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背景下就业模式变革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冲击及思考
2022-05-30刘萍
刘萍
摘要: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加快了信息技术的更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经济呈现出新业态发展趋势,且促进了就业模式的变革。新就业模式变革环境中,灵活就业者增多。此种就业群体所体现出的特征,对传统社会养老保险产生了冲击。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新业态下就业模式的变革及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冲击。其次,总结如何选择社会养老保险及借鉴美国养老保障体系。最后,总结社会养老保险如何应对就业模式变革。
关键词:新业态;就业模式;社会养老保险
在新技术不断发展下,行业形态逐渐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新业态”应运而生。新业态,是利用新技术、方法或是组合等多种途径形成的,与传统业态生产的组织、经营等形态,有明显差别。新业态背景下,社会中的就业模式出现新的变化,灵活就业者在就业群体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对社会养老保险有一定的冲击。从此种角度来看,本次研究有现实价值。
一、新业态下就业模式的变革及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冲击
(一)新业态下就业模式的变革
新就业形态,是工业经济转型向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及新就业形态。2018年两会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对“互联网+”新就业形态的重视。新业态背景下的就业模式变革,将成为我国未来劳动力市场中的新常态。通过对新就业形态的分析,发现创业式就业者、自由职业者、多重职业者等,都属于新型的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作为新的就业模式,也是产业模式、企业形态的转变。从某种角度来说,新就业形态,与标准且正式稳定的劳动者就业形态,有明显的区别。其中标准劳动,是符合劳动法律、认可劳动关系的就业状态。正式稳定的劳动,是全职性、长期稳定的就业状态,具有隐蔽性的特征。新就业形态,灵活性较强,有去雇主化的特点。无法用劳动法律体系确定劳动关系,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
(二)就业模式变革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冲击
社会养老保险,是劳动力市场下民众养老与民众退休的社会必然产物。一般来说,社会养老保险与正规就业有密切的关联性。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就是依据正规就业进行设计的。正规就业,强调的是在就业时,雇主与就业者会根据相应的劳动法,签订劳务合同。由此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更倾向于突出雇主、雇员的共同责任感。在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中,雇主承担的缴费金额要明显高于个人承担的缴费金额。而新就业形态下,就业人员因灵活性较强,劳动关系并非正规,所以缴纳社会保险金的能力不强。此外,劳动者可能会在不同时间、空间,频繁换工作或是待业在家,灵活性、分散性偏高。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险缴纳,明显不适用于新业态背景下的就业者。虽然在新业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受工资水平、缴费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不高。
二、社会养老保险的选择及对美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借鉴
(一)社会养老保险选择的现状
针对新就业模式变革形态对社会养老保险产生的冲击性影响,我国普遍认可的应对措施,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纳入灵活就业人员。不过,在整体的社会保险实施上,有一定的差异。一方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现有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具体来说,就是与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相同,灵活就业人员也采用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另一方面,制定全新养老保险制度。對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其参保的统一标准并不明确,容易在管理碎片化的影响下,出现参保混乱现象。为此,可在新业态下,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展开针对性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具有全国统一性。无论是哪种社会养老保险方式,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都有作用。不过,养老保险方式都更偏于理论,缺乏实践性,落地实施的难度偏大。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新形势下,新就业形态者在劳动力市场中,已经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主体。所以,在新的环境中,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变化,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新就业形态环境中,灵活就业者的规模扩大,涉及范围广泛,人员类别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与时俱进设计符合新就业形态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美国个人退休账户及运作模式
美国在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中,所应用的养老保险模式为第三支柱模式,属于自愿性个人养老金。其中,个人退休账户计划是最为主要的。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美国养老金计划总规模在2020年底已经超过29万亿美元。其中,个人退休账户计划的规模最大,超过10万亿美元。参与到个人退休账户计划中的美国家庭,达到4500万户。个人退休账户计划,是美国居民退休储蓄账户,可以提高税收优惠。作为个人长期的储蓄养老型账户,最早出现于1974年,且被纳入到相关保障法中。其主要是借助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未参加公共养老金计划或是雇主养老金计划的个人,自愿参与到退休储蓄中。若雇员工作出现变动,或是雇员退休后,允许雇员将退休计划资产转入到个人退休账户中,保存退休存款。传统的个人退休账户在建立后,针对主体以雇员为主,具有单一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雇员可以为没有收入的配偶缴费,甚至只要是公民,都能够利用个人退休账户存储资金,用于养老。至今,个人退休账户的主体,已经拓展到所有纳税人。在系列性变革后,参保人在个人退休账户中缴费时,必须要提供其劳动证明、收入证明,年龄不超过70.5岁,无论个人是否参与雇佣退休计划,都能够存款。存款的额度,根据年龄、工作情况等进行等级划分。在缴费与分配环节上,个人退休账户有税前、税后两种缴费模式,都能够将税收优惠性凸显出来。最重要的一点,个人退休账户并非等同于一般储蓄账户,其根本目的是向参保人提供退休收入。
(三)美国个人退休账户与新业态的适应情况
就目标对象而言,个人退休账户的目标对象,与新就业形态者的情况具有相似性,体现为包容性,在社保系统中纳入无法参与传统养老保险的人群。在转移接续方面,为个人账户替代传统养老保险,提供了有效的渠道,能够满足非正规就业者在养老方面的需求。就实施环节而言,个人退休账户的灵活性、自主性比较明显,只要提供个人劳动及收入证明即可,并未明确要求劳动关系、合同。此种现象,与新就业形态者的非正规就业特点比较符合。就组织形态方面,个人账户能够适应于企业平台化。新业态背景下,企业呈现出平台化、规模化发展趋势,非正规就业者的合法权益、养老保险需求保障难度较大。个人退休账户,能够吸引个人缴费,为灵活就业者提供社会保险缴纳的新途径。
三、社会养老保险应对就业模式变革的思考
(一)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针对当前新业态背景下的就业模式变革现状,为进一步解决人员参保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思索,提出建议:首先,改革个人账户制度。结合我国变革后的就业模式,对统账结合制度进行分割,分离出个人账户养老金,使其独立出来。在此基础上,建立退休账户制度,此种制度以个人为主,属于个人主导型,通过实名认证的方式,一个人只有一个户头。由此,充分将个人账户的灵活性、自愿性发挥出来,尽可能减少社会养老保险缴纳的阻碍,此种阻碍不仅受碎片化管理影响,也受劳动关系固定影响。其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个人退休账户模式。个人退休账户模式有两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在应对就业模式改革时,可借鉴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个人退休账户对应的税前缴费模式;第二种,是个人退休账户对应的税后缴费模式。在纳税时,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纳税的方式,缓解纳税缴费的压力。最后,促进保费档次的多样化与税率优惠的差别化。确保个人自主、自愿参与养老保险的前提下,设置多档缴费层次,并根据不同的档次制定差别化的税率优惠。完善就业形态个人收入所得税申报制度,通过个人缴税网上申报、编码管理的方式,对其收入状态进行实时性跟踪。
(二)以信息化建设完善全国统一参保平台
在就业模式变革下,就业形态者存在重复参保、断保、停保或是企业逃避参保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社会养老保险在应对变革的就业模式时,可提出以信息化建设完善全国统一参保平台的举措。主导单位为社保和税务部门,建立与新业态发展符合的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体系,并形成档案。第一,构建统一的线上全国参保平台。在该参保平台中,要包含公共服务系统和信息系统,前者保证科学化,后者保证网络化。而且,前者的工作流程、制度,都需要统一,具有相应的标准,对线下服务场所、管理体系或是相关标识等,有明确的规定。在缴费渠道上,也有现代技术的支持,既可通过线下完成缴费,也可通过线上完成缴费。第二,构建统一的个人、企业信息网络平台。该网络平台,能够保留个人的参保记录,参保人可随时登录,输入自己的相关信息验证后,查看参保记录。同时,也能够跟踪企业参保信息,并对参保信息进行公示。进一步增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力度与水平,尽量减少企业因逃避责任而不为职工参保的现象。通过参保信息共享的方式,充分提高政务管理、服务的便捷性。第三,加强对线下社区管理的依托。按照参保归属地的管理原则,要积极与社区管理进行沟通,使参保人及时掌握自己社保经办服务情况。由此,使参保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符合就业模式变革。
(三)以激励参保方式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
就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偏低和参保费用偏少的现象,文章提出要以激励参保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运行的效率。第一,对制度的设计。在设计参保制度时,要突出参保缴费的事实,由灵活性替代固定性,转变固定劳动关系的传统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对缴费的规定。在对参保缴费进行规定时,可突出动态性,以年强制总缴费标准为主,允许参保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月度、季度或是年度的方式,自行缴费,且允许缴费中途断档补交。第三,对账户提取的规定。在对提取账户条件进行规定时,要指出個人退休账户并非储蓄账户,而是退休储蓄账户,可在特定时间或是特定用途上,设置免费提款额度,超过相应额度后,实施惩罚税,用于对养老金可持续的维护。第四,转移接续。以高效便捷的方式,形成资产转移的渠道,资产转移包括个人退休金、企业年金、基本养老金等。第五,缴费年限与降低税率。若参保人自愿延长缴费年限,可适当降低参保人缴纳的税率。第六,自主选择投资组合。参保人在选择投资组合时,除在风险偏好选择政策范围内,个人都可自主选择投资组合。此种情况下,提出的建议是以信托方式,实现对个人养老金的运营。
四、结语
现代社会中,新业态下的就业模式变革日益深入。就新就业形态下的就业人员来说,合理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对于未来养老保障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借鉴,文章分别从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以信息化建设完善全国统一参保平台、以激励参保方式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等方面,归纳社会养老保险应对就业模式变革的思考。期望在本次相关内容的探究下,可以为日后提高新就业形态下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纳水平,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熊滟杰.当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模式改革创新的难点及对策[J].今日财富,2019,23(02):163.
[2]林红珍.论灵活就业模式下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完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1):12-14.
[3]赵乙鸿,高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580(15):78.
[4]李德彬.浅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现状及对策[J].就业与保障,2019,229(11):27-29.
[5]孙小琳.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实困境及纾困之道[J].劳动保障世界,2019,544(24):25-28.
[6]许莉,尹智伶,袁曙.城镇化背景下养老保险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9,22(05):41-47.
[7]王聪,欧阳蕾.去产能背景下新下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反思与应对[J].劳动保障世界,2019,535(15):41-42.
[8]贾坷霏.体面劳动理论下新业态对养老保险提出新的需求[J].劳动保障世界,2020,568(12):49.
[9]宋丹,王婷,王曦平.阜新市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09):23.
[10]盛金辉.试析新形势下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9(11):128.
(作者单位:衡水市社会保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