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码认同范式突破与传播模式创新
2022-05-30沈静,韩雨坤,胡姿娆
沈静,韩雨坤,胡姿娆
摘要:系列纪录片《人生一串》的“烟火气”审美打破了以往美食符码认同范式,在空间层面表现为烟火人间的他者化,在视听层面表现为平民语态的具象化,在意境层面表现为日常情态的景观化。《人生一串》采取平实化叙事与独特的视角,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建构了后“舌尖”时代崭新的符码认同。《人生一串》秉持新媒体运营理念,采取独播与定制的一元传播模式、巨量反馈与互动的弹幕形态、引发话题与热度的跨平台运作,实现了传播模式的创新。《人生一串》为我国后续纪录片创作带来一定的创新启示。
关键词:系列纪录片;《人生一串》;符码认同;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2)03-0027-05
《人生一串》是一部由旗帜传媒和哔哩哔哩公司共同出品的美食类系列纪录片,该片以中国街头美食“烧烤”为切入点,探寻隐藏在市井之中的烧烤美食文化与人情趣味,哔哩哔哩网站(也称为“B站”)18亿的播放量见证了该纪录片非同一般的影响力。《人生一串》没有刻意追求“舌尖”式的精致画面感,转而将“人”的感官体验与情感捕捉放在节目取材的首位,以烧烤这一粗粝的街头美食为引,以平实化叙事展现普通大众的烟火气质与生活底色。该片于哔哩哔哩网站独播两季,高质量弹幕使观众互动亦成为节目亮点,《人生一串》看似漫不经心的烧烤题材纪录片,凭借其平实化的叙事与烟火气的审美成为近年来最抚慰人心的美食纪录片之一。
一、突破既有符码认同范式:“烟火气”审美
(一)空间层面:烟火人间的他者化
《人生一串》在第一集开篇就已经建构出烧烤摊所处的特定环境:街头巷尾和市井里弄。在这样的空间视角观众不仅沉浸在镜头的视觉中,也逐渐被店主与烧烤、食客们与烧烤、店主与食客以及食客之间所呈现的微妙社会关系所打动。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曾在《空间的生产》中将空间分为三种: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他认为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社会空间正是通过三元空间生产理论实现从物质性到社会性的转化[1]。《人生一串》的镜头仿佛就存在于食客之间,毫不贪心地将场景固定在烟熏火燎的烧烤摊前,无论是阿宋那间怀旧风格的小店,还是月牙山烧烤别有情质的小凉棚,单纯的物质空间聚焦节目视野,专注于描摹令人垂涎的各类烧烤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故事。松光电影院门前老太太烧烤的老客们聚了又散,那群约在商老三店里的大人们仿佛还是扬州中学的学生,《人生一串》营造了一个超越屏幕隔绝的精神空间,用镜头带来的真实感让每一位观众都随着店主讲述的烧烤系人生哲学而回归于煙火人间。宝子的父亲亲手为他打造的烤炉已裹上厚厚的油泥,阿龙烧烤的跃进小虎还在福州各地奔袭,镜头的温度没有被地域阻隔,而是跨越时空记录着每一个与烧烤百般纠缠的故事和纵然辛苦却不失可爱的人间百态。就如第一集的解说词中说到:“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人生一串》以他者视角参与到“烧烤江湖”这一社会空间的生产中来,将烧烤摊老板、食客和观众的情感串联,片中的“烧烤”为观众呈现了中国的“深夜食堂”,而更被观众深深感知的是热火朝天的市井精神和张扬洒脱的江湖氛围。
(二)视听层面:平民语态的具象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大型电视纪录片在美学上向精英纪录片的人文思考性和大众纪录片的平民语态靠拢,这种转型促进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使观众对纪录片不再是仰望的姿态,而是一种平视、极具交流感的对话模式。平民语态影响下的视听语言以通俗易懂的拍摄内容与呈现方式更能将烧烤细节与市井百态具象化。
“《舌尖》系列是美食纪录片的标杆,如果说把《舌尖》比作文人的工笔画,那《人生一串》就是在街上买的小人书,可能很粗糙,但是很精彩,这是我们的特色。”[2]《人生一串》将镜头对准了在火炉上不停翻转的烤串和食客口腔内美味爆裂的瞬间,蹿腾的火苗、烤架上滋滋冒油的羊腰、酥酥脆脆的烤蚕蛹、汁水横流的生蚝、粗盐下等待变熟的烤肉……大量的特写镜头将每一个令人垂涎的画面描摹到极致,看似随意的拍摄手法却不放过任何食物加工的细节和食客的绝妙反应,尤其是镜头的剪辑风格毫不拖沓,快闪镜头的运用又营造出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还原最真实的烧烤工艺以及油盐辣椒包裹下烧烤摊老板与食客对于美味的极致追求。
文案是纪录片的基础与灵魂,是节目主题与价值取向的直接表达。除了同期声与配乐的巧妙运用,由总导演陈英杰负责录制的画外音成为《人生一串》的一大亮点,接地气又不失幽默的“百万年薪文案”成为该片给予B站观众“心灵暴击”的法宝。“相比于涮脑花,烤脑花有更浓烈丰富的口感,吃进嘴里,首先感受到表皮的微脆,进一步才是香嫩软糯,像是不断在提醒你,你现在吃的是脑子”,这段对于暗黑食材——脑花的描述激发了观众诡异的好奇心,让人“害怕但忍不住想要品尝”。除此之外,善用拟人和第三人称的文案创作带来丰富的画面感与代入感,“也许你记不得曾经吃过的烧烤摊,也许你所在的城市也在发生巨变,但多年以后你仍记得的还是那份熟悉的味道和陪你吃烧烤的那个人”,“吹着小风,畅游天地,吃中草药,喝矿泉水,还跑步健身,这便是宁夏滩羊的幸福生活”。《人生一串》的文案摆脱了纪录片作品一贯冷静严肃、字正腔圆、有理有情的官方气质,符合观众审美情趣充满烟火气息和人生阅历的文案经由陈导慵懒的烟嗓演绎带给观众会心一击,撩拨起各种关于烧烤美食与人生意趣的想象。
(三)意境层面:日常情态的景观化
当前都市生活紧张高速,观众的审美水平与艺术鉴赏能力逐步提升,消费主义引诱与猎奇心理窥探的老一套“电视准则”已不再灵验,正如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所阐释的那样:“现代社会中生产条件已经完备,社会生活展现为媒介景观的庞大堆积。现实存在的一切都被转化为不同的表象。”[3]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变得景观化,而如今的影像生产者却常常将超脱观众想象的视听奇观搬上荧屏,这势必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具体到电视纪录片的生产来看则需要构建能满足观众审美与心理需求的影像景观,在日常情态的基础上更加景观化。不是只有英雄才能出现在镜头下,顺应人性才是最自然的纪录。《人生一串》将观众的日常生活搬上台面,并赋予其象征意义。昏暗的街灯、被烟气熏黑的烤炉、穿着睡衣下楼吃串的女孩、三五好友小聚、卧在主人脚边打哈欠的小黄狗……烧烤并不是国人的日常饮食,但烧烤摊却始终是夜宵饮食文化的标志,是人们在结束一天的奔波劳累后找回本真生活的去处。日常情态通过剪辑、配乐与旁白等影像化表达被重新景观化,在视觉体验越来越被看重的景观世界,这种“凝视”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观众对于现实生活的感知和实践,使现实中疲乏的观众通过视觉和心理补偿达到疗伤的效果。
《人生一串》中没有宏伟叙事和骤然煽情,摊位空间在缓慢的语调和氤氲的灯光中被重新建构。建水“豆腐西施”李碧结束北漂生活重新坐回烤炉前,阿龙的流动烧烤摊在都市的夹缝中继续寻找着新的落脚点,茄子妹和生蚝哥的生活伴随儿子的降生更加充满奔头,当窗外飘雪,街面上人气消散,孙大爷的无名小店却仍烧起热热的暖炉为奔波生机的人们提供片刻温存。没有粉饰现实,更没有唱衰生活,《人生一串》通过把滚滚红尘中的柴米油盐和嬉笑怒骂重新景观化来提醒观众不要忘记生活,要更加热爱这拼命活着的热辣人生。
二、建构新的符码认同:平实叙事与独特视角
(一)饮食符码贯穿“人”的主线
纪录片创作,实际上还是做“人”的艺术。我国纪录片的迅速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最初纪录片题材多涉及国家历史文化与文物遗产,叙事风格宏大严肃,制作精美,帧帧考究,经过长期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纪录片的形式逐渐多元化,观众的需求与兴趣点成为选取纪录片题材的重要参考,由宏大叙事主导的纪录片行业开始向轻松化的现实生活题材转向。
《人生一串》始终围绕“烧烤”这一线索展开叙述,放在火架上烟熏火燎、滋滋冒油的虽然是让人食指大动的美食,但创作团队没有仅盯着食物和制作食物的技艺本身,而是将视线放在了“人”的身上。人是历史文化与情感记忆的创造者与推动者,最能使观众与之共情的也是人的故事与情感。坚守在长沙20世纪70年代的老小区里烧小菜的父与子、心甘情愿被茄子妹“拐走”的生蚝哥、“小树林烧烤”专注于烧干子的长毛和他的传承人——女婿小马,还有那群青春少年时就与烧烤摊结缘的忠实食客,《人生一串》不仅记录着烧烤的焦香与辛辣,还有关于青春记忆、关于情谊和传承的人间真情。摄像指导彭源在采访中谈到:“我们想让人们觉得它好像就是‘我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或者是‘我正在发生的事”。《人生一串》在打动观众食欲的同时尽可能展现个体人物,并融入故事叙事,将朴实平凡的人生况味交代给“一顿烧烤”,进而在屏内屏外产生情感共鸣。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4]以个体为旨归、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细腻把握美食地图中的“人”增添了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后“舌尖”时代的美食纪录片佳作的立身之本。
(二)独特视点呈现饮食记忆符码
《舌尖》系列的火爆成功点燃了国内纪录片人关于美食题材的创作激情,各电视台和制作单位争相出品以美食为主要选题,致力于展现我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的纪录片作品,但一味地模仿也使得美食纪录片市场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如何挣脱“舌尖式美学”,打造出独树一帜的美食纪录片作品,成为纪录片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部纪录片的选材和角度直接影响着这部纪录片的气质,选择独特的视点可以将时代气息、生活氛围和人物心态风格化地表现出来。《人生一串》总导演陈英杰将烧烤作为切入点,以平视的视角贴近生活,串联起中国各地烧烤摊上充满小欢喜、小智慧和小风险的人间百态。烤制食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之首”的伏羲,《后汉书·窦固》中也提到“羌炙”的烹饪方法。烧烤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是它包含的物质的原味及粗鄙化即食效果中对惯常饮食的反叛,它另一面则受到人类远祖在渔猎时代的饮食记忆符码的认同[5]。烧烤这一暗夜美食既具有原始饮食符码意味,又饱含人类感性记忆的食物被呈上荧屏,从“小视角”来发掘烧烤平凡样子下的深意。《人生一串》的拍摄主体立足于俗世生活中,沉浸在茶米油盐氛围中的市民在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流露出最真实自然的情感,展现出小城夜晚里烧烤摊上的市井风貌,在这样的镜头下,富有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态度是可以被感知的,它有着合适的温度与趣味。
三、新媒体运营理念:传播模式创新
(一)一元传播:独播与定制
一部纪录片对于播出平台的选择关系到它将以怎样的方式与观众见面,决定权在出品公司。随着制作方版权意识的增强,近几年的影视作品更倾向于选择网络平台独播的形式以满足视频网站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市场需求,同时尽可能地将点击量记录于同一站点,加大作品“大爆”的筹码。新媒体纪录片《人生一串》由旗帜传媒与哔哩哔哩公司联合出品,并在B站独家播出。B站作为国内最大的年轻人文化社区,以其独特的“二次元”与“宅”文化吸引了数量庞大的活跃用户资源,这成为B站作为《人生一串》独播平台的最大资本,而相应的B站也为该片做足了宣发,《人生一串》两季以来一直是B站开屏广告和首页推广的常客。
一元化传播营销的重点就是独播与定制。B站作为主打二次元和宅文化的视频社区,月活跃用户量达1.3亿,大会员(成为大会员需要充值)数量近800万,《人生一串》作为付费内容瞄准的正是B站大会员这一忠实粉丝群体,他们对B站提供的内容质量表现出不同于普通会员的信任度,优质的视频内容与主人翁意識从某种意义上使大会员成为B站的“野生代言人”,也正是他们为《人生一串》系列贡献了1.8亿播放量,B站的点击量统计堪称所有新媒体视频播放平台里最为严格的,在此基础上获得的1.8亿播放量使得该片在B站的独播吸引了更多大会员的加入。可以说,纪录片《人生一串》根据其年轻目标受众与美食主题来选择用户匹配度高的渠道进行独家播放是旗帜传媒与哔哩哔哩的一次双赢合作,一元传播也将成为新媒体纪录片营销的主流。
(二)弹幕:反馈与互动
B站是国内最早的视频弹幕网站,要想获得在视频中发弹幕的权利则需要通过专门的答题,“成绩”合格方可注册会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入会门槛,也是使得B站的弹幕质量成为各视频平台之最的原因之一。弹幕是指悬浮在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为用户创造了一个群体共在的观看空间,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个完整的参与平台,发动、鼓励、支撑着大量的亚文化族群参与者一起进行二次创作[6],即便是观众单独观看影片,也可以通过弹幕和其他观众互动交流,获得陪伴式的观看体验。打开《人生一串》的视频,数以万计的彩色弹幕横扫屏幕,与纪录片内容高度呼应,当解说词里说到:“如今供肉的义务,已经由老牛交给了小牛”暗示烤肉的原材料由老牛肉换成嫩牛肉,弹幕中网友的脑洞则另辟蹊径:这就是父债子偿?更有“热心网友”化身计数君,统计着各个省份或地区烧烤摊被提到的次数——“东北11杀”“四川3杀”。每当一季结束时,陈导充满江湖气的画外音“招待不周,但愿交情不浅,大家多多担待”再次响起,此时只有满屏的“多谢款待”刷过,溢满屏幕的是观众与纪录片之间让人会心一笑的默契与浓浓不舍。
人的本質在于社会性,如果将文化看作人的社会行动,文化正是以开放的方式构建社会关系[7]。在弹幕所组成的屏幕空间里文本的解读者以用户的身份参与到文本的二次创作中,《人生一串》正是通过这种新型社交方式加深与观众的情感连接,在弹幕世界里没有身份、财富、地域的区隔,每位观众都化身为流连在烧烤摊上的资深老饕,渴望在满屏的烟火气里寻找到美食和心灵的慰藉。
(三)跨平台运作:话题与热度
传统纪录片的新媒体推广多是“微博为主,其他为辅”进行自上而下的宣传,然而随着微博场内杂音与回声越来越多,将宣传重心放在微博的宣传策略已不适应当前的新媒体环境,在各个社交平台进行同时发散式的话题营销以增加作品热度已成为新媒体时代影像作品更青睐的营销方式之一。#人生一串#超级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已超过2 500万,相关话题在知乎收获1 270条提问(仅问题),超过12万人在豆瓣给《人生一串》做出评价,平均8.7分……这些数据在如今体量动辄上亿的新媒体时代并不起眼,但《人生一串》正是通过借势各个社交平台的话题互动与口碑传播才使得这部低成本、小制作的新媒体纪录片成功出圈,加之后期在广东卫视的上星播出,更加夯实了观众基础,助力其在B站的累计播放量突破1.8亿。
除此之外,《人生一串》还在上海开了官方授权体验店,菜品上尽可能还原了纪录片中出现的各地烧烤美食,并与B站展开深入合作,通过官方B站号推出新菜品,每位到店食客不仅可以获得带有B站标识的打卡徽章,还可以免费获得一人次的B站大会员权限(一个月)。线上的观众成为体验店的食客,当香气四溢的烤串端上桌的那刻,谁不想拍照发个朋友圈打卡呢?可以说,纪录片《人生一串》正在试着与B站携手将“人生一串”打造成美食品牌,并通过跨平台的口碑营销维持话题热度与开办线下体验店进一步开发其商业价值,这也将为新媒体纪录片行业提供新的营销范本。
由是观之,《人生一串》通过独播与定制引领了一种新媒体纪录片营销方向,以反馈与互动为特征的弹幕则带来用户参与文本的二次创作,而跨平台运作所引发的话题与热度,使得小成本制作的新媒体纪录片成功出圈。 这些正是《人生一串》在新媒体时代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结束语
《人生一串》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烧烤美食的细节合理放大,观众收获的不仅是关于美食的审美体验,他们同样在市井里弄的烧烤一隅里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没有炫技式的镜头语言,也不再追求阳春白雪式的宏大主题,《人生一串》系列将镜头对准了在街头巷尾“撸串”的饮食男女,通过朴实纯粹的纪录风格将人间烟火气收录进短短两季共12集的影像作品,避免观众陷入舌尖式审美疲劳。尽管从专业角度看在镜头运用与整体节奏方面还存在进步空间,但作为近几年最受欢迎的美食纪录片之一,《人生一串》以其对“烟火气”的独到理解与画面的成功传递俘获了观众的喜爱,也为接下来国内美食类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一定的创新启示。
参考文献:
[1]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社会学研究,2010(5):167-191.
[2]何苗,成宇迪.烟火浸染的尘世百味 对话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摄影指导彭源、徐天淳[J].数码影像时代,2017(6):91-97.
[3]邓凤仪,邓海荣.影像景观与文化共享: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范式的新选择[J].中国电视,2020(3):82-86.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5]王玉珏.《人生一串》:网络自制专题片的成功因素分析[J].戏剧之家,2019(24):96-97.
[6]付晶晶.新媒体时代的弹幕文化现象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16.
[7]萧俊明.文化与社会行动——韦伯文化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0(1):43-51.
责任编辑:艾岚
Breakthrough of Code Identity Paradigm and Innovation of Communication Model
Shen Jing, Han Yukun, Hu Zirao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ebei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Abstract:The "worldly" aesthetic of the documentary "The Story of Chuaner" has broken the previous paradigm of food code identity, showing the otherness of pyrotechnic world in the space level, the figuration of common people's voice in the audio-visual level, and the landscape of daily modality i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level. This series of documentaries adopt plain narration and unique perspective, which highlights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people" and constructs a brand-new code identity in the post-"tip of the tongue" era. The documentaries adhere to the new media operation concept, adopt the unitary communication mode of solo broadcasting and customization, the barrage form of massive feedback and interaction, and the cross-platform operation that causes topics and heat, thus realizing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cation mode. "The Story of Chuaner" brings some innovative enlightenment to the follow-up documentary creation in China.
Key words:a series of documentaries; "The Story of Chuaner"; code identity; communication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