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阈下高校优质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思考
2022-05-30李尧斌曹宣明
李尧斌 曹宣明
摘 要:隨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度的日益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基于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进行的分析,结合新工科视阈下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能力需求以及新工科对高校优质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主要从“双创”人才培养角度,对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优质工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文章强调,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在双创竞赛体系完善、优秀指导团队组建、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 “三方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诸方面努力探索,构建主动学习和创新实践相结合的高校优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一流工程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创业竞赛;工程人才;双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22)02-0104-05
Reflection on Innovations of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ngineering
LI Yaobin,CAO Xuanming
(School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nd the societ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how to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to be solv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ability needs of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ngineering an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new engineering for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path of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new engineer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strive to explore in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system,the formation of excellent guidance team,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experiment platform,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border integration,and the deepening of “tripartit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so as to build a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ing active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practice,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and skilled first-class engineering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high 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ra.
Key words:new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engineering talents;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2017年,为促进高校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举办多次论坛会议,先后形成由“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构成的新工科建设三部曲[1-3]。2019年2月,新工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会议旨在总结经验,加快推进新时期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2021年10月,北大新工科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新时代,新挑战,新工科”为主题,进一步强调要促进新工科建设,推动国际合作[4]。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承担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重任的高校,面临着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挑战。
一、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对一流人才,尤其是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系统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意义重大、势在必行,高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构建“新工科”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所谓新工科建设,“工科”是本质,“新”是方向,既要做到“新”,又不能脱离工科的本质[5-6]。多年来,我国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人才培养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已进入多元化发展新阶段。然而,面对新时代对于一流工程人才的新要求,高校在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培养模式固化,忽视个性化培养。教师在教育模式选择、教育方式运用等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独立性,更多地关注教材和课堂,鼓励对已有知识、结论、方法的机械认同,而不是独立、发散思维的培养,限制了学生个体创新思维和潜能的开发。二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过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三是教学评价方式简单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灌输知识为主,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以笔试为主。教师和学生片面地追求分数,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四是高校实验平台短缺。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高校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规模稳步扩大,层次明显提高,实力大幅增强,管理步入规范,但仍存在人均实验仪器少、用法单一、台套数难以满足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现实需要等问题,导致学生缺少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五是创新创业竞赛体系不完善。大多数高校没有在教育层面上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也没有把它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竞赛活动中相关组织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很多学生参与热情不够高。
由此可见,要实现为社会输送更具竞争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工程人才,高校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实验平台、创业基地等硬件设施,还需要在教育教学理念、评价考核机制等软件配置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
二、新工科视阈下我国对优质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在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背景下,战略选择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需求[7]。从新工科发展的需求来看,我国当前所急需的优秀工程人才可以概述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工程技术的人才”[8]。
創新创业能力是指新工科人才要拥有创新创造思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联想、敢于实践,不能仅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等,还要思考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转化。创业能力需要人才能够主动将已学知识与社会产业相结合,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投身社会发展的实践中[9]。
跨界整合能力是指新工科人才不仅在某一学科领域专业能力出众,在更广泛的学科交叉领域还要具有知识贯通能力。具有跨界整合能力,既能拓宽科研视野,也可开放科研思维,有助于具有极高综合科学素养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快速成长。
高素质是指新工科人才具有极高的综合素养。综合素养不止包括优秀的科学素养,还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厚的家国情怀等。新工科视阈下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要具有利用新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素养自不必说,但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等思想素养也必不可少。技术有时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也可能会带来灾难,所以新技术研发要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下;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都有祖国,新工科人才同样如此。新时代,我们所培养的人才首先是能为自己国家作出贡献的人才。
因此,为不断适应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我国先后开启由“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组成的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培养知识储备丰富、实践能力过硬的工程人才。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实践能力是优秀工程人才的重要标准,是他们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更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要持续对标新时代对于一流工程人才的能力需求,不断更新工程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评价标准,提高工程人才积极探索专业领域及交叉领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 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的工程人才。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产品、新事物层出不穷,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挑战。一流工程人才只有具备终身学习意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应对所面对的各种挑战。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型优质人才,不仅要不断提升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10],还要重视终身学习意识的引导与养成。
第三, 促进工程人才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双向提高。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高尚的精神品质、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要内蕴浓厚的家国情怀,要养成面对困难无畏无惧、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强大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于国家和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优质工程人才培养路径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優质工程人才的能力需求,高校应以创新创业竞赛为重点,积极探寻创新创业竞赛和优质工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凝聚学科特色,打造学科品牌,提升人才培养品质[11]。以“双创”人才培养为例,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完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竞赛体系,虽已历经多年发展,但仍有值得完善之处,如竞赛活动组织、宣传与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要想成功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主办方需要充分做好组织宣传与后勤保障工作,建立相应的宣传与组织管理机构,协调各部门关系,明确各部门分工,以保证竞赛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既然是竞赛,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必然非常高,所以能够参赛的学生一般都是高年级学生,一些高水平的全国赛事更是只有极少数的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才能够参赛,所以,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校需要完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建设,做好竞赛活动的宣传、组织工作,加强竞赛队伍的梯队建设。比如,举办“双创”宣讲活动,邀请参加过国家级竞赛活动的优秀学长介绍参赛经历、讲解参加竞赛所需的基础知识要点以及有关比赛的注意事项,向有意参加活动的低年级学生传授相关经验,提高“双创”宣传实效,激励更多有志于此的学生参与“双创”活动。同时,举办与竞赛相关的技能基础训练或者组织院校级别的初赛等方式,可以拓宽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范围[12],也是促进参赛队伍梯队建设的有益形式。
(二)组建多元化的优秀指导团队
优秀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研究、主动探索和自主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创新[13]。学生要想得到更大进步,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指导。而一个竞赛团队,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组建多元化的指导团队。竞赛活动,特别是高级别的“双创”竞赛,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个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很可能还涉及到不同学科知识,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不仅需要机械专业知识,还需要安全、计算机、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因此,高校应组建多元化指导团队。首先,加强各学院教师之间的合作,实现多元化学科指导。每年高级别的“双创”竞赛形式都是比较固定的,高校应分类别组建多元化指导团队,制定有效措施,邀请与竞赛所需学科知识有关的各学科优秀教师参与竞赛指导。其次,吸纳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一定科研成果并且社会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参与指导团队。指导教师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学经验与科研经历很重要,但责任心更重要。最后,吸引校内外企业优秀专家学者参与。相较于校内专业课教师,企业指导老师具有更加丰富的实践能力,视野更为开阔,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见解和视角,以促进创新创造。此外,企业指导老师还能利用企业平台,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技术帮扶、经费支持等。
(三)加强创新实验平台建设
开展学科竞赛,尤其是工科类学科竞赛,必须建立一个开放、有效的实验平台进行助力。纯粹的理论学习就如同纸上谈兵,仅仅依靠学生的自我想象力,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很难真正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因此,高校应加强各种实验平台建设,尤其是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条件[14]。一是要实行开放式管理。当前,课程教学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逐渐减少,而需要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却在逐渐延长,所以实验室必须实行开放式管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使用时间验证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们对实验室的使用需求。但开放式主要是指时间的使用开放,在时间使用开放的同时,实验室负责人和指导老师也要强化实验室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实验室使用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前登记使用者,实验结束后检查维护相关设备。二是要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实验室团队中技术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与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直接相关,具有较高素养的实验室团队可以更加高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水平,从而可以创造更多更优质的科研成果[15]。三是要丰富实验课程内容。学校可以在基本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丰富实验内容,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16]。四是要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实验教学视频,了解实验的具体内容、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实验用具的具体使用方法,避免在操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知识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极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设置专业课程,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发现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案[17-18]。授课教师以及竞赛指导团队教师,要通力合作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很多,比较特殊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教导学生设计独特才有可能实现创新。某自助火锅餐厅在门口摆了一辆后面拖着26节车厢行驶在环形轨道上的蒸汽机车,顾客购买通往“美食天堂”的“车票”就可以在座位上挑选由火车送来的各种食物,因为形式独特该餐厅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中脱颖而出。二是引导学生思路超前也可达到创新。如对于如何解决地球人口剧增难题,科学小说、科幻电影中人类逐步转移到地下、海洋甚至太空居住的情节,即因构思超前而创新。三是教育学生通过跨越也可以达到创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按部就班发展的。如印度,曾经连高速公路都没有能力修建,然而近年来电子计算机软件发展却异常迅猛,在国际软件市场的占有率接近20%,所以我们要学会弯道超车。四是培养学生善于从发散思维中寻找创新的能力。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由“喝西北风”“望梅止渴”激发灵感,制作了一款“空气食品”,人在吸过之后,饥饿感会立即消除。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很多,高校应开设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的相关专业课程与讲座,为学生学习基本的思维规律、思维方法提供条件,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创新思维的特征与技能[19-20]。
(五)促进多学科多领域交叉与跨界融合
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与跨界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升。有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很大,即新工科工程人才非常紧缺。新工科发展所依靠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不仅涉及到不同工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需要工科与理科的跨界融合,以及工科和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跨界与融合[21]。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使师资力量多元化、研发队伍团队化。而跨学科团队的组建打破了学科壁垒,有利于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重大原创性的科研突破。因此,高校尊重不同学科特点,鼓励个性发展,重视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尽量淡化具体专业的边界限制,设置相关的交叉课程,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跨界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
(六)深化“三方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流于表面、名不副实的现象,禁锢了高校自身的发展。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必须要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协同育人,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与地方共建协同创新平台。高校可以与当地政府或周边地区签订合作协议,利用自身在学术、信息、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地方提供先进的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地方培训、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以及人力物力财力优势,积极与高校开展科技合作研究,促进高校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适应能力。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要积极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优质工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适应能力,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共赢”的新局面[22]。三是建立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新工科要求深入产教融合,详细了解社会各产业的具体需求,不断加深合作,实现更深层次的产教融合[23-24]。所以,高校应将与专业教学相关的技术服务、生产和科研进行协作、融合。
四、结束语
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对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新工科建设就是此背景下提出的新观点、新理念。高校应加快新工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新工科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上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构建主动学习和创新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工程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青年寄予厚望,高校应努力完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建设、组建多元化优秀指导团队、加强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增进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以及深化“三方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所需的优秀工程人才。青年的成长,既是社会发展所需,也是高校使命担当。
参考文献:
[1] 徐雷,胡波,冯辉,等.关于综合性高校开展新型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6-12.
[2] 方潜生,潘和平.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质量人才培养[J].中国建设教育, 2019(5):5.
[3] 龚胜意,应卫平,冯军.“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理路与未来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4):24-28.
[4]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6.
[5] 教育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EB/OL].(2017-02-20)[2017-08-16].http://www.moe.edu.cn/s78/A08/A08_gggs/A08_sjhj/201702/t20170223_297158.html.
[6] 方志刚,杨帆,赵振宁.关于新工科建设必要性和内涵的一些思考[J].教育现代化,2020,7(56):112-114.
[7]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10.
[8] 韩双淼,谢静.“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研究:基于C9高校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21(5):30-37.
[9] 李川,刘洲洲,苏世雄,等.“智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8):150-153+172.
[10] 贺晶晶,姜慧.湖南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分析:新工科背景下7个发展的导向[J].中国高校科技,2021(9):62-66.
[11] 孙巧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评《互联网+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案例教程》[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10):1 167.
[12] 李惠杰,侯婧.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19-20.
[13] 张望,白英,梁丽芳.面向新工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高教学刊,2019(7):4-7.
[14] 吕磊,罗海峰,谢伟,等.高校重点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7):249-253.
[15] 沈光,洪一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治理策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8):263-266.
[16] 郭永春,梁艳峰,杨忠,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校“智造材料”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J].高教学刊,2021(11):60-63.
[17] 额尔敦吉如何.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18] 李杨帆,张倩,欧阳通.新工科导向下生态文明工程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21(10):16-21+48.
[19] 王斌,高江波,陈晨.面向“新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8(1):52-55.
[20] 周玲,樊麗霞,范惠明,等.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现状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1(3):52-77.
[21] 靳凯,樊玉华.基于第二课堂学生需求的工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1,7(22):43-46.
[22] 王文顺,尚可,芈凌云,等.如何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基于社会交换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97-102.
[23] 于兆吉,单诗惠,王海军.产教协同模式下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2021(2):23-29.
[24] 刘升学,彭仲生,王莉芬.科教融合视域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以南华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6):10-12.
[责任编辑: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