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探讨

2022-05-30庄敏

教育界·A 2022年20期
关键词:提问预设调控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预设问题,切实做好课堂调控工作,就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简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必要性,并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预设;调控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课题立项号:FQ2020GH103)的成果。

作者简介:庄敏(1979—),男,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寻头小学。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打造愉悦的数学课堂环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教师应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法,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的效果,从而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满足新时代小学教育领域改革的需求。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预设提问与课堂调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课堂教学的角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改往日被动的学习状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有效预设提问与课堂调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自我完善。

(二)有利于促进师生的课堂互动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之间常处于一种教师说,学生听的状态。这样不但极易造成学生产生抵触学习数学的情绪,而且也不利于师生的课堂互动。而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预设提问与课堂调控,无疑为师生双方搭建了良好的互动桥梁。教师在抛出数学问题的同时,学生也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教师进行深层次探讨。师生的课堂互动活跃了数学课堂的氛围,学生在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影响下更加积极地思考,从而又促进师生的课堂互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1]。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融会贯通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师通过有效预设课堂提问与课堂调控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等环节中,能够充分调动所学的数学知识,并结合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如此,有利于促進学生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没有达到目的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但是,部分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没有达到目的,出现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的时间闲聊甚至嬉闹,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

(二)教师课堂调控不灵活

作为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但是,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尤其是部分新入职的教师课堂调控不灵活。表现在教师课堂调控的时机不恰当、不能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调控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合理利用课堂时间等。

(三)学生缺乏课堂提问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大多以教师说,学生听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提问预设与课堂调控不到位,学生缺乏与教师互动的欲望,也缺乏课堂提问的兴趣。如果教师长期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淡薄。

(四)学生缺乏回答问题的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敢于回答、敢于质疑的勇气。如果教师长期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就不能确保数学课堂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学生缺乏应对课堂的能力

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应对课堂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上,部分学生缺乏应对课堂的能力,对问题无法做到全面思考,甚至存在畏难的心理[2]。如果教师长期不能进行有效的调控,就无法保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优化对策

(一)教师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有效预设提问

教师在预设提问时,应该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尚未完善,且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更加注重在学习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不宜直接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应该在提问前做好相应铺垫,即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易于学生接受,也能避免学生产生紧张感而丧失参与回答问题的热情。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为例。首先,教师在导入部分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视频以及参赛队伍的合照。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对比前后不同年份参赛队伍数量有什么变化?”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以条形统计图进行表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以往所学的统计图知识进行回顾,避免学生因直接进入折线统计图知识点的学习而产生畏难的心理。最后,教师创设“你的身高有什么变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热情,并引导学生一同根据自身身高变化的趋势,描点、连线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教师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变化的趋势,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差异,达到有效预设提问的目的。

(二)教师适时转变教学思路,灵活调控课堂

虽然教师在上课前会设计教学计划,用于辅助自身有方向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数学课堂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候教师并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能够适时转变教学思路,灵活调控课堂。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例,教师设计的教学计划中,有五分钟是为学生分析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含义预设的。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如果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就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计划。但是,教师也不能直接略过这部分内容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应该适时转变教学思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灵活调控课堂。

第一,教师适时转变提问方式。教师如果不能按照预设的问题开展课堂教学,就可以适时转变提问方式。例如,教师预设的提问方式是口头提问,但学生的兴趣不大。因此,教师适时转变提问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动画的问题情境,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思考。

第二,教师适时转变提问内容,并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给出相应的提示,借此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到正确答案。例如,教师预设的问题是“数字1、10、100、1000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听到这个问题时,认为问题比较枯燥,并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因此,教师适时转变提问方式,提问学生:“孙悟空的金箍棒,从1厘米变长到10厘米,逐渐又变长到100厘米、1000厘米,请问金箍棒每次变长的前后有什么关联呢?”题目中包含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有效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学生通过对比长度的方式,发现10厘米是1厘米的10倍,100厘米也是10厘米的10倍,1000厘米还是100厘米的10倍。教师通过对一些比较枯燥的问题的灵活调控,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效率[3]。

第三,在总结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时,教师预设的问题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适时转变教学思路,灵活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小数点变成一个动漫形象。动漫形象在一条具有不同隔断的路线上移动,每个隔断中装有10块石头,如果动漫形象右移一个位置,就落下10块石头;如果动漫形象右移两个位置,就落下100块石头。此时,教师再提问学生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时,学生更加直观地总结得出“小数点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的结论。

(三)教师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兴趣

教师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兴趣,能够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起良好的作用。如果在数学课堂上,无论教师怎样调控课堂,学生都无法对数学知识产生思考探究的欲望,也没有提出问题的兴趣,那么将十分不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表达,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够被调动,课堂气氛也能够被活跃。如此,教师就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是否正确,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

(四)教师帮助学生增强回答问题的信心

如果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缺乏回答问题的信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就难以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不利于教师后续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增强回答问题的信心,让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4]。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为例,由于平均数具有虚拟性,一般不在一组数字中直观地体现,比较抽象难懂,这就导致学生失去回答有关问题的信心。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回答问题的信心,教师首先创设“4个人击球”的情境,提问学生:“你能依据这个情境,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因为问题具有开放性,所以学生很有信心地提出:“平均每人击中多少个球?”其次,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加大问题的难度提问学生:“如果4个人击球的數量分别是11、12、14、15,平均每人击中多少个球呢?”学生深入思考后回答:“平均每人击中13个球。”最后学生理解“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教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增强回答问题的信心。

(五)教师帮助学生增强应对课堂的能力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出现问题预设与课堂实际相冲突的情况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增强应对课堂的能力,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5]。

1.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提问,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师提问学生:“我们已学过条形统计图,为什么还要学习折线统计图?”“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呢?”通过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能拓宽思维,充分联系以往学习的数学知识,整体感知新的数学知识。如此,既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发挥了教师课堂提问的作用。

2.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课堂调控,改进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学生不能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时,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教师课堂调控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既有利于维护数学课堂的秩序,又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翠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64.

[2]林丽琼.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9(26):27.

[3]刘明耀.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J].试题与研究,2019(22):36.

[4]魏小花.探讨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J].新课程导学,2019(18):94.

[5]钟秀方.浅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59.

猜你喜欢

提问预设调控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