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创新路径
2022-05-30李雪
李雪
在新经济发展趋势下,国有企业要寻求自身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风险管控,同时注重防范潜在的危机,保护国有资产。
当前,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由持续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增长。在经济形势转变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变革,提高适应能力。新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变过去的传统管理方式,也需要积极改革创新,寻找新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改进、提升和变革,控制企业运营风险,促进国有资产持续增值。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由持续高增长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做好调整,以增强适应性。财务风险指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效益不确定性增大,引发严重经济损失继而影响自身正常运营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管理属于企业内部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财务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会增加风险管理的难度。
二、国有企业财务面临的风险
(一)企业投资风险
企业投资风险是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严峻选择,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根据企业市场竞争力、国内经济环境、企业财务状况和人力资源规模进行调整。没有充分发挥实力的条件或者对投资项目的收益模式或价值创造缺乏深入的分析,盲目进行扩张或投入,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预期收益,还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投资活动的风险管理和实施效果还需要后续的跟踪和评价管理,以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价值增值。
(二)生产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在竞争领域处于有政策支持的状态,仅有一家或者数家企业竞争,因此存在着如竞争意识薄弱、市场主体意识不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尚未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制设计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到位,对管理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缺乏深度认识的问题;存在着战略规划不充分、业务布局不完善、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三)外部市场环境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面对国民经济、法制、社会和文化背景等影响。上述各种因素不在企业管理范畴之内,超越企业管理范畴,但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上述各种因素的复杂化和波动性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可能性,对企业的危害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经营和利润收益也因此存在风险,所以对市场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认识与管理是非常关键的。
三、新形势下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面对的挑战
(一)风险管控体系不健全
当前,国有企业加快深化改革步伐,有效的风险管理,加快完成企业升级转型,化解经营风险,激发国企整体活力,促进国企在市场上稳健发展。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是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做好的工作,但根据目前的形势,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会阻碍企业进行非常大规模的风险承担。这是因为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管控制度和制度执行不到位,风险管控体系没有落实,成为没有实际支撑的空架子,缺乏组织支持,执行不力,控制目标自然难以实现。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对与财务任务相关的内容没有约束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企业预算管理不到位
国有企业管理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企业的财务预算。财务部门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有效利用资金,保证资金链连续,规避财务风险。尽管企业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确定全年预算目标,但从实际情况看,预算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一是业务部门对业财融合、业财一体化理解不深不透,无法将业务的具体计划与企业战略经营目标、预算目标建立起有效关联,导致业务参与不够;同时如果预算管理员不了解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就会失去管理措施的准确性,导致经营难以与预期相匹配;二是预算执行中存在调整意识不足,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了解,缺乏有针对性的解决和整改;三是预算的闭环管理不到位,缺乏完整、有效的考核指标和考核管理,考核不严格,考核过程缺乏透明性,严重影响预算工作效果。
(三)风险管控制度单一
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监管过程中,理念相对市场其他企业稍显落后,内部控制制度单一,依赖与正常经营经济相关领域的会计制度。企业风险管控事先没有预防意识,在风险已经发生、企业已经产生一些损失的情况下,此时管控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提前预备方案进行风险管控,确保在风险发生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缺乏有效内控机制
目前,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在我国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并未能获得广泛运用,尤其是管理者如果受固有管理思维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无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创造管理治企的文化氛围,会导致高层管理人员游离于监管和控制区域之外;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认识到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但没有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生搬硬套,没有把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结果内部控制过于繁琐、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出运用内部控制机制规避风险的作用。
(五)外部监督薄弱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外部监督薄弱,各监管层的职能交织,标准不一,加之缺乏分散管理和互相沟通,企业未能形成系统的监管体系,达到有效整合的管理体制。其次,部分监管人员不按规定办事,目标任务完成后监督不力,加剧薄弱问题的薄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实际事件不报告不调查,对实际企业环境管控力度不规范,任由内部不规范、不适当的问题不断发生。同时,长期以来,企业的绩效考核主要以利润为基础,很少以内部控制作为衡量标准。
四、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预防企业风险意识
国有企业要提高能力,规避更大的财务风险,就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要带头了解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进行宣传教育,让各部门领导和职工都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的重要意义。另外,国有企业还必须改变所有职工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使所有员工都知道,财务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的职责,而是适用于企业的各部门和业务的各环节。企业战略目标制定、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宣传等各环节加强风险管理,最终每个人都参与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要与法规、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积极协调,要通力合作营造开展风控、做好管理的良好环境,以提高企业监管成效。国有企业将风险管控融入企业文化,将风险管控深入人心,在决策前識别和评估风险,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化解风险。
(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如果脱离制度支持,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要提高风险管控的有效性,首先要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在分析当前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基础上,找出风险管控体系完善和实施中的不足,发挥持续改进和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确保风险管控体系处于良好状态工作秩序。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有着强有力的有效联系,要全面整合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明确总体风险管控目标,分析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配置风险管控主体结构、子目标控制,管理和控制不同部门在企业风险和管控任务上的协作,明确风险管理责任人。同时,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应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同时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全面的风险控制规则,建立追责机制,确保该体系在国有企业中落地实施。
(三)加强风险管控动态监督
财务风险管控的核心架构清晰,风险管控监控机制有待建立健全,财务部门及各部门需要对实际风险管控的情况加强动态监控。这样,可以保证经济活动中一旦发生风险,及时了解情况,然后强调进度,从而实现更好的管理和及时调整。并健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和奖惩制度,提高权责融合水平。对企业而言,如果对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而对风险管控得好的部门就要做好奖励工作,提高企业内部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企业内部管理的良性循环。
(四)优化企业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二者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为了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合理配置资源,确保企业实现损失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目标。国有企业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应当包括每项任务所需要的计划和资金,将预算管理渗透到业务实施的过程中。财务部门按照业务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历史经营活动的实际成本、部分任务的实施重点,制定合理的计划,保证资源在预算内的合理分配,将风险控制在业务推進、预算管控过程中。
(五)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为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完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采集能力,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速度,改进风险管理和预警管理。企业在实践中要抓好信息库建设,加强部门内部沟通,及时共享经济活动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财务风险管控。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反映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所有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抽样和处理,识别财务风险因素,实施预警系统,建立和发现进一步的财务风险。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进一步损失,划分处理方案,确保财务风险控制的内外部相结合,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风险控制流程,加强内部审计等。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只有在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情况下,企业才能进行投资。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具体机制,避免因现金流管理不当造成的生产经营低迷和企业经营风险。国有企业与财务风险管理专家合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建立合理的风险管控和企业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提高管控力度和管理成果的实效。
(六)风险防控与内部审计结合
内部审计要与风险防范管理相结合,有效提高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意识,确保多项财务风险管理任务和目标得以实现。 审计期间,国有企业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检查经济活动情况,确保账目的准确数目,核算所有合理成本,避免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确保市场公平。并且我们需要提高分析、预测和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对财务风险有具体深入的认识,掌握风险发现和判断能力等风险防控技能。我们需要改变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减少经营资产和国有资产的损失。根据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使国有企业审计与风险防范创新相结合,以风险管控为导向,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有效风险防控的目的。
(七)风险防控与招标管理结合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环境越发复杂,采购作为国有企业经济业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环境,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营运效益,是风险管控的重点领域。招投标的采购方式,作为维护竞争市场公平性、降低运营成本、抵御贪污腐败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国有企业普遍应用。但企业的招标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和越来越多样的经济业务,这困扰着招投标的健康有序管理,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招标工作中的风险管理,将招标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是提高招投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二是建立招投标管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清单;三是加强招投标的全过程管理,完善内控机制, 并不断宣传引导,形成风险管控与招标管理密切融合的管理氛围。
(八)风险预警信息化
国企财务风险管控要推动信息化发展,依靠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收集效率,提升风险评估的质量和速度,完善风险管控预警系统。国有企业要做好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内部各部门沟通,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数据信息及时分享出来,以供财务风险管控使用。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所有与经济活动有关以及能够反映国企经营状况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建模,明确财务风险因子,然后建立预警系统,并制定处理方案,以确保提前发现财务风险,及时进行防范。
结 语
国有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既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又要做好改革创新工作,还需要掌握分析管理财务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产持续增值,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中烟卷烟材料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