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抒情议论要得当

2022-05-30刘智俊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苦旅无疆余秋雨

刘智俊

秋雨,秋意般的凄凉。(此句是对秋雨的阐释还是读余秋雨作品的感受?语意不明确。)他的血液里涌动着原始的荒凉,犹如艾略特的《荒原》一样。但是,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的碰撞,在那莽莽历史的原野上,他踽踽独行在一条杳无人烟的古道上。秋雨是孤独的,他纵览几千年文明,却无法化解几千年以来文明的冲突与纠结。他是古道西风中的一匹羸弱的瘦马,用自己的脚印记载着一段段旅程。当年,顾炎武在大彻大悟后,淡淡地说:“仲尼,一旅人也。”那么,秋雨又何尝不是一位寂寞的旅人呢?(抒情过于堆砌辞藻,议论分析过于简略。)

行者无疆,他围着世界上残留的惨淡文明打转。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他挽留着罗马假日的余晖,却点燃了亚平宁的精神圣火。苍凉,寂寞,執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练。他乞讨着北欧美丽的神话,却畏惧地躲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此段内容让人看不明白,中心不突出,语意不明确。就抒情来说,无可说之情;就议论来说,无可立之论。)

再看看他在中国走过的那段文化苦旅吧。我最受感动的是他对莫高窟深深的伤痕情结。涓涓秀字间隐藏着五千年文明遭遇的野蛮,在那段颓废的近代史面前,他无语,无奈。我沉醉于他对历史文化独特的解读,载着满车的沉重在那广袤的天地间,寻找回家的路,仿佛茫茫宇宙间的一个痴儿,躲在残败不堪的一隅低声啜泣。(本段所要抒发的感情不集中,内容零散,有滥发抒情和议论之嫌。)

——一考生《品读秋雨》

问题剖析

这篇作文其实是就余秋雨的作品进行品读后写的一篇读书札记,然而作文整体语意不明,形散神也散。其中的“秋雨”是指秋天的雨,还是指余秋雨,令人困惑。整篇作文抒情则表意不明,情感浮泛;议论分析则过于简略,品读的重点是什么,在文中也没有体现。

这篇作文在升格时,要将与本文中心无关的抒情删去,直接点明中心,指出品读余秋雨作品的心得体会,并分两点进行详细分析,一是提出观点,二是结合作品分析。同时,要针对中心补充内容,强化观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抒情议论要表意明确,不能堆砌,更不能随性而作,不顾语病。升格时,要将语病问题处理好,对运用得不恰当的词语也要进行修改。

品味余秋雨,他穿越了那种似现代又非现代、由拥塞懈怠所连结成的层峦叠嶂,不断地重复着那亘古的忧伤。(总体概述阅读余秋雨作品的感受。)

读《文化苦旅》,品得他的孤独。“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人能告诉他。像走惯了远路一样,在那条湮没多少仁人志士的西风古道上,他仿佛一匹羸弱的老马,“上下而求索”,踽踽独行。他试图抛弃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垠的文化疆域。没有人陪他,当年孔子周游列国都有弟子相随,而他只独自一人,知音也成为他遥远的渴望。人们只知道,在那些荒凉的历史废墟之间,一个寂寞的身影在徘徊。于是,他的文字中流淌着苦涩、焦灼、冥思与苍老。(品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孤独的角度进行分析。)

读《行者无疆》,品得他的敬畏。他绕着世界上残留的古代文明打转。他探索文化的主线,思索文明的演变,从马基雅维利在《李维史论》里的罗马渊源讲到现代罗马的假日,他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灵去朝拜那些逝去的辉煌。他亲眼目睹了触目惊心的废墟,那些文化的碎片随着历史萎谢凋零。(品味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从敬畏的角度进行分析。)

读《山居笔记》,品得他的困惑。他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段段一节节历史。他迷茫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但是,他把深涩嶙峋的思想淬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得淋漓尽致。他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将一个个困惑销蚀在旅途的艰辛之中。(品读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从困惑的角度进行分析。)

出走十五年,品得秋雨的感伤、忧虑、无奈、凄凉,也品出秋雨的浑朴、古典、新锐、肃穆。他周游十五载,竟与两千多年前的仲尼不谋而合,孔子载回满车的失望,余秋雨却埋下了企盼与希冀的文化种子。

猜你喜欢

苦旅无疆余秋雨
映雪红梅
余秋雨投其所好
逆风而行,大爱无疆
“大爱无疆”在这里集结
大爱无疆
余秋雨投其所好
读书实践收获(3)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论余秋雨的“苦旅”情结
文化苦旅(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