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2022-05-30张福进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5期
关键词:收入农村居民乡村振兴

张福进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农村居民的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且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成为重要问题。建议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包括: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以就业为突破口、鼓励创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重视扶志宣传、加速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转移净收入、吸引各界力量参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等,以期更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居民;收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应有之义,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可以增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用事实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农村居民收入的现状

(一)农村居民收入数额的比较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31元,同比名义增速为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为3.8%,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但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6倍。从更多年份数据看,依然喜中存忧。

表1是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反映了2013年至2020年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额、增速及对比情况。从表1可以看到农村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且增速高于城镇居民。相应地,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比值在持续下降,说明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不容乐观。

首先,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仍然较大。从直观上看,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长期高于2.5,农村居民的收入落后明显,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社会分配公平感和社会满意度的提升。从国际比较看,美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也存在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但差距并不大,1970~1990年期间,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比大致在1.28~1.33区间,21世纪初为1.17,目前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基本相同;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收入比一度达到了3.13,这点与我国情况类似,我国在2009年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一度高达3.33,日本通过“新农村建设构想”“造村运动”等政策,到1972年就基本实现了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平衡,1975年后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比持续低于1,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村居民;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新村运动”等政策,致力于缩小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比呈下降趋势,至2004年城镇与农村收入几乎持平,之后虽时有扩大,但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比始终未超过2。

其次,不考虑价格因素,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2008年突破1万元,2016年突破2万元,2020年扩大到2.67万元,呈持续扩大趋势且每年扩大的幅度较大。2014~2019年绝对差距扩大的幅度均在1300元以上,其中2017~2019年更是超过1600元。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产生更大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仅为2019年增速的44.3%,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2019年增速的71.9%,导致2020年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增量较小。2021年我国经济强劲复苏,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的冲击减弱,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恢复甚至高于疫情发生前的增速,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的增量可能超过之前,需要相关部门和学者关注和重视。

(二)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的比较分析

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对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产生短期较大影响,为了提高分析的代表性,我们选取2019年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表2是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比较表,反映了2019年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项目、各构成项目的收入差距及占總差距的比例。从表2可以看到城镇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差距18982元,占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总差距的72.1%,说明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工资性收入差距导致的;其次是转移净收入差距和财产净收入差距分别为4265元、4014元,占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总差距的16.2%、15.2%。而经营净收入方面,城镇与农村居民差别不大,农村居民略高于城镇居民。

二、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的原因探析

(一)高工资就业机会少

很多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和距离城镇较远地区的农村,交通、物流、水、电、商业设施、政务服务、医疗服务等产业配套往往不完善,加上吸引不到优质人才,多数企业不愿到农村投资建厂,导致农村少有与城镇同样工资收入的岗位。

(二)第一产业收益率总体偏低

农村居民大多从事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除少数形成特色产业的地区,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第一产业收益率普遍不高,虽然农产品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同时,生产所需的种子、农药、化肥、人力、农机、运输等费用却也在快速增长,甚至增速高于农产品价格增速,且第一产业受市场行情、天气变化影响大,收入不稳定,时常出现亏损。

(三)劳动力质量相对较低

从全国来看,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高技能人才已流动到城镇生活工作,农村居民中的老年人比重相对较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农村中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达到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青壮年劳动力和高技能人才流失与老年人比重较高等因素的作用下,农村人力资本素质平均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质量欠佳。

(四)观念相对落后

部分农村居民的观念较为落后,存在小富即安心态,认为自己过得差不多就可以了,缺乏再发展再进步的意愿,甚至个别居民存在不思进取的心态,“等靠要”思想严重,过“躺平”人生,沉迷于赌博、网络游戏等低级趣味。其次,很多农村居民缺少敢闯敢试的精神和经营思维,不愿承担风险,过度追求安稳,更希望把钱存在银行获取微薄利息,也不愿搜寻合适投资机会搞经营以获取更大财富。另外,不少农村居民更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规划,不愿对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员作人力资本投资,例如接受农业知识培训、学习新技术等,导致家庭的生产能力提升缓慢,甚至停滞。

(五)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近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各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农村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不断改善,但由于历史原因,与城镇相比差距仍较明显,制约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以道路为例,大部分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很多公路的宽度仅为3.5米、4米,会车困难,特别是节假日返乡车辆较多时,拥堵更是常常发生,而且个别路段设计不合理——坡度大、拐弯急,埋下了安全隐患,同时,有些地方“重建轻管”,对农村公路的后期养护不力,开通一段时间以后路面开裂、路基损坏,状况堪忧。

(六)信息差距仍然客观存在

虽然互联网、手机、电脑在农村的广泛普及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但不可否认很多农村居民在信息筛选、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与社会整体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很多农村居民只是被动接受信息,主动通过互联网查找信息较少,同时在辨别、查验信息真伪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部分农村居民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来从事经济活动,比如从事网店、微商、直播营销等,但限于知识、技巧,加之经营理念、基础设施等主客观因素,多以失败而告终。

(七)财产净收入差距较大

从历年统计数据看,农村居民的财产净收入虽有所增长,但绝对额仍然不高,且与城镇居民的财产净收入的绝对差距有逐年扩大之势。以2019年为例,如表2所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财产净收入仅为377元,远低于城镇居民的4391元,两者相差11.6倍之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农村居民的财产净收入增长空间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指标解释,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储蓄性保险净收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从指标解释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财产净收入偏低,固然与农村居民人均拥有的可交由他人支配并获取回报的资产、自然资源等财产相对偏少有关,与体制机制有关,同时不可否认也与部分农村居民的观念、知识等主观因素有关。

(八)转移净收入差距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都重视并加大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但与城镇相比,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支付仍然相对较少,从表2可以看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转移净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3倍,转移净收入已成为导致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指标解释,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其中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災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报销医疗费、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转移性支出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支出以及其他经常转移支出等。从指标解释中可以看到,农村居民的转移净收入低是由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部分因素,如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等,相关部门是可以对其进行人为干预的。

三、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原则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确保各项工作真正服务于农村居民生活改善、真正有利于维护农村居民根本利益、真正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站在历史最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全面领导可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有着强大的执行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可以保证政令畅通,保证各项政策得到真正落地落实见成效。

(二)坚持以自我造血为主、外部输血为辅原则

政府的财政投入和帮助引导、社会的关心支持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不可或缺的,但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来大幅提高收入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约有5.1亿,面对如此庞大规模的人口数量,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是有限的,广大农村居民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自我造血提高收入水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三)坚持精准施策原则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差异性,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机动,不搞“一刀切”,有效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精准施策提高成效。精准施策会提高政策制定和实施难度,需要政策制定者和落实者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进行调研,但毫无疑问这些前期投入会成倍提高政策实施效果,避免政策脱离实际,浪费资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精准施策,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第一次消除绝对贫困,充分证明了精准施策的显著成效。

(四)坚持公平原则

在制定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政策的过程中务必做到公平。一方面各项政策尽量惠及所有地区各种类型的农村居民,力求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重视保障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发展权,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坚决防止侵害农村低收入人群利益的基础上采取专项措施更大幅度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缩小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

(五)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坚决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禁止为了增加收入而上马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将绿色发展贯彻始终,充分认识、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有利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减少医疗支出;绿水青山有利于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美好生态环境带来的愉悦感、幸福感,提升生活品质;绿水青山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但坚持绿色发展绝不是消极被动停止发展,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才智,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六)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原则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等不得、缓不得,必须让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同步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当前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较大,如果持续维持现状,甚至放任差距扩大,势必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提升,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必须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努力在短期内使农村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立足当前的同时,必须做长期谋划,站在农村居民收入可持续提高的角度思考政策举措,避免只顾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为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七)坚持清正廉洁原则

清正廉洁可以有效提高干部在群众中的信服力,有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为确保清正廉洁,一方面需要干部严格自律,坚决抵制各类诱惑,将党纪国法牢记心头;另一方面需要做好他律,包括及时将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纪检监察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教育+检查,做好涉及人财物的重点人员教育工作,在监督检查中,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严厉惩处贪腐行为,坚决杜绝权力寻租。

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

首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泛组织和发动广大党员群众投身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伟大事业中,激发党员群众的热情,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确保各项政策举措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其次党员充分体现先进性,坚决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主动作为,在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上做表率,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带好头做榜样。

(二)以就业为突破口

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让农村居民获得更多的工资性收入。包括鼓励企业到农村投资办厂提供更多相对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提供附近城镇的岗位招聘信息,鼓励有能力的农村居民到城镇就业;为有意愿、有能力再就业的农村老年居民引进或开发适宜的岗位;依托互联网发展具有灵活就业、兼职就业等特征的家政服务岗位和“新就业形态”,如家宴厨师、电商主播、视频剪辑师、微商、民宿房东、网约车驾驶员、配送员等,以满足只有零散工作时间的农村家庭妇女、只有寒暑假时间可以工作的农村大学生以及喜欢这种工作节奏的其他农村居民的就业需求;重视低收入家庭的就业状况,优先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需求。

(三)鼓励创业

积极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到“大众创业”的热潮中,邀请创业导师和农村创业成功人员介绍创业流程、所需的资源,分享注意事项、经验等,使农村居民真正了解创业,提高创业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居民参加较为系统全面的创业培训,提升创业成功率;通过宣传身边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激发创业热情;筛选优质创业项目,向农村居民推介;建立健全创业保险制度,为创业失败带来的亏损提供一定的补助,减少因创业失败造成的经济困难;在行政许可审批、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在财政补贴、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必要倾斜。

(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持续开展农村居民培训,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参训且顺利通过结业考核的农村居民给予一定的误工补贴,以提高参训积极性。农村居民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理论知识培训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科学文化知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经营理念等,使农村居民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了解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况,开拓视野,提升文化素养,转变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职业技能培训包括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种植养殖技术、销售技巧及农村居民增收所需的其他技能,提升农村居民的自我“造血”能力,从根本上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五)重视扶志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公告栏、互联网、短信、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居民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弘揚正能量,提升农村居民的信心和热情,发动农村居民积极投身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热潮;同时严厉打击农村的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曝光懒惰、不思进取、“等靠要”等现象,引导广大农村居民自觉抵制消极观念与负能量,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和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激发增收的内生动力。

(六)加速完善基础设施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改造、升级,为第一产业收益率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创造有利的先行条件。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基础设施管护制度,确保已建成的基础设施持续稳定有效利用,避免闲置浪费、低效运转。力争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农村的人力、产品等资源能够顺畅“走出去”;城镇的消费者、人力、资金、生产资料、服务等资源能够大量“引进来”;优质企业、人才等资源能够长期“留得下”。

(七)提高转移净收入

多措并举尽可能增加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提高转移性收入,包括适当提高农村居民养老待遇、增发各项补助补贴、做好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政策兜底,避免返贫现象发生、引导社会加大对农村的捐赠、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医疗报销水平;同时尽可能减少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出,包括一定程度减免税费和社会保障支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减轻赡养压力等。

(八)吸引各界力量参与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首先,注重吸引优秀人才,特别是吸引懂农业生产或熟悉经营管理的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带动农村居民致富;其次,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三农”的关注和支持,给予“三农”更多资源投入,加快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步伐;同时,引导公益机构组织志愿者到农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农业技术宣传、国家政策宣传、金融知识宣传、法制宣传、助老助残等,使农村居民更新理念、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九)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国内方面,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探索产生了较为成熟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学习,其他地区可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充分借鉴吸收;国外方面,部分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实施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成功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城镇与农村均衡发展,如日本的“造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等,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过程中,一方面务必结合本地实际,切忌盲目照搬照抄、“一刀切”;另一方面也要梳理总结本地的经验教训,本地的经验教训往往更具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强,朱雅玲.要素视角下的人力资本和城乡收入差距[J].现代经济探讨,2021(04):19-32.

[2]何茜.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源的结构分解[J].统计与决策,2020,36(20):76-79.

[3]谭智心.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比较研究——一个被忽略的差距[J].学习与探索,2020(01):131-137.

[4]胡佳,杨运忠.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11):94-99.

[5]何爱平,李清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J].经济纵横,2019(10):16-23.

[6]茶洪旺,明崧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J].中州学刊,2012(06):30-35.

(作者单位:中共资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收入农村居民乡村振兴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消费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入的确认及纳税特点的研究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