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发展历程研究

2022-05-30周东民焦振坤郭一笑熊思雨华琬婷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产业政策

周东民?焦振坤?郭一笑?熊思雨?华琬婷

摘 要:从2015年正式将“农村电商”列入国家一号文件以来,农村电商在扶贫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促进我国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包含了政策工具的技术路线图出发,结合我国的政策理论和我国电商发展现状,对2012年-2022年国家层面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农村电商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了我国农村电商在政策手段上的特点,从而揭示出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对于政策帮扶的需要。最后,并提出了三点建議。

关键词:农村电商;产业政策;政策工具与技术线路图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中国政府2018年度的一号文件。其中,农村电商的崛起和推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农村电商引入贫困地区不仅可以带动落后产业进步,同时可以使农户从网络中脱离劣势,转变到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以加快贫困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为此,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发展,加快了电子商务进入乡村的速度。数据表明在2016年-2020年这五年内,从0.89万亿元到1.79万亿元的农村互联网零售总额,几乎翻了一番,该数据的快速增长充分体现了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速度。

二、基本政策工具分析

1.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是政策制定者为实现既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实践手段和手段。基于以往的理论分析,发现众多政策工具模型中的罗斯威尔和菲尔德模型与本文研究内容高度契合,利用这一模型,可以把政策工具分为三种类型,即: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政策工具和需求政策工具。

其中,我国农村电商的供给政策工具主要是对其相关要素进行优化,体现了政策对农村电商产业的推动力。

环境型政策工具是通过作用农村电商这一主体来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体现了政策对农村电商产业的间接影响力。

需求型政策工具是通过在宏观层面上对农村电商的外部市场进行调节,体现了政策对农村电商产业的直接拉力。

2.政策文本研究

本文在收集政策文本时,仅选取国家层次发布的政策文件,文件主要来源于“北大法宝”数据库、国务院门户网站、各部委网站等,并通过检索、回溯等方式收集相关政策文件。最终,通过对政策文件的甄别和梳理,共得到28份与农村电商相关的政策文件供本文研究使用,其政策文件形式包括意见、通知、规划等。

本文研究的基本单元是政策法规,将28份政策文件按照“政策序号-章节号-条款号”依次编码,举例来说,“2-2-8”表示文件第2章第8条政策,政策编号2。此外,文章将“*”添加到含有不同种类的政策条款中加以区别,表明已执行了多次代码,由此得到237条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政策条款。最后对政策条款归类,并统计各项政策工具在总体中的占比,绘制出如下表所示的政策工具分类统计表。

3.政策结论

以政策工具维度为基础,定量分析了本文所研究的政策文本,得出以下结论。

供给型政策工具比例最高,占比达到45.15%,其中最常用的是基础设施(39.25%),其次是人才培养(22.43%),这些政策手段的运用,为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电商发展打下了良好的软、硬环境。但在资金投入(7.48%)和信息支持(12.15%)这些政策工具上的帮扶力度较小,不利于为农村电商奠定足够厚实且有保障的内部基础,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环境政策工具占比为44.30%,其中标准体系(25.71%)的占比最大,税收优惠(1.9%)比例最低,表明我国将标准体系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在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中,更多地为间接手段的使用,完善与发展落后地区农村电商产业的配套标准。但这样指向性不够明晰和不够具体的政策在农村电商扶贫工作如何有效发展与如何具体落实方面还有投入产出比不高,不能在电商行业的实际推广中提供可实施的细则。

需求型政策工具整体处于较为短缺的状态,只占总比例的10.55%,缺失的外部市场宏观调控不利于其与前两种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削弱了三者间相互合作与相互促进的效果,会滞缓农村电商的市场开拓进度。并且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公共服务(40.00%)使用次数最多,推动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电子商务,如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与建立“电商村、乡、县体系”。

4.整合政策工具与技术线路图的理论分析框架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理论依据和以上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单靠政策理论工具,还不足以支持整个农业电子商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本文引入技术路线图(P-TRM)理论。构建了政策、市场、技术和产业四个层面的P-TRM模型,并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政策工具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文本,并以图表的形式对产业、市场和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政策、产业、技术的互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讨论。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三、农村电商产业政策与发展阶段分析

当下针对农村电商行业阶段缺乏统一的划分依据,本研究综合各类电商行业机构研究报告、行业发展报告、行业白皮书等为基础研究,进而分析了政策工具和农村电商行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此外,在划分标准方面,依据里程碑事件与技术方式。由此本文从时间维度方面进行划分,最终将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给予地方与个体探索的起步阶段;国家介入顶层设计的探索阶段;建立农村电商扶贫示范区的发展阶段。如图2所示。

1.初试阶段:地方初探

(1) 政策工具分析

此阶段农村电商产业政策较少,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地方县域与农户进行自发性探索。在政策工具使用方面,更多的是使用供给型政策工具来促进产业发展。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信息支持。进而逐步地提高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行业的总体状况,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2) 行业发展分析

此阶段农村电商刚刚起步,各个产业环节都还有待完善,网络普及程度低,农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资金支持力度不够,物流信息设施不完善,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足够的技术积累,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也有部分地区依靠农村电商取得成功。2006年沙集镇开始在电商行业进行探索,后来沙集镇通过农村电商摆脱贫困后,其成功模式被学者于2011 年总结为“沙集模式”。2013年“新农人”开始出现,这一批掌握了新技术的人,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2015年《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农村电商”這一概念。该文件建议开展农村物流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改造,强化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设。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农村电商的发展来到了从地方探索逐步过渡到顶层指导设计的转折点。整体而言,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在此阶段已初见成效,但主要依靠地方县域和外部市场的自主探索。此时的农村电商,还停留在农户、个体网店、网上销售,产品设计、直播带货等产业环节还没有大规模出现,而互联网普及率、网络支付环境、物流设施、基础设施等基础要素的缺乏,所以我国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十分受限。

2.探索阶段:技术变更及顶层支持

(1) 政策工具分析

此阶段政策工具大幅度干预,重点是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政策工具的使用重心转移到了环境型政策工具与供给型政策工具中,通过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调控宏观市场的手段,充分发挥起步阶段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在具体政策实施上体现为在环境型政策工具方面使用规范行业标准,进行财政支持、提供优惠税率等方式;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上则加大对信息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支持方面的投入。因此,各种政策工具能够相互补充,并与国家的顶层设计相匹配,实现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2) 行业发展分析

2016年3月《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发展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初步构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追溯体系;同年7 月商务部出台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与10月份丽水市召开的首届中国农村电商主题大会共同标志着在政策扶持下,农村电商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期以中央倡导的电商村、乡、县三级服务体系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为电子商务在农村落脚完善了生态基础。随后,农商协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子商务进农村、乡村振兴等多项政策相继出台,从多个方面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技术变革方面上依托直播技术发展,而随着网络成本的降低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普及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些地区开始涉足电商直播板块,并逐步探索出一套可行的“直播+扶贫+产业”的电商扶贫模式,农村电商产业也在政府一次次推广其扶贫模式中继续壮大。

3.发展阶段:进入规模化专业化

(1) 政策工具分析

当局政策开始对现有成熟模式进行推广,进而发挥出农村电商对宏观市场的塑造能力。在此阶段,市场塑造能力主要依赖于供给政策工具和需求工具。在供给型政策工具方面,发挥财政资金的金融支持作用,使得现有的成熟体系可以在各个地区快速推广建立。在需求型政策工具方面,制定农村电商的推广规范,并要求各地区按标准建立一批农村电商示范区,确定了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方向。

(2) 行业发展分析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在乡村振兴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为农村电商产业在新时代中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背书。该文件还着重指出,要引进农村电子商务,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大力支持创造出因地制宜、符合地区条件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从而使电子商务进一步向乡村延伸。《关于开展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于今年5月印发,目的是通过农村电商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出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县。以应用试点的形式来发挥相关市场主体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作用,创造出具有推广可行性的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2019 年与2020年处于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节点,农村电商作为扶贫环节的重要一环得到了更大的支持,如《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2019年初印发文件,将农村电商作为推动开拓销售路径、促进消费扶贫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具体行业发展上,政府扶持政策使得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能够走进农村地区,融入农村电商产业,农村电商行也因此稳中向好中逐步发展,其中可视为行业代表的淘宝村也于2021年10月份突破7000个,是2016年全国1600个淘宝村的4.3倍。

四、政策建议

利用整合后的政策工具与技术路线模型(P-TRM)来观察中国的农村电商行业政策发展。通过对二者的分析和研究,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政策的内在缺陷和政策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足,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会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政策的供应与产业的需求仍有待进一步的匹配优化。

所以,在对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的政策支持效果,本文对此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建议:

(1) 优化政策工具整体结构

应继续加大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结合当地群众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电商技术训练;另一方面,应注重其在本土以外的高校电商技术人员的正确培训和引入,建设一支属于当地的人才队伍。此外,应加大对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次,例如增加政府采购与跨境电商,以拓宽现有的农产品市场。最后应该减少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转向对农村电商产业的内部生态结构进行优化。

(2) 加强政策工具在农村电商产业各个环节上的使用力度

当前,我国农业政策的手段大多集中在农业生产者身上,相对于产业环节中,农业企业和市场主体的政策工具相对较少。由于缺少针对农业企业和市场主体的有效政策措施,造成了整个行业的不均衡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业加工企业、市场主体的投资力度,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3) 确立自身定位,引领行业发展

确立市场的主体地位,鼓励提供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政府在其中只担任管理者而非主导者。对投资高、收益低的基建项目,应靠政府的资金扶持;对于产品生产交易的市场环节政府应鼓励良性竞争,合理规范监督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塑造出健康有效的市场交易体系。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张才明.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02):6-9.

[2]黄萃,徐磊,钟笑天,苏竣.基于政策工具的政策-技术路线图(P-TRM)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风机制造业和光伏产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4(05):76-84.

[3]杜志雄.“新农人”引领中国农业转型的功能值得重视[J].世界农业,2015(09):248-250.

[4]黄剑锋,章晓懿.中国智慧养老产业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与技术路线图模型[J].中国科技论坛,2020(01):69-79.

[5]赖纪瑶,蒋天骥,李思彤,张鑫,韩圣龙.农村信息扶贫的政策逻辑及实施问题分析:来自华北S县的田野调查[J].情报杂志,2020, 39(08):145-153.

[6]赵雪芹,吴鹏,胡慧慧.我国电商扶贫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J].情报工程,2021,7(04):40-54.

作者简介:周东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本科生在读;焦振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本科生在读;郭一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熊思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本科生在读;华琬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本科生在读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产业政策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特征分析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争议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高职电商培养与农村电商协同发展的探析
产业链视角下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研究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美国环保产业政策分析及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