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禹文化精神的古文字解读

2022-05-30张国芳张国辉魏国彬

关键词:担当

张国芳 张国辉 魏国彬

摘 要:大禹文化精神是华夏民族初生时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繁荣的重要意识形态之一,新时期,其精髓要义必须得到赓续传承和大力弘扬。文章通过对有关古文字形、音及本义的阐释,从文字学角度探讨了大禹文化精神中所包含的利他谦下的水德精神、心系苍生的担当精神、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扶弱济困互帮互助的善德精神、少杀慎杀的和合文化精神等,大禹时代已初现中华民族审美气息,这些精神智慧和审美气息为新时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大禹文化精神;水德;担当;和合;古文字解读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2)02-0041-05

Interpretation of Dayu′s Cultural Spirit i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ZHANG Guofang1,ZHANG Guohui2,WEI Guobin1

(1.School of Art,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2.Shanghai Shangyin Culture Media Co.,Ltd, Minxing, Shanghai  201199, China )

Abstract: Dayu′s cultural spirit is a high summary of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China  nation,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deologies to maintain national unity and prosperity.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forward Dayu′s cultural spirit in the 21st century when The Chinese nation is facing reunification and rejuvenation again. By interpreting the shape, pronunciation and original meaning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the article discu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logy, the spirit of altruism and humility, the spirit of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mmon people, the spirit of indomitability, the spirit of helping the weak and the poor, the benevolent spirit of helping each other, and the cultural spirit of harmony.The aesthetic atmosphere of Chinese nation has emerged in the era of Dayu,These spiritual wisdom and aesthetic atmosphere provide a strong spiritual forc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Dayu′s cultural spirit; human spirits resemb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ponsibility; harmony;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大禹文化精神是華夏民族初生时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在一统九州、实现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早期中国形成了以“大禹”为标记的深藏于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文化基因,由此种文化基因生发出的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我们称之为大禹文化精神。其包含利他谦下的水德精神、心系苍生的担当精神、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民族融合、九州一家的团结精神等等。

汉字初成时,其音、形、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而从汉字形、音以及本义或者说原始义的角度能够寻觅许多有关大禹时期的文化精神线索。本文欲从文字学角度一探大禹文化精神。

一、“夏”与水德精神

异质同构是《易经》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一。水德精神即以水的特性象征人的德行及民族品格,二者具有高度的异质而同构关系。最早对此关系作精辟哲思的见于《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1]2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1]171“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1]92这些都是说水的品质是谦下、包容,利益万物而不争权夺利,世人称之为水德精神。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视为中华民族水德精神的母体。《史记·夏本纪》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2]5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国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人们在赞叹为国家建设、民族振兴奋不顾身、大公无私的英雄事迹时,常以此典故形容。在那么落后的时代,治理水患的艰辛可想而知,大禹的自制勤谨确非常人可比。韩非子形容大禹说:“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3]700经常走在水里泥里,大腿累得不长肉,小腿磨得不长毛,就是苦工奴隶也不能比这更辛苦。

大禹不仅自制勤谨,还很低调谦逊。帝舜命其治水时,他谦逊地“让于契、后稷、皋陶”[2]5。在生活及工作中,他“薄衣食”“卑宫室”“水行乘船,泥行乘橇”[2]5,吃穿住行都很低调简朴。大功告成,大禹也没有居功,他先是准备让位于皋陶,皋陶早卒,又培养并让位于伯益。只因平定天下的主力是诸夏,天下诸侯接受的封赏及军事保护也主要来自于夏,而皋陶、伯益属东夷集团,最后天下归夏实乃形势使然,不怨大禹。

大禹克己奉公、低调简朴、利他谦下,而到了老子则形成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论,表明水德精神在中华民族心理中已基本定型。水德精神的形成从“夏”字的形与本义中可得到充分说明。

“夏”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分别写作。

甲骨文“夏”字的上方是“日”,下方是“页”。“日”是太阳,也象征阳光照射之地,即所谓“天下”;“页”是人,以眼代头,表明他是视事之人。双膝跪下,表示谦逊,敬重鬼神。许慎说:“页,头也。”[4]184解释准确,但没有说得很明白——这个“头”主要不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头,而是指政治学意义上的头,即领袖人物。金文“夏”字的上方变成页,下方用了很多手和脚的符號——手表示管理,脚表示经行之处,也称“禹迹”,为远古时期中国“版图”之象征。篆文“夏”字直接简写成上“页”下手脚,“页”表示头,即统治者,手表示管理,脚表示禹行之地。许慎说:“夏,中國之人也。”[4]112解释得非常好,不过这个“中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而是指五帝夏商周分封时代居统治地位的中央帝国。

“夏”字最有文化价值的地方,不在它的形义,而在它的音义。读音xià有着特殊的意义。

夏古音hà,音义同下,同河,同海,它们是同一音族,含义相近,指水流汇聚之地。以“夏”为部落名,有着极深厚的文化内涵。水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大宗师老子说“大邦者下流”[1]159,意思就是大国要保持江河般谦下的姿态,小国才能如支流般汇入,从而成就大者之大,如海纳百川。“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1]87,此中,道的意涵与江河之水关系密切,因为河水象征了谦下、包容,利益万物而不争权夺利。“夏”的音义正是这种水德精神的体现。

东夷部落领袖的名称“太昊”“少昊”之“昊”,以及北方游牧部落领袖名称“大汗”“可汗”之“汗”,它们的音义同“夏”完全一致,都同时具有河、海及带头人的意思。不能像河海一样包容、利他就不能当带头人,要做带头人就必须包容、利他。

五帝夏商时期, 在推举领袖这件事上, 中国先民非常讲究水德文化——个人只有像河流一样利益众生、 贡献大却不争名夺利, 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推举, 具有成为领袖的资格, 令众人信服而从之。

华夏文明之所以能长成参天大树,跟大禹时期便自发而生的水德文化息息相关。老子认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大禹作为勤奋、谦下、包容并利益各族的精神象征,影响深远。水凭借流动的力量改变它表面上看来柔弱卑下的特性,穿山透石,浩浩汤汤,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夫唯不争,故无尤”[1]21,是中华民族守柔贵雌的大智慧。

二、“后”与担当精神

每个存续至今的民族都有过自己的英雄,正是他们在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民族才度过一个个危机。那种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便是担当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护身符,彰显着血性与尊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每次危难,都有无数英雄儿女不惜舍己为国。

大禹治水家喻户晓,因此很多人以为大禹成为天下诸侯公认的领袖是因为治水成功,其实不然。

三皇时期(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由于取火、制陶、种植、驯养、渔猎、纺织、建筑、金属冶炼等技术的进步,人口快速增长。神农氏晚期,各种资源、利益争夺加剧,中国已经进入乱世,“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2]1。

天下百姓要想生活和平安宁,必须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神农氏无法承担责任,“于是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2]1。黄帝重建秩序的努力得到了诸侯们的支持,经过多次艰难的战争,黄帝打败炎帝和蚩尤,成为天下共主。

黄帝成为共主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各诸侯之间的争斗依然不断,“平叛”几乎贯穿了黄帝一生。“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2]1整个五帝时期,诸夏(黄帝部落)都在联合炎帝及东夷等部讨伐不听号令的其他各部。

大禹治水当然功德无量,但他能成为天下共主,并非因为治水,而是因为通过治水大禹锻炼了一支能吃苦、有担当、纪律严明的队伍,并依靠这支队伍,通过一系列征伐活动,强化了秩序。涂山大会,诸侯万国接受册封,黄帝开创的统一大业,到大禹这里才算基本完成。

不论是治水,还是治天下,大禹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竭尽所能的担当文化。当灾难来临、纷争不断时,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的才是真正有担当者;而正是由于敢于担责,人民才将权力交给了他。

大禹文化中的担当精神可以从夏后氏的“后”字中一窥端倪。

“后”的甲骨文和金文写作。

甲骨文“后”左边是一把刀,象征国家政权,右边是个口,象征国民。金文“后”形体结构跟现在的规范汉字“后”基本一样,象征国民的口被象征国家政权的刀覆盖,其音义同护,意为全部国民都在国家政权的保护之下。“后”是夏朝国君的称号,意为全体国民的保护者。

这个字其实告诉我们:夏后氏之所以能成为统治部族,大禹之所以能成为天下共主,根本原因还是他们给天下百姓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安全保证,保护国民不受暴力侵害。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具有勇于拼搏、竭尽所能保护天下百姓的担当精神,华夏部落才能够在各部落竞争中最终脱颖而出。古代四大文明,为何仅有中华文明存续至今?这就在于中华文明每一次在遭遇危难时都涌现出了无数为保全国家与民族利益而无私奉献的伟大担当者。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文人的担当,顾炎武、梁启超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全民的担当。每当国家民族出现危难,国民灵魂深处里流淌的担当精神就会复归;每遇国难,华夏儿女就异常团结,这是灵魂中蛰伏的担当精神使然。

三、“禹”与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也许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但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进取精神,似乎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蛮荒时代,要治理水患并一统九州,到底需要多大的勇气?大禹做到了。他领导族人消除了水患,消弭了部落纷争,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构建了社会发展的新秩序。

后人用“大”字认可了禹的一生,尊为“大禹”。“大”是说他空前扩大了华夏疆土,得到世人尊重,那“禹”为何义呢?我们可由“禹”字的两个金文书写

析之。

前一个金文“禹”由两个“九”组成。“九”是汉语中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字,音义同皋、高、张、中等,是建立秩序的意思,形义则为征伐统一各方。后一个金文“禹”由一个“九”和一个“虫”组成,这“虫”可不是毛毛虫,而是人人恐惧的蛇!这意味着后人对大禹的评价并非完全正面,也有一正一负。正面评价是九,肯定了他在中华民族扩大版图、建立秩序方面的贡献;负面是“虫”,认为他在一统九州的过程中,像毒蛇一般戕害了其他族群。

两个金文“禹”,两种评价。全部正面的评价也好,一正一负的评价也罢,其勇猛无敌、一统九州是大家必须承认的事实。

体合万物、无所畏惧、战胜困难、一往直前是大禹文化中进取精神的恒久象征,是华夏之为华夏的根源所在。

四、“防”与和合精神

中正和合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5]150如果达到中和态,天地万物都将处于它应该处于的位置,自行地发生发展着。这是一种圆融,能够促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宝贵的文化精神。早在大禹时代,这种文化精神便在政治实践中呈现并获得了巨大认同。

在大禹治理洪水、一统九州的过程中,因为一些部族的反抗,不可避免地存在战争及杀戮行为。《国语·鲁语》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6]98这个记载正确的地方是大禹杀了防风氏,这从《竹书纪年》等古籍中可得佐证;不准确的地方在于,大禹杀防风氏并非因为迟到,仅仅因为参加会议迟到而杀人,何以服众呢?

防風氏之死,关键在于一个“防”字,其金文,右边是“方”,地方政权之意;左边为“阜”,是人工修筑的工事。

防风氏故地在今浙江德清一带,其氏族在当时土著部落中实力较为雄厚,并不甘心接到一个通知就跪地臣服,想让其臣服,必须较量一番。大禹想在会稽召开部落大会,以彰显对本地区的统治权,防风氏是个障碍——其部落首领不是想拖延迟到,而是根本就不来,不仅不来,还加强了防御工事,准备在军事上进行对抗,武力反对统一。可以这么说,如果大禹不拿下防风氏,整个地区能否臣服还是个问题。所以大禹只能选择军事进攻,抓住防风氏并在开部落大会的时候当众杀掉,让其他心有不甘的部落看到不臣服的后果。

古人记史用字非常凝练,通常一两个字就概括了很多,像“涂山”的“涂”、“防风氏”的“防”,一个字就说明了一切。

大禹在一统九州的过程中,并未出现过大规模杀戮,征服整个浙江地区,史籍中也只见防风氏被杀,而且也不是屠杀整个部落,仅是处死了领袖而已。防风氏后为汪芒氏,依然兴盛。大禹的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正是少杀慎杀的和合文化精神——只要愿意接纳、融合,能不使用武力便不使用武力,使用武力时也尽量少杀人。

征服三苗也是如此。史籍中经常用到的词是“窜”,就是驱赶顽固对抗的苗人鼠窜至崇山峻岭中隐匿,愿意留下的便与华夏通婚融合,好好过日子。有些部落一时不愿意统一,大禹还可能“执干戚舞”,传说他率部一直在苗区进行三年文化艺术活动,“有苗乃服”。

和合精神,是中华先贤们在政治实践中孕育出的智慧,对民族事务处理原则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和合文化精神在今天也依然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渗透在民族灵魂之中。

五、“涂”与善德精神

仁爱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性善说是对仁爱说的进一步延伸,这些学说中彰显的人文精神往往被泛称为善德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长河里的诸多事件中屡屡呈现。

《左传》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7]1587有人以为“诸侯”是拿“玉帛”向大禹进贡的,其实不然。这里的“玉”是诸侯政权获得中央政府承认和保护,并以此号令地方的信物;“帛”指丝帛,为当时最高端衣料,象征尊贵地位。“玉帛”是大禹封赏给诸侯的,诸侯接受大禹的封赏意味着承认了大禹的共主地位。进贡向来是地方诸侯向中央帝国进献各自诸侯国特产,并不是每个诸侯国都产玉帛的,如《尚书·禹贡》中说“冀州……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8]81-82。冀州这个地方的鸟夷部落进贡的就是鸟兽皮毛而非玉帛,贴着右边的碣石山从海路进入黄河,然后进贡给中央帝国的。

既然大禹召集万国诸侯于“涂山”并大加封赏,这“涂山”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们可以一观“涂”的甲骨文和金文书写。

甲骨文“涂”字的左边是条河,右边是个多余的“余”,“余”字上方像A的符号表示集合,A下像草的符号表示庄稼,所以“涂”的形义就是把所有多余的草木果实(主要是粮食)通过水路运走。金文“涂”结构中多了一个“人”,是负责运送粮食的。“涂”音义同都,同多,集中物资的意思。

综上可知,所谓“涂山”,即物质集中之地,为行政中心之所在。

如初中语文教材中古文《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中的“当涂”,因为“涂”就是“都”,是行政中心,故“当涂”即为“当权”之意。

大禹为何要集中物质呢?其首要动因应是在自发的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支配下,欲建立济困扶弱的国家制度,帮助受灾群众或贫困地区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形成和衷共济的太平天下。《史记·夏本纪》所载“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2]5,就是指食物不足的时候,大禹会把食物多的调剂给食物少的,使某些地区不因食物匮乏而陷入困境。另外,大禹还“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2]5,就是把稻种送给适宜种植水稻的部落,使其自力更生解决粮食问题。

收集余粮及其他物质其实相当于建立了国家税收制度。《尚书·禹贡》中说:“六府孔修,庶土交征,厎慎财赋,咸则三壤。”[8]81-82意思是说,掌管贡赋的六府运转良好,对各地轮番征税,征税必须谨慎,各地都要按照上中下三种土地肥瘠为准则来定税额。这说明国家税收制度当时已经建立,也只有建立税收制度,才有财力兴修工程,应对各种灾情和困难,解决各种国家建设问题。

大禹封赏天下诸侯的涂山究竟在哪里呢?

蚌埠涂山、重庆涂山、绍兴涂山等都曾被认为可能是大禹成为天下共主的地方。从目前考古发掘的实际来看,以上三个地方跟河南二里头一样应该都是“行政中心”。有必要说明的是,“涂山”之“涂”既可能是全国行政中心,也可能是区域行政中心,三地以及二里头更可能是区域行政中心,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不论当时作为全国行政中心的“涂山”在哪里,大禹致力于扶弱济困、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灾难的善德精神与现在世人奉行的“帮人就是帮己”理念实质都是相同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与生存智慧,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

六、“华”与审美精神

因区域气候、环境、生活各异,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沉淀和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会通过一代代的传承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民族,而与之对应的心理结构则被称为审美精神。华夏初兴的大禹时代,已初现今日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气息,这一点我们从古汉字角度也可得到证实。

华夏何以称为“华夏”?根据前文,我们知道“夏”指谦下包容的统治部族,那“华”呢?华的甲骨文写作“”,很多人认为甲骨文“华”像花朵,笔者以为它更像是一株四下发枝的草木的样子。许慎解释说:“华,荣也。”[4]128认为“华”指草木繁荣。这个解释没有任何问题,“华”就是开花、繁荣的意思。“华夏”的“华”就是指夏族人开枝散叶、人丁兴盛。

不过也有一些文献对“华夏”有不同的解释。如《左传注疏》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9]1749认为中国是因具有蛮夷不具备的礼仪、服饰之美才被称为华夏。在远古华夏与四夷的比较中,诸夏确实认为自己有着更高层级的审美文化、审美精神,非“蛮夷”可比。这一点,很值得挖掘。

涂山大会时,持玉帛者万国。帛为丝帛,彰显服饰之美,玉与帛演化为审美对象,在大禹时期得到了发扬光大。凭借中央帝国的强大影响力,大禹把对玉帛的审美传向四方。当时天下部族都愿接受大禹封赏,成为其治下一员,不仅仅是因为华夏族武力强大,在整个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中,中央帝国的文化艺术成就与审美情操对周边部族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史记·夏本纪》载:“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维时维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乃更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然,往钦哉!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2]5

文化艺术活动贯穿整个尧舜禹时期,人们时常载歌载舞。《史记·五帝本纪》载:“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2]4大禹一统九州,为创造天下一家、共存共荣的祥和文化氛围充分使用了艺术手段。传说,涂山大会上,大禹下令奏响了场面宏大的《韶》乐,歌舞冠绝一时。

大禹时代是一个文化始盛、艺术始荣的原始混生文化开始分化的时期。华夏民族早期的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着装艺术等成为周边民族学习的榜样,审美精神涵化四方。华夏,不是一个基于血统的名词,而是一个基于文化的名词,因为文化认同,一些民族主动变夷为夏,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员。

参考文献:

[1] 李红.老子本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1.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3] 韩非.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700.

[4]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4.

[5] 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7:150.

[6] 国语[M].韦昭,注.明洁,辑评.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98.

[7] 左丘明.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587.

[8] 尚书[M].顾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81-82.

[9] 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 749.

[责任編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担当
教育良知:不能缺失“担当”
帮助学生寻找“担当”
舆论引导中广播的责任担当及实现路径
继承发展 提高质量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你的名字叫担当
浅论“六破六树”思想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担当
英语教师如何担当育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