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的身份变迁与现代发展
2022-05-30赵霞,杨筱柏
赵霞,杨筱柏
摘要:伴随工业化的推进,传统农耕文化经历了一条从繁盛主流到冲击削弱、重拾自信的曲折发展道路。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自强精神,“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人本精神等价值观契合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需要。传承并创新发展农耕文化需要着重传承农耕文化的价值要义,着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强化现实体验,以农耕文化的复兴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耕文化;乡村振兴;耕读教育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2)03-0021-06
一、从渐行渐远到符号鲜明:新中国成立后农耕文化的身份变迁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建国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历了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乡村改革、乡村振兴四个阶段,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也经历了一条繁盛主流到冲击削弱、重拾自信的曲折发展道路,人们的文化态度也逐渐从文化疏离转向文化认同,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一)大众认同与以农民为主体的主流文化(1949—1966年)
毛泽东同志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他认为中国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善良乐观、吃苦耐劳、知足自安等可贵品质,有伟大的创造力,但由于农民长期从事着分散、低效的小生產活动,小农思想很严重,这与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3]他反复强调“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4]要在思想文化层面对农民进行组织、动员,将农民朴素的能动性改造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敢想、敢说、敢为的大无畏创造精神”。新中国建国后,我们党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塑造新农民,通过宣传下乡、现代文字下乡、令农民成为文艺主角的文艺下乡的“三下乡”文化实践探索,对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进行彻底改造。这一时期的作品注重挖掘传统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核,题材多反映乡村社会翻天覆地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同时,加快改造旧文艺组织,将农民戏班纳入国家计划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到1953年,全国已有电影院783座,流动电影放映队2 254个。[5]全国剧团数量由1950年的1 676个增加到1957年的3 162个,剧场数量增长了2倍多。[6]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激励下,农民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话语中实现了自我组织、自我教育,增强了自主性、自信心、自豪感,被动、怯懦、自卑的文化心态也得到历史性的扭转,乡村社会的“精气神”逐渐凝聚起来,农耕文化地位逐渐被提高,成为寄托着社会主义劳动者美好期许的热土。
(二)二元并存与渐行渐远的文化疏离(1978—2012年)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人口日益外流,乡村社会因空心化而逐渐衰败。城乡文化交流为乡村社会带来现代化的体验,但由于城市文化极力彰显自身“先进、文明”的价值指引,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观进行强势改造,且市场经济追逐利益,持续挤压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空间,人们日渐表现出对其渐行渐远的文化态度,致使其“遭遇断崖式塌陷,灭顶式沉没,到了需要抢救性发掘、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最危急关头”。[7]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农耕文化资源载体日益消亡。城市化、工业化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机械力替代传统人力畜力成为趋势,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作业的新时代,使得传统农业器具的制造工艺也日渐被人们淡忘。同时,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工业和城镇转移,自然村落开始空心化、荒芜化,部分传统建筑因疏于保护而遭到损坏。有研究表明,2010年前我国传统村落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8]二是传统农耕文化艺术形式逐渐消亡。当时,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选择到城市谋生或追求梦想,他们有着强烈的文化需求,被城市文化和现代化生活所吸引,从而转向城市文化认同,主要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随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戏曲山歌、民俗技艺等传统农耕文化的内容、形式无法满足农民日渐丰富的文化需要。同时,当时乡村社会的主要居民多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由于后继无人,秧歌队、皮影班、舞狮舞龙队等传统农耕文化团体也逐步解散。三是传统农耕文化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失去普遍认同。这一时期,消费主义瓦解传统乡村互助关系,“顺天时、量地利、应人心”的农业哲学思想以及传统“有机农业”智慧被快捷高效的化学农业代替,乡村生态平衡日益遭到破坏。同时,由于青壮年农民日渐远离乡村居所到城市谋生,传统宗族、血缘亲情等伦理约束的力量不再,乡规民约的约束和监督日趋式微,以乡土为纽带的农耕文化形落神散,活力锐减。
(三)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的文化自信(2012年至今)
“从生态上说,城市与农村是一个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谁能离开而独立生存下来的话,是农村不是城市。”[9]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农耕文化遗产不是关于过去的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因此,应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和需要对传统农耕文化进行价值重建,并将其作为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一是“记得住乡愁”的文化守望。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着力塑造新时代乡村社会的价值秩序,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要让城镇化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定: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或文件,对农耕文化的活态文物强化保护,着力保护共有的自然风景、历史文物和公共空间,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10]构筑开放、共同、群体的乡愁。在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全国各地自上而下加大了对农耕文化非遗资源的保护力度,对濒危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记录,对反映农耕文化的代表实物如木雕、石雕、匾额等乡村文化遗产展开普查统计,并建成一批农村非遗传习基地和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二是“培育新乡贤”的文化反哺。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11]此后几年,党和政府开始积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乡贤文化。”[12]从文化主体上说,新乡贤即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他们德高望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乡村治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乡村现代治理的推动者和农耕文化的传承者。[13]伴随着对新乡贤文化的弘扬,全国各地成立了乡贤理事会、乡贤参事会、乡贤工作室、乡间党外民间工作室等“新乡贤组织”,吸引了一大批“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人士”[14]回归故土、反哺桑梓,转变成为乡村振兴重要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支撑。三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兴盛之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立足传统农耕文化的丰富资源,提出“充分发挥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组织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强化文明实践功能,推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15]十九大以来,党和政府着力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让农耕文明展现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2018年,我国为农民专门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让传统农耕文化更加具有仪式感和符号化。如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传承农耕文明的新载体,农耕时代的乡贤文化、家风家训、乡规民约等融入到当代乡村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耕读传家”“邻里和睦”“忠恕孝悌廉”等传统理念经批判吸收成为塑造新时代家风和新型农民精神世界的有益元素。
二、传统农耕文化的价值要义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16]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魅力和风采,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助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契合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的精神和价值,揭示的是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状态,是传统农业生产、渔猎生产、林业生产的基本要求,是人类生活可持续性的根本保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指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在利用自然物质时应该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农事活动必须顺应时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合有序。在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体现为自觉遵守物侯规律,留下许多农谚,如“小麦种迟没头,菜籽种早没油”“种子隔年留”“谷雨下种”“芒种插秧”“清明前茶”“水疏而治”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用养结合”的方式实现“地力常新壮”的传统农耕文化精髓。
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模式进一步被植入农业领域、农业社会,现代农业创造了增长奇迹,但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垦殖也导致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发,也产生了白色污染、养殖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生态顽疾,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重要价值原则。我们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构建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自强精神契合乡村振兴的品格需要
“天道酬勤”是指每个人付出的勤奋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力耕不欺”是指每个人都要努力躬耕以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现实不会欺骗每一个勤奋努力的人。我们的祖先由于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基本靠天吃饭,为了改善生活水平,求得更好的生存环境,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才能生存下来并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衍生出“一日不耕则一日不食”“业精于勤,荒于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生活态度,并最终发展为中华儿女的精神风骨,培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与民族性格。
在历史场合中,“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表达,驱动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坎坷,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仍是需要发扬光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面临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困难,例如村级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足,留守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要求,移风易俗工作需要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依然存在去农村化、类城市化的创建方式,[17]这就需要借鉴“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信念,以坚定执着的信心、坚忍不拔的干劲、久久为功的耐力,锲而不舍,持续推进。
(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契合乡村振兴的合作需要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凝聚乡情、和睦邻里、守望相助的通俗语言,体现出了共商共建、共享共担、共赢共富的精神实质。在传统农业中,由于自然和時势总是瞬息万变,不能时时保证丰衣足食,这就使得生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了幸福感和稳定感。我们古代先民意识到邻里之间只有互相帮助、紧密合作,才能获得有质量的生存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生存理性以及由于血缘地缘所形成的习俗型信任关系,逐渐形成了“隔竹每呼皆得应,二心亲熟更如何”的邻里关系和“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的淳朴乡风,[18]成为时刻影响农民所思、所想、所为、所盼的基本行为规范,最终形成建立在彼此熟悉、互相信任、团结互助基础上的乡村命运共同体。
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就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领会传统农耕文化“守望相助”的精神实质,以共享发展为遵循,通过多种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以共商共建、共享共担实现共赢共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调研时强调“鼓励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探索更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19]农民合作社是乡村重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体现的是新时代的邻里帮扶,其中既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传统互助精神,也遵循着“合作互助、利益交换、公正法治”的现代相助精神。[20]这种农民抱团“合作”的形式能够以规模化流转、规模化服务实现规模化经营,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为乡村振兴赋能。[21]
(四)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人本精神契合乡村振兴的责任需要
中华民族素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承。耕是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读是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的最有效方式。“耕读并举”是“耕”与“读”在精神上的高度结合,体现了农耕文化以劳动养体、自然养性、文化养心的和谐理念。“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等家训都劝勉后世子孙勤劳耕作、读书上进,以“子孙相约事耕耘”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践行忠孝仁义、坚守读书人气节、报国入世等人生抱负,体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对中国的农业、宗法制度、民族整体价值观及文化艺术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村振兴是乡风文明的整体复兴,需要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而孕育乡风文明的重要资源离不开耕读教育。习近平强调: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22]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同年,《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完善耕读教育体系。耕读教育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必由之路,重塑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美德,“以耕养读”“以读馈耕”,一方面能够引导更多人尤其是当代青年人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让他们在学习乡土文化中学农、爱农、为农,成为乡村未来的引导者和缔造者,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人才力量。另一方面人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以劳育德,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水平,陶冶道德情操,做贤达的、有知识有情怀的新时代公民,树立起实现乡村振兴所必须的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三、强化文化体验,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保护和发展传统农耕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3]我们要保护其文化特质,延续其文化理念,传承其文化精髓,这就需要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通过多种手段,把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转化为大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文化存在,强化大众的文化体验,从而让璀璨的农耕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鲜活的基因。
1.探寻农耕文化优秀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现实路径。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底蕴。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价值理念,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最真切的解读。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人文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充分吸纳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美学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乡贤、身边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的教育引导作用,推进家规家训和家风建设,建设新的村规民约,深入推进乡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新时代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自上而下营造传承保护农耕文化的社会氛围。传承保护好农耕文化,离不开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高度认同。需要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大格局”保护和活态化传承的宣传机制,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要将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站在历史的高度向全社会宣传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意义,用发展的眼光系统阐释农耕文化的价值意涵和当代需要,使人们对农耕文化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好奇,凝聚起大众传承保护的文化自觉。要对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开展系统的调查摸底,造册登记并评价征集,或集中馆藏与展示,或编辑成书出版发行,以国家和政府行为唤起民众的再认识。同时,在学校层面鼓励将耕读教育与实践教育教学相结合,把农史知识教育、农业生产教育等融入校本课程中,让青少年在体验农事、共话农桑、欢庆丰收的劳动实践中体悟农耕文化理念,涵养起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3.以“数字化”手段扩大农耕文化的影响力和受众面。根据《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非遗传承人、手工艺店铺多集中在乡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达6329岁。[24]他们由于年龄偏大,使用现代化数字技术的主动性和熟练度都不尽人如意,使得农耕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这就需要我们集聚农耕文化资源、特色产品等,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宽农耕文化推广传播的渠道。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对外宣传非遗产品,联合网络媒体打造 “非遗云探店”“非遗直播带货”等活动,通过直播教学、观众互动,让农耕文化的技艺特点、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精准触达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民众。同时,努力搭建以农耕文化传播为重点的信息交流平台,建好特色网站、微信公众号,为社会公众接触农耕文化资源与信息提供便利。例如,开辟“云上展厅”,利用VR技术构建融合现实与虚拟的农耕时代场景,为民众带来丰富文化体验。
4.将农耕哲学理念和方法体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現代化规划的通知》指出,要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农业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这就需要拓展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传承、弘扬、传播和谐共生的农耕文化、多予少取的生态文化,坚持人与自然辩证融合的哲学思维,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稻田养鱼、稻鸭共生、桑基鱼塘、农林复合等农耕生产技术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中,通过种养结合、精耕细作等集约化手段,实现减排增汇,提高农村水土效用、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增强自然乡村对民众的吸引力。
5.推进农耕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文旅结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捷径”,我们要将传统村落、自然山水、现代农业等乡村景观融入民俗活动、传统节庆、农耕技艺等文化形式,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让人们在文化体验中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注重农村的新时代文化,使传统农耕文化与乡村产业兴旺有机结合、协同发展。例如,湖南省邵阳市借助“六月六山歌节”探索旅游观光和农耕文化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将摇摇舞、吹芦笙、侗族大歌和打糍粑等农耕民俗展现给游客,打造上排梯田景观、十里长寨等苗侗历史人文景观,改造侗寨、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25]当地乡村经济和人文环境在文旅结合的思路下日益兴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0.
[3]李炼石.乡村文化如何振兴——毛泽东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J].2020(5):63-69.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2.
[5]廖义军.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种形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85-88.
[6]国家统计局.伟大的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83.
[7]刘奇.传统农耕文化遭遇断崖式沉没 “为往圣继绝学”成当务之急[J].中国发展观察,2018(4):62-63.
[8]胡彬彬.我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现状与保护思考[N].光明日报,2012-01-15.
[9]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6.
[1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
[11]關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5-02-02.
[12]严红枫.培育与核心价值观契合的新乡贤文化[N].光明日报,2015-05-22.
[13]吴学安.弘扬“新乡贤”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N].北京青年报,2021-03-04.
[14]胡鹏辉,高继波.新乡贤: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0-29,144-145.
[15]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N].中国文化报,2021-06-03.
[16]汪晓东.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06-03.
[17] 刘建荣.“天人合一”思想的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24.
[18]曹东勃,宋锐.农耕文化:乡村振兴的伦理本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3):144-152.
[19]陈俊,孟含琪.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现代农业“打开方式”新观察[N].新民晚报,2021-12-21.
[20]吴春梅,张梅梅.乡村振兴背景下守望相助美德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5):53-60.
[21] 孙秀岭.让“农民合作”为乡村振兴赋能[N].大众日报,2020-07-23.
[22]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05-606.
[23] 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21-125.
[24]王春萌.让乡村非遗资源“活”起来[N].大众日报,2022-03-29.
[25]王跃文.传承发展农耕文明 文化助推乡村振兴[N].湖南日报,2020-11-21.
责任编辑:李金霞
The Identity Change and Modern Development of Farming Culture
——Analysis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Zhao Xia1, Yang Xiaobai2
(1.School of Marxism,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4, China;
2.Trade Union Committe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has experienced a tortuous development path from the prosperous mainstream to the impact weakening and then regaining self-confidenc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contains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Tao follows the laws of natur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self-improvement spirit of "God rewards diligent work, hard work does not deceive", the mutual aid spirit of "make friends and help each other",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farming and reading heirs, poetry and book succession". These values are in line with the spiritual needs of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o inherit and creatively develop the farming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inheriting the value of farming culture, make effort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arming 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strengthen the realistic experience, and help to realiz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the revival of farming culture.
Key words:farming 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farming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