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想与想象

2022-05-30郝芳张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刺秦王突转变故

郝芳 张娟

作为高考中的基本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两类:横式与纵式。纵式结构一般可看作承接、递进式结构,由某个主体事件的发展或某个人的成长经历作为主线,文章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与结局,换句话说,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考生须运用好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方法,写好情节,突出重点。当然,不是所有文章都要将来因去果交代明白,有的针对社会问题,无须多言;有的让人窥一斑而见全豹,留下想象空间。无论怎样,言之成理即可,关键是要既符合逻辑又重点突出。只要情节设计符合常情,就符合逻辑;善于运用多种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可以重点突出。具体来说,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理清因果,让情节顺理成章

任何事件的发生过程都离不开因果关系,即使有些原因极其偶然,但无风不起浪,无因有果只存在于想象中,情节安排令人信服的根本还在于因果关系的顺理成章。比如讲述《荆轲刺秦王》这个事件,我们如果按照这样的情节讲述:荆轲受太子丹大恩,所以提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刺秦王未遂,舍生取义。这里就会有相当多的漏洞:①太子丹为何如此不遗余力?②刺秦王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有什么准备?③秦王当时拥百万雄师,虎视六国,岂能那么容易接近?④荆轲已然抛开众臣,与秦王面对面,又为何没有成功?只有将这种种疑团理顺,我们在讲述故事情节时才能自然如行云流水,而不是刻意为之。这里必须运用好联想,理清因果,理顺思路。

2.关键处浓墨重彩,让读者尽享酣畅

仍以《荆轲刺秦王》为例,易水悲歌,秦庭斗智,前人尽述,不再赘言。仅说樊於期自刎一节。其实,在当时情况下,樊於期之死倒不失为一种上策:不死,在无力保护燕国的情况下,还为朋友带来祸患,这是一位“士”难以接受的。但关键是怎么死,太子丹不忍杀,荆轲刺杀也不像话,派人刺杀更是下作。所以,樊於期自杀,就令人感叹了。荆轲先正言晓以厉害,“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而后明确告之,“愿得将军之首献秦王……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樊於期先仰天太息流涕(真性情),而后“偏袒扼腕而进曰……遂自刎”。大丈夫快意恩仇,痛快淋漓,令人无限感佩。而荆轲能让如此一位壮士甘心献身,其人格魅力更是毋庸讳言。关键在于这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描写是密谋,谁见着了?哪个史官能录其言行?所以,在紧要处发挥想象,其时其地以其人个性必如此做,这也不失为信史。

3.运用刺激或变故,造成情节上的突转

人在常态中基本都是理性与平淡的,即使疏狂者也是其一贯的状态。只有当突然有了某种重大的变故或心智受了强烈的刺激,才会激发出生命的另一面。而善于叙事者,往往娴熟地运用这种刺激或变故,造成情节上的突转。比如说林冲,如若没有高衙内调戏妻子,高俅一步歹似一步的陷害,他是断不会上梁山的。而以徐庶的才华,如果没有曹操囚其母,就显不出他面临亲情大事时较孔明之心乱计短的缺点。但是,这种突转雖使人性彰显得淋漓尽致(无论美丑),但必须是其性格使然。以徐庶之智,怎会轻易上当?皆因母子情深,急则不及致详,亲则关心者乱。

猜你喜欢

刺秦王突转变故
《项链》教学内容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