这幅作品理解美术是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想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教师就需要先将其分解,再各个击破。教师应先让学生从构图和色彩两个方面思考,即从构图角度观察这幅画的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从色彩角度分析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季节、时间段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就能发现这幅画的近景是春色盎然的江南,草木一片葱茏;远景是北国的风光,处处冰山雪岭。此外,学生还能发现这幅画在时序上,既展示春天,也呈现冬天,将江南春色与北国隆冬都展现了,但是两者呈现的颜色不一样。在学生对画作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从象征意义、视角表现的角度来解读作品。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画家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如果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能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二、教学结构的优化

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学生需要承受较重的课外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较少,需要通过课外学习继续深入掌握知识。对此,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获得思维的发展。

(一)给学生自主提问的机会

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在讲台上边讲边示范,之后再让学生画画。教师在教学中分析了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去做,从而完成一件合格的作品。在这样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应改变这样的教学结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让他们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将课堂教学转变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延伸。这样,教师就能精准施教,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展示王式廓的作品《血衣》及其素描稿,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等。在展示作品《血衣》的时候,教师不进行过多的阐述,而是让学生提问,促使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进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有的学生会问与《血衣》类似的作品还有哪些,画家王式廓还创作了哪些作品,这幅画创作了多久等;有的学生会问画作中呈现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各自的情感是怎样的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教师先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不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说从画面中看到了双目失明的母亲,也看到了拿着血衣控诉的妇女;有的学生说看到了拿着字据的老汉,也看到了残疾者。学生经过讨论,认为画作以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更能突出人物的内心变化。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画面的精彩之处的教学方式比教师的直接讲述更好,更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完善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

优化课堂结构的另外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优化评价机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让学生参与评价环节,让他们学会評价自己,也学会评价别人。当学生养成了自评与互评的习惯,他们就能在完成作业后先自评作业,进而提升作业的质量。

仍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模仿画作《血衣》中的几组人物。教师要求学生在讲台上展示造型姿态时,需通过面部表情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在学生完成表演后,教师先让表演者评价自己的表现,如有的学生这样评价自己:画作中持血衣控诉的妇女心情是痛苦、哀伤、愤怒的,但自己在表演时很难同时表现所有情绪,且表情不够自然。而后,教师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认为该学生表演得很到位,如果再完善一下服饰方面会更有表现力。通过这样的评价,教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让他们深入理解这幅作品的立意,进一步理解美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如果教师能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学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获得全面的发展。而且,优化教学方法能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一)直观教学法

初中美术教学会涉及构图原理、设计原理、绘画技巧等,这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但比较枯燥和抽象。虽然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仍比较习惯运用形象思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直观教学法,促进学生认知与能力的发展。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的“盛情邀约——请柬设计”一课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直接讲解有关请柬的构图、造型和色彩特点等,学生就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也难以理解这些内容,在真正设计请柬的时候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将家中的一些旧请柬带到学校并将学生带来的请柬放在一起,让他们寻找这些请柬的异同点,分析其特征。这其实就是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事物中总结普遍性的东西。面对这么多的请柬,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对其进行分类,如分出开业请柬、新居落成请柬、结婚请柬、寿诞请柬等,再让学生观察这些请柬的颜色等。学生发现,大多请柬的颜色是艳丽的,表达的是喜庆的心情;主题不同的请柬,其图案也不同,如结婚请柬上往往会画双喜的图案,寿诞请柬上会有仙桃的图案;不同的请柬文字表述的方式也不同。有了这些直观的认知,学生对如何制作请柬就会有所认知,进而能顺利地展开创作。

(二)分层教学法

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采取分层教学法,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分层教学法更具有针对性,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相应的进步,减轻其学习压力。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装点居室”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感知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学会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在指导学生用水墨画梅花的时候,教师要进行示范,让学生体验基本的画法,比如,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定好主干,再指导学生以“女”字造型穿插次要枝干。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每个学生几乎都有其擅长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比如将枝干画得不好的学生集中起来指导,告诉他们最关键的步骤,同时让画得好的学生讲述经验与方法。这样的分层教学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也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做到提质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军.探索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0(8):214-215.

[2]陈方丽.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艺术评鉴,2017(14):115-116.

作者简介:蔡海燕(1973—),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初中美术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