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2022-05-30赵欣然

求知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渗透方式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摘 要:如今,素质教育逐渐普及,新课改也逐步落实到高中课堂教学中。新时代教学环境对学生品格的发展和德育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品格的完善和德育的发展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教学大环境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学科的教学要求,并将其落实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家国情怀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拥有的情感,它包含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教学课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渗透方式

作者简介:赵欣然(1998—),女,哈尔滨师范大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应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价值,传播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一、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弘扬历史人物的优秀品德

高中历史教学主要讲述国家的发展历程,国家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是无数先人努力的成果。历史课本上几行简单的文字,就是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他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例如,陳独秀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也是中国共产党主要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毫不畏惧,倡导新思想和新文化,解放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他有着一个革命者的刚强意志和勇气,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我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还有李大钊先生,他忠诚地信仰着马克思主义,并且对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充满信心,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为无数的革命者树立了榜样。陈独秀先生和李大钊先生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不磨灭。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革命者,他们优秀的人格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秀人格和品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和品格会得到提升,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家国情怀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体现。如今,我们有幸生于和平的时代,虽不用抗战杀敌,但是也要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发展和进步仍然是进行时,我们有当今时代背景下所应背负的责任和使命。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取丰富的信息。所以,如何让学生在传承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去学习和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是很重要的教育课题[2]。

例如,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华文化繁荣领先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历程,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观念,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家国情怀,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时代任务和责任,增强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当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学生具备家国情怀素养

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紧密。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多元化的文化冲击,正在接受教育的高中学生对历史的反思与借鉴显得格外重要。面对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观念和立场,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具备家国情怀。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是借鉴和总结经验,学习前人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是一个分裂的时期,但是当时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停滞不前,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有明显的时代特点[3]。这是我国文化的魅力所在,而家国情怀是支撑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所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认同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民族意识既决定个人事业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历史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家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很重要。教师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形成。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记笔记。新课改后,课堂逐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则用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加真切地去感受历史。

例如,在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和陈乔年英勇就义的片段,并向学生提问:“看完这个片段之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电视剧中陈延年和陈乔年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视死如归,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心中有信念,他们相信胜利终将到来,所以他们临危不惧,让人为之动容。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感受到革命者为了祖国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应该努力学习,心怀信仰。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充分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责任意识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上,还要体现在行动上,要联系现实生活。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历史虽然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但是学习历史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意识和态度[4]。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历史时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有着怎样的影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使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港澳的回归也标志着祖国统一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祖国的统一势不可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中华儿女的团结,感受伟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强大的后盾,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更应该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应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三)深入挖掘历史素材,提供培养载体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在于历史事件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很多教学素材,这些素材可以协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历史素材,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史料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一种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史料进行教学,选择真实可信的历史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師要深入挖掘蕴含家国情怀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历史阅读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讲述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时,特别是在讲述近代史时,由于近代我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失去了部分领土和主权,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这样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就可以带着情感去分析和理解知识,感受到和平时代来之不易,应该更加珍惜,这样的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因为教材中所选取的史料都是经过考查和证实的,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认真地分析这些素材,以此更加深入地影响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开展丰富的历史活动,帮助学生感悟家国情怀

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气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历史,感受到当时的情境。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或者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排练一个小话剧,把教材上的文字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的表演进行展现。学生在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后,会进行思考,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话剧表演。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演绎切实感受历史。学习历史并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那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创造,在亲身感受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向的情感和态度。近代以来,许多革命烈士在抵御外来侵略时不怕牺牲、英勇就义,他们的英勇事迹被记录在博物馆、纪念馆和革命遗址中。所以在学习相关史实的时候,例如在学习“红军长征”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贵州省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我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努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这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5]。

综上所述,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接受很多新的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情感。历史不容忘记,未来掌握在青少年的手中,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进行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促进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郭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3):79-80.

曾武赐.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33):61-62.

许榕清.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4):29-30.

刘赟茜.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高考,2021(10):153-154.

吴春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关键要素探究[J].新课程,2021(49):6.

猜你喜欢

渗透方式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大阅读在初中语文课中的渗透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