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
2022-05-30高小花
高小花
摘 要:在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信息技术成为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增强素质教育信息化建设有着显著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技术要求,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整体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故此,本文将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重要性;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1-0038-03
The importance and effective methods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GAO Xiaohua (Daozhi Hope Primary School, Gengwan Township,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my country, and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the level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is a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eachers put forward b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reasonably app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ensure the overall teaching quality, an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strengthen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to make students love mathematics more.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propos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mportanc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數学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逻辑性比较强、知识复杂多变的显著特征。信息技术的完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中,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相互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保障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组织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具象化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动画等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十分重要,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进一步调整数学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为此,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相互融合,降低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为学生日后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开端。
2.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原动力,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为学生构建与学习内容相契合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组织中,需要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规律、学习内容等多个方面,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表内乘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花果山有一群小猴在山上玩耍,发现一棵大树上长出一个神奇的仙桃,令小猴们垂涎欲滴,都想将仙桃摘下来,此时孙悟空走过来,看着它们说道,要想把它摘下来,需要过我这关!”此时,多媒体教学课件显示孙悟空给出的问题24×25+22×25=?和(24+22)×25=?教师向学生提出:“你们能帮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在趣味情境的引导下,相继做出回答,并发现这个答案非常奇怪,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老师,为什么这两个等式结果一样,算式却不一样呢?”教师借此时机,导入有关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使教学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学生快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而学习几何知识时,常常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空间意识,并构建起空间思维,但是因学生刚刚接触图形变换、翻转等情况,许多学生无法形成与之相契合的思维模式,容易出现“一转就蒙,一动就错”的情况,长此以往,不但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中,为了解决学生想象力低下的问题,会利用黑板绘图的方式,把整个图形的变化过程展现出来,但是此种教学方式容易浪费宝贵的时间,给课堂充实度带来影响,加之黑板画图始终是平面展示,一旦遇到三维图形的变换,黑板画图难以直观展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信息技术可为学生展示图形变化的过程,学生能看到每个线条移动的变化方向,教师只需动一动鼠标,就能对图形变化的速度加以控制,也可通过正向变化、反向复原的方式,克服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因少数综合题型涉及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翻转等因素,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下训练中容易出现混淆情况。为此,教师在教学组织中,为学生收集有关图形运动的教学素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反复演示,加深学生对不同图形变换的记忆印象,使学生在多看、多学、多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空想思维能力,克服学习重难点,保障数学学习效率。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教学质量
信息化教育功能不单局限于常规的信息展示,教师还可运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实现对不同画面的随意切换,确保事物在合理范围内展现出不同的角度,不但能让学生掌握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还能提高学习质量。为此,教师在教学组织中,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策划上机训练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当学生一旦遇到学习问题时,可借助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向教师或者计算机系统发出求助,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引导与点拨,有助于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整体学习效率。例如,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理解,教师精心为学生设计上机练习题,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不同的拼接图形,学生在自由训练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的七巧板功能,拼接出不同形状的图形,以便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习体验感。同时,计算机还能对学生的拼接能力加以判定,不同学生可以选取相应的学习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难题时,点击求助键,教师可通过计算机终端,观察到哪名学生进行求助,从而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保障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趣味性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有着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天性,往往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索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为学生探索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想象能力激发提供良好的空间,从而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不再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为学生直观展现出来,加强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突出学习内容的生动化、情境化、趣味化特点,以便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精心策划合作学习任务,将合作学习任务通过计算机向每个小组进行发送,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学习小组用最短的时间计算出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每个合作小组在计算过程中都相互配合,有的学生列算式,有的学生写答案,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活跃。运用此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熱情在成员带动下得到激活,能自觉投入小组计算中,强化与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竞争性,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目标。
(5)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注重生活素材的收集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源自实际生活,如若教师在教学组织中,把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相互融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运用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收集网络中的各项教学素材,并将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相互整合,使其成为教学中的实际案例与习题内容。如此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感、陌生感,强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运用能力,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时,由于分数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在实际生活中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需要把生活融入分数知识的教学中,但是有关分数的生活案例非常多见,因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将自己所收集的教学素材完全展现出来,需从中选取最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精心编写习题内容,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与基本性质的同时,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让学生达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此一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情感认知距离,学生能逐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6)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练习
数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同类型的理论知识,其目的都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中,习题作为考察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始终以题目内容难以理解,知识点复杂烦琐成为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过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布置给学生的习题作业,需要教师花费较长的精力与时间,但是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同章节的应用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同类型习题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决能力,夯实学习基础。例如,学习“简易方程”这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许多相同类型的习题,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精心策划答题环节,在课堂教学期间,按照相应的题型,为学生展开重点讲解,如“道路问题”“追击问题”“植树问题”等,使学生扫清学习的阻碍与难点,随后把课前设计好的习题,通过作业的方式进行合理布置,以便使数学教学达到课上学习、课下复习的效果。在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期间,教师可通过计算机终端,对学生的答题数据进行观察,以便了解学生的平均答题时间、共同存在的错误、计算准确率等,掌握学生存在的缺陷问题,对关键题型展开针对性教学。经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对“道路问题”存在做得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思考等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专项练习,帮助学生厘清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学习思路,克服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达到个性化数学教学的目的,保障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
总之,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掌握好数学知识,对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素养大有益处,为此作为重要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关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有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兴趣等,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能把抽象复杂的学科知识变得更加简单、直观,契合学生的直观认知规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经实践验证发现,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关键,并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高度认可,值得在课堂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施一梅.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小学版),2019(10).
[2]董珊珊.探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9(22).
[3]王福代.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20(07).
[4]叶晓琛.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