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为引领,以真实情境为依托
2022-05-30池翔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学科教学应以大概念为引领,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此开展单元教学,激发课程内生动力。文章立足于当下的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走进剪纸艺术》这一单元主题教学为例,从真实情境、学习任务等方面落实初中美术课程的深度学习,并分别从单元教学设计维度、问题驱动、学习任务和真实情境的设置等方面进行相关阐述和分析,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学科单元教学设计。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设计;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真实情境
作者简介:池翔(2000—),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这正是改革的趋势[1]。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这也是对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重大挑战。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为参考,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下的美术课堂应以大概念为引领,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此激发课堂活力。美术教师应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实践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那么,如何对大单元进行有效组织?如何在满足基本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在大单元中融入真实情境和任务?本文将选取初中剪纸艺术教学为案例,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维度、问题驱动、学习任务和真实情境的设置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前言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2]。”因此,美术教师应当改变以往聚焦碎片化的知识点或单一课时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大概念的引领作用,从宏观角度来审视教材,以核心素养纵向贯穿课时组织,将零散、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与建构,进一步优化教材结构,深化对美术学科、美术教材的认识,从而在教学中有效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进行多维度立体式的单元建构
王大根教授提出,教师应在课堂上实施“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位,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感受美术活动[3],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与窍门,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而所谓“像美术家一样创作”,实际上就是经历主题、鉴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这样多维度立体式的学习过程[4]。笔者基于王大根教授的学习过程示意图(见图1),结合初中剪纸课程的特点,重新建构了以《走进剪纸艺术》为主题的单元框架(见图2),并将其划分为四个课时的课程。第一课为《剪纸中的“型”与“色”》,课程以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等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剪纸艺术造型与色彩相关内容的编排设计;第二课为《以材构图 以图寓意》,从构图形式与借物寓意的创作技法来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判断等核心素养;第三课为《剪纸纹样之美》,在剪纸艺术鉴赏、构图形式与创作手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设计纹样的三种方法,并运用前期的学习成果,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动手创作,提升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第四课为《小小展览会》,师生对单元学习成果进行展评,学生基于自身视角和经验对自己的剪纸作品中的人文意蕴进行简练的表述,从而提升文化理解、审美判断等核心素养。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多维度立体式的单元建构,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其中,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相互承继,从而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深度学习
威金斯认为,基本问题通向理解之门,它不仅能够促进对某一特定主题单元的内容理解,也能激发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5];它指向学科本质,学习者可以通过基本问题来理解关键概念、主题、理论、问题。如图3所示,《走进剪纸艺术》设置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剪纸艺术能够表达人文意蕴?此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审美思维,学生需要以从形到意的角度对剪纸艺术进行解读。但基本问题较为宽泛,操作性不强,因此笔者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分别设置了四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为何说剪纸是“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由古诗引发学生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美好遐想,进而学习剪纸造型的基本要素、剪纸色彩搭配,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第二个小问题:剪纸用什么方式表达审美与抒发感情?通过对剪纸构图方式和艺术表达形式进行初步学习,教师引导學生在掌握基本程式后联系自身经验构思草图,有效整合审美要素,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深度学习,避免审美思维的浅表化。第三个小问题:剪纸纹样是对生活的写实还是超越?帮助学生在应用、分析中实现个体经验到知识结构的转化,加深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认识,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第四个小问题:我的剪纸作品具有什么价值与意义?在实践制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读与评价,并反思整个课程学习,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由此观之,有价值的基本问题和小问题有助于整合美术学科知识结构,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其进一步理解美术的大概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二、以大概念为引领,以真实情境为依托,活跃美术课堂
以往的美术学科教学多以“一课一练”的方式教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习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而以大概念为引领的单元任务能够使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匹配,有效体现出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之间的真正连接。同时,依托于真实情境的美术课堂能够唤醒和加强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以大概念为引领的单元学习任务分析
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和使用有助于将教师高品质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融为一体,落实指向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高阶思维培养。因此,以《走进剪纸艺术》单元教学的学习任务单(见图4)为例,在第一课中,学生需要完成“研究主题任务”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以及“构建知识与能力”的色彩创作部分。教师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纸币和糖纸进行观察,最后在图案上进行色彩创作,形成两种以上的配色方案,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落实到纸面上。在第二课中,学生需要完成 “研究主题任务”的第三部分和“构建知识与能力”的构图创作部分。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服装上的纹样规律,然后教师有效介入,向学生讲解剪纸艺术的构图方式及表达形式,学生在掌握相应程式和技法后绘制草图,完成初稿。在第三课中,学生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了相关知识储备,因此能够完成“构建知识与能力”的搜集素材部分。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访问剪纸博物馆或手工艺人,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并通过现场观察与体验,学习剪纸纹样和裁剪方法。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走访成果,共同分享信息和素材,在此基础上修改上一节课中绘制的草图,并进行正式的剪纸创作。在第四课中,学生在班级中共同举办小型鉴赏会,进行展示交流,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阐明创作思路和技法。师生之间进行评价和反馈,学生进行梳理反思,最后形成书面的学习总结。
(二)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正如布尔迪厄所说,只有当学习者置身于具有真实实践逻辑的境脉中,像专家一样对概念和原理进行理解和建构时,所学习的知识才能在真实情境中获得意义和理解[6]。这说明,学生需要经过在真实情境中“做中学”的过程,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因此单元教学需要关注学生在不可预测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走进剪纸艺术》单元教学为例,创设适当的情境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让学生领会到美术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术[7]。教师首先提供一个真实场景: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要制作一幅剪纸作品送给亲朋好友表达祝福。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真实性活动,从新年剪纸、糖纸及压岁钱入手,学习剪纸的造型与色彩搭配。其次,教師询问学生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请学生以服装设计师的身份来欣赏服装走秀视频,总结服饰图案的特点。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向学生介绍服饰纹样的连续性特点。可以看到,以真实情境为依托的学习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同,其融讲授、讨论概念和在现实世界中的探索于一体[8],对情境的应用不仅可以出现在课程开头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也可以用以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引导,或与前文相呼应,或是即时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等。总之,单元教学中真实情境的设置需要相互呼应、循序渐进,导向最终的教学目标。
古语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改变学生学习、识记碎片化知识的习惯,应当以大概念为引领,以真实情境为依托,实行符合当前课程教学与评价改革指导的单元教学设计。从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出发,融合大概念、真实情境、学习任务于一体,从而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郭慧文.基于中学美术核心素养的鉴赏能力培育探析:以《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9):49-51.
郭井生.学科大概念统摄下单元教学的实践及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11):69-72.
王大根.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与评价[J].中国美术教育,2017(2):6.
郑留洋.视觉文化语境下美术教育的反思与转向[J].神州印象,2019(5):74-76.
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赵健,裴新宁,郑太年,等.适应性设计(AD):面向真实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4.
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1):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王素云,代建军.真实性学习研究述评与展望[J].教育参考,2021(2):29-35,62.
杨向东.“真实性评价”之辨[J].全球教育展望,2015 (5):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