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召唤下的课程统整

2022-05-30景淑丽

求知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课程统整民间剪纸民间美术

摘 要:民间美术中蕴含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真挚的艺术语言,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基于民间剪纸和桃花坞木版年画单元统整教学研究的民间美术单元教学范式,展现了单元统整学习对课程结构优化、师生课程能力提升等作用。

关键词:单元学习;民间美术;课程统整;民间剪纸;桃花坞年画

民间美术是我国原始艺术的延续,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作品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近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课堂,但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基本处于单课时教学状态,存在课程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因此,教师开展基于单元学习的民间美术课程统整的实践研究,能整合民间美术中的不同类别,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民间美术知识和技能,感悟民间美术质朴的艺术思想和真挚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

本课题中的民间美术指的是小学美术教材中出现的民间剪纸、年画、民间泥塑等传统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形成小学阶段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库;(2)探索民间美术单元教学基本范式;(3)创新民间美术课程统整的实施策略、方式、评价方法。

一、课程统整——形成小学阶段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库

(一)课程统整的理论建构

威金斯和麦克泰格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将“理解”分为六个层级,提出著名的“为理解而教”的观点,他们认为深度学习就是基于理解的学习,而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就是内容统整。民间美术课程统整分为学科内和学科外的统整。

(二)民间美术课程学科内统整

1.民间美术课程学科内横向统整

根据民间剪纸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程难易程度,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民间剪纸、年画内容进行调整与梳理、设计与整合,增设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中心的年画课程。这樣横向、递进式的课程设置能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民间美术有连贯性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既能提高他们的技艺,又能够让他们深刻感悟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性、精神性及丰富的哲学思想(见表1)。

2.民间美术课程学科内纵向统整

民间美术课程学科内纵向统整即民间美术的纵向拓展。教师要深入了解我国民间剪纸、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由来与发展、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熟知相关的制作过程和掌握基本的技法,再结合真实情境进行创作与展示,形成契合学生特点与时代特点的民间美术系列课程(见表2)。

(三)民间美术课程学科外的统整

1.民间美术课程与国家美术课程的统整

民间美术课程统整既可与同领域单元整合,又可与国家课程整合。以五年级《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与《手提袋设计》两课为例,教师可以“我的手提袋我作主”为题,让学生运用切割、重构的方式将传统纹样——八角纹装饰在手提袋上,形成单元课程。

2.民间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我们可将剪纸、年画等民间美术与绘本、皮影戏进行结合,融合民间艺术创作的理念与造型特点,创造性地进行绘本设计,并形成剪纸绘本《我为爷爷献寿礼》,皮影戏《九色鹿》《“鼠”你吉祥》等。

二、案例探索——形成民间美术单元统整教学基本范式

(一)“初读—赏读—品读”:桃花坞木版年画欣赏·评述“三读”教法研究

民间美术作品中剪纸与桃花坞木版年画皆有美好寓意,蕴含着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教师在年画教学中可运用图像分解法帮助学生读懂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师可先让学生初读作品,品味图像的形象特点;然后分解图像,让学生赏读作品,感悟作品的文化寓意;最后提取图像,让学生品读作品,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这样,学生便能深入理解桃花坞年画作品中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二)“赏—悟—习—育”:民间剪纸造型·表现“四重”策略研究

民间美术的教学要以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为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形成“赏—悟—习—育”模式,即民间剪纸教学“四重”策略。“赏”即整体形象感知,能唤醒学生的潜意识,带给学生独特的体验。“悟”是指让学生深度理解作品,感悟剪纸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习”是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创作出能展现时代特点和自身情感的剪纸作品。“育”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审美的凝练,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能滋养学生的心灵成长。

三、构建体系——民间美术课程实施策略、方式、评价方法的创新

(一)民间美术课程统整实施策略的创新

1.内容的螺旋式建构

在设计民间剪纸、年画课程内容时,我们要从学生喜欢的主题入手,由浅入深,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2.素养的进阶性建构

民间剪纸的学习应从轴对称到中心对称、从单色剪纸到套色剪纸,技法和形式逐步深入,由易到难。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学习则应以熟知制作过程为主,让学生以橡皮章等代替传统工具进行创作,融入桃花坞元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中国的匠人精神。

(二)民间美术课程统整方式的创新

1.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融合

教师可将课堂学习延伸至社团活动,将剪纸与版画社团相结合或将泥塑与布偶社团相结合等,如将剪纸作品做成镂空的“版”,这样一种主题就可创作出阴刻、阳刻等不同风格的作品。

2.与项目学习活动相融合

教师可将桃花坞木版年画学习与项目活动相融合,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驱动,开发深度美术教学方法。如在《校园守护神》一课中,教师可依据项目式学习活动提出以下问题:你知道门神的来历吗?你能尝试为校园设计一款门神吗?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步将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形象转化为自己笔下的新形象,设计出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教室门神、厨神、图书馆门神等校园门神形象。

3.与非遗传承人在一起

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学校可积极整合校内外桃花坞年画教育资源,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学校可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指导,开展年画讲座。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访年画传承人,听桃花坞年画的历史,体验年画的制作过程,将民间美术文化植入心中。

4.与美术馆、博物馆学习相融合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资料非常丰富。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到苏州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习。

(三)民间美术课程统整评价方式的创新

1.档案袋——全程记录学习过程

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相关主题的美术欣赏、技法学习、草图构思、美术创作等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将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图文资料、作品等全部保存在学习档案袋中,记录学习的全过程,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

2.评价量规——帮助学生准确进行自我评价

量规即评估量表,是一系列用来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的标准。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一课时的目标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在课前就告知学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习任务的标准,从而知晓自己的美术素养层次和努力的方向。

3.撰写单元总结——深入理解单元核心内涵

教师让学生撰写单元总结,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单元核心内涵,学会敬畏和尊重民间文化,做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人。

四、民间美术单元课程统整的意义

民间美术课程统整在师生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一)民间美术单元课程统整能促进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

民間美术课程统整实践指引教师像民间工艺师一样深入思考,促使教师深入挖掘中国民间美术文化内涵。此外,民间美术课程统整实践还能促进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升,促使教师高效整合文化资源,编著校本教材,强化课程意识,构建本土文化课程,从而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让文化自信薪火相传。

(二)民间美术单元统整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课题组经过三年的实践,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民间美术单元统整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作用。

1.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有提升

民间美术作品像一本无字天书,虽然无字,但是有纹。这些纹样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学生中,98.9%的学生能够理解民间剪纸作品“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一切形象寓意皆以吉祥为美的艺术特点,学生经学习后,图像识读能力有明显提高。

2.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有提升

民间美术的学习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学生中,95.6%的学生自我感觉在剪纸的剪、刻、贴,泥塑的刻、塑、捏,木刻版画的刻、画、印等技法学习中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

3.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有提升

与课题开展之初的问卷调查结果相比,经单元课程统整教学后,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民间美术老土,不愿意学习民间美术的学生由原来的54.6%下降为5.8%;希望能对桃花坞年画进行深入了解的学生占94.6%。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明显提升。

4.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有提升

在课程统整学习中,将剪纸与版画、皮影戏整合进行创意学习的学生占90.6%。这种探索创新的学习形式促使学生不断创作出新颖的作品,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

5.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有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92.8%的学生能够根据作品深入理解民间美术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民间美术课程创新实践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路径

在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中,师生运用“传承+创新”“科技+艺术”“创意+美感”等理念,将远离时代的民间美术作品开发成具有特色的文创品,如门神小夜灯、热缩片、钥匙链、校园吉祥物胸卡等。这些文创品既有民间美术特征又体现时尚特点,会受到很多人的喜欢。这样一来,文创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也得以弘扬。

[参考文献]

[1]尤小平.学历案与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

[2]靳之林.生命之树与中国民间民俗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4.

[3]解丽红,杨丽蕊.多元形式与传承[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55.

基金项目:本文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度青年专项重点课题“基于单元学习的民间美术课程统整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191109453)的主要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景淑丽(1979—),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统整民间剪纸民间美术
以课程统整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以“太阳花课程”建设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浅析幼儿园剪纸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
从图形创意的角度浅析山西民间剪纸艺术
苏教版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统整的认识和建议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美术剪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