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2022-05-30谢应祥
谢应祥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性,教师也纷纷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最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致力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尤其在“双减”政策下,教育部门摒弃了以传统习题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要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提高课堂作业的高效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借助短暂的课堂时间有效地掌握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展开分析,希望能为推动我国小学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1-0066-03
Desig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work based on core literacy
XIE Yingxiang (Chihu Central School, Zhangpu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e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future learning.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has fu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and teachers have also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seek the most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re 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specially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has abandon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practice exercises, and propose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homework whil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scientificity of classroom work.To enable students to effectively master more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with the help of short classroom time, so as to build an efficient classroom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work based on core literacy, hoping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primary education in ourcountry.
【Keywords】Core literac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assignment design
落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已经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尤其在如今新课程改革和“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符合当下的国情,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当然这也与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相契合。就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而言,核心素养主要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向学生灌输科学的理念等,课堂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作业设计应科学地体现理论知识,此外,核心素养也包括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善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均能通过课堂作业体现出来,因此,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设计科学且合理的课堂作业至关重要。
1.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内容
核心素养的概念已经是当下教育事业的热门话题,教育部门之所以注重核心素养理论的落实,是因为其囊括了所有学科的主要知识,以及学科知识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为各学科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将追求成绩的教学方式变为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内容既广泛且丰富。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其核心素养的概念多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三观,总体而言,小学核心素养按照学科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的核心素养主要是针对小学数学之类的理工学科提出的,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计算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思考数学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阶段的理工学科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并推导结果。无疑计算思维对学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德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其是小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素养,良好的德育思想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同时也将成为学生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学生的思想尚处于萌芽阶段,该阶段德育思想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受用一生,进而向社会输送思想品德良好的人才,此外,我国千百年来一直是重视礼仪仁义的国家,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应向学生灌输德育思想,使学生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小学阶段德育思想的培养多体现在思想道德课程或语文课程中。
(3)对音乐、美术等审美的认知
审美认知一般体现在小学音乐、美术等辅助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包含学科知识,还包括审美认知,审美认知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情操的有效途径。总之,学科核心素养并非简单的学科知识,还包括艺术、德育等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因素。
2.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重要性
(1)课堂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科学的课堂作业使学生大胆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在与学生的讨论互动中,教师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且通过课堂作业能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师能精准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数学教学能更加顺利地进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课堂作业能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开发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课堂作业的应用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3)科学的课堂作业设计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的继续推进,要求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而课堂作业以问题为切入点,能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培养学生发问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小学课堂作业设计的现状与不足
课堂作业已经是多数学科教学工作中的常用手段,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其还存在诸多不足,需对其不足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找出有效的改进办法,促进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作业内容范围窄,局限于课本知识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都能积极地运用课堂作业进行教学工作,但是在设计课堂作业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仅限于课本知识,经常围绕课本上一个个的知识点设置问题,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干脆就是现有的课本习题,这将导致问题范围狭窄,局限性较强,导致不能对知识点进行延伸和扩展,使学生的知识眼界变窄,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开放,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分析原因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导致的。
(2)作业缺乏关聯,影响学生的思维培养
课堂作业以问题为切入点,要求问题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层层逻辑的思考,让学生更完善地建立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数学逻辑得到开发。但就当前情况来看,教师往往只注重单一知识点的提问,不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统一、综合的问答,使学生只对单一的问题进行思考,不能对一连串的问题进行思考,不能有效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可见,当下的问题缺乏关联性,使学生的思维培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缺乏引导,造成学生的探索能力不足
课堂作业的有效运用,不但能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且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当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4.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课堂作业设计现状
(1)教学问题设计应具有针对性
科学的课堂作业设计能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制订可实行的教学方案,要突出教学目标。要结合数学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才能让学生明确问题知识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思考。教师对问题的内容设置要有针对性,要注意问题的悬念设置,使问题具有启发意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总结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问题,让问题更贴合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切实做好课堂提问
课堂作业除了问题内容的合理设置之外,也应该注重问题的提问环节,教师应确保问题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方式。此外,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提问环境变得轻松,使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探讨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课堂作业也可以结合学生爱好游戏的特点,可以设置游戏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这将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作业设计要符合教学实际内容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难以理解,导致许多学生厌恶学习数学。小学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实践性强的基础学科,要求教师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原则应用到数学问题的设计中,要注重理论知识和提问方式的完美结合,使数学问题的设计和提问方式符合教学实际内容。此外,要提高问题的生活化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注重利用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设计的问题要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以熟悉的事物进行探索,使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亲身感受到问题的关键,总之,生活化的作业设计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思考,更直观地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知识
教材是引导教学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文件,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材,各学科知识在教材中的体现都是教育界的相关专家探讨研究出来的,因此教师应把握教材内容,并借助教材内容设计课堂作业。当然,教材知识的使用并非只是简单地利用教材内容,而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拓展,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借助学科知识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的作业设计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教材知识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和关键。
(5)互动性的课堂作业设计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课堂并非教师的舞台,而应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发挥学生课堂地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合理的互动有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互动也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课堂作业设计可以是我问你答的方式,在随机提问的过程中大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样地,问题设计也应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师应在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引入数学知识。例如,在认识钟表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将钟表随意调整,随机选择学生认识当前的时间。同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勇敢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总之,良好的互动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互动方式,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同时构建高效课堂。
(6)设计实践性课堂作业
数学作业不应受学科的限制,应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因此可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做一些小研究,以此引导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之前,布置如下作业:请你给家中的长方体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好吗?学生会动手进行大量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表面积的含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一课后,组织学生收集大量的叶子,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树叶贴画。这样的作业给了学生展示自我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审美能力。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符合当下国情的发展,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设计问题,使问题内容能充分结合数学知识点,问题提问方式要更贴合学生的特点,要积极做好课堂提问。
参考文献
[1]陈晓芳.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J]. 科普童话, 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