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开放式问题引导主题式学习的一些尝试及思考

2022-05-30李刚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摘 要】 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实现对主线内容的整体建构.开放式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多样性、主体性、探究性与可開发性等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学习,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尝试,给出了相关案例,并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 开放式问题;主题式学习;高中数学

1 问题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命题时,应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2020年1月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指出,高考试题应合理呈现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考查学生进行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大胆尝试.可见,教学与考试均提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考查.同时,《课标》提出了主题式学习,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利用大概念的观点,构建主线或主题内容,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的目的.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度探究,以期实现对知识的整体建构.

2 开放式问题的特征

开放式问题包含条件开放、结论开放或者条件与结论均开放,相比于传统数学问题确定的解答,开放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1)多样性.由于开放式问题的提出是不固定的,所以围绕某一核心概念展开讨论,条件的不同可以使得切入点是多样的,问题的不同可以使得答案是多样的.

(2)主体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通过创设开放式问题,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并给予积极引导和恰当地组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使其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3)探究性.通过情境材料设置的开放式问题应富有探究性,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在内容与问题信息量上设置多方面的探究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广泛地思考,取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4)可发展性.在设计开放式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其个性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逐步提高其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3 对构造开放式问题引导主题式学习的尝试

3.1 创设开放式情境,引导深度探究,促进主题学习

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对问题的探究,问题的产生源于情境.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创设合适的情境,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案例1 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第54页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如图1,为了测量两山顶M,N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B两点进行测量,A,B,M,N在同一铅锤平面内.请设计一个测量方案,包括:

(1)指出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标示在图中);

(2)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N间的距离的步骤.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测量问题,其数学本质是解三角形.在本案例中,需要根据要求测量所需数据,属于开放性情境问题.围绕解三角形这一主题情境,需要测量哪些边长,哪些角度,要根据实际情境进行分析.在解决这一测量问题时,可以将情境条件弱化,首先引导学生考虑如下两个情境.

情境1 如图2,若A,B之间有一座山,如何测量AB之间的距离?

分析 由于A,B之间不可视,所以需要在同一平面内选择一点C,测量AC,BC之间的距离以及∠ACB的大小,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B之间的距离.

情境2 如图3,若A,B之间有一条河,如何测量AB之间的距离?

分析 由于A,B之间不可达,所以在其中一点的同侧选择另一点(不妨在点B同侧取一点C),测量BC之间的距离,∠ACB及∠ABC,利用内角和定理及正弦定理求出AB之间的距离.

以上情境都是通过构造一个三角形,在此三角形内结合情境正确选择正弦定理或者余弦定理.将上述条件强化,可得情境3.图4

情境3 如图4,若A,B在河的同侧,如何在对岸测量AB之间的距离?

分析 可以在对岸选择两点C,D,分别测量CD的距离,∠ACD,∠BCD,∠ADC及∠BDC,分别在△ACD及△BCD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C,BC的距离,再在△ABC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B之间的距离.

情境3即为案例1的解决策略.

围绕解三角形这一主题展开问题探讨,在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要能够基于情境做正确分析,确定解决方案,测量需要的量.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学生根据条件合理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认识,提升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数学情境蕴含着相关的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创设开放式的主题式的问题情境,围绕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体会知识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3.2 根据问题灵活建立条件,凸显主体地位,引导主题学习

《课标》提出主题教学,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 可以说,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对学习单元的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主题教学观下,如何进行章末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实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完善主题教学的理念,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在2021年江苏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中,一个比赛课题是“直线与方程”的章末复习课.通过这次评优课活动,从中可以看到教师团队对主题式教学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创新.

案例2 已知点P(1,2),(请添加一个条件),确定一条经过点P的直线l,并求直线l的方程.

上述案例是选手们用的比较多的一个例题,结合《课标》对学生“四基”及“四能”的要求,联系《评价体系》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创设开放性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互問等方式展开教学,围绕主题添加合适的条件,同时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内容不断拓展引申,完善知识体系,实现主题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归纳学生提出的条件,主要包含如下几种情况:

添加条件1:直线l的斜率为1(或者l的倾斜角为45°);

添加条件2: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

添加条件3:直线l过点Q(m,n)(其中m,n是常数);

添加条件4: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或互为倒数).

通过上述条件的建立,实现了学生对直线方程五种方程形式的建构,确认了相关方程的使用局限性.由此,引导完善直线方程知识结构图,如图5,加深对直线方程形式的认识以及对每种形式适用范围的理解.

3.3 挖掘问题内涵,促进深度理解,推进主题学习

新高考中,出现了举例题,要求学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结论或具体实例[1].这对学生深刻理解问题内涵,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深度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对主题式知识建构的习惯.

案例3 (2021·新高考Ⅱ卷14)写出一个具有性质①②③的函数f(x)=.

①f(x1x2)=f(x1)f(x2);②当x∈(0,+∞)时,f′(x)>0;③f′(x)是奇函数.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函数性质的充分理解,例举满足条件的函数,首先学生对基本初等函数以及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要有本质的理解,满足条件①的基本初等函数首先考虑幂函数f(x)=xα,再有条件②③可知函数为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偶函数,根据分析,答案可以是f(x)=x2,f(x)=x4等等,其一般形式表示为f(x)=xα(其中α取正偶数).由于答案不唯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思考的空间,充分挖掘问题的内涵.

例如,还可以围绕f(x1x2)=f(x1)+f(x2);f(x1+x2)=f(x1)f(x2);

当x1,x2∈(0,+∞)时,f(x1)-f(x2)x1-x2>0;

当x1,x2∈(0,+∞)时,f(x1)-f(x2)x1-x2>1;

当x∈(0,+∞)时,f(x)+f′(x)>0(或f(x)-f′(x)>0)等条件,围绕构造函数的主题式研究,给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空间,构造符合条件的函数.

另外,通过对多变量x1,x2的研究,结合逻辑连接词“”与“”,还可以进行“x1,x2∈I,f(x1)=g(x2)恒成立”“x1,x2∈I,f(x1)=g(x2)成立”“x1,x2∈I,f(x1)>g(x2)恒成立”等命题的设计,实现构造方法的融会贯通.

举例题的答案不唯一,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又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思维的本质是要挖掘问题的内涵,要对一类知识或者方法有深刻的理解,构建相关主题,最后能实现灵活运用.

3.4 构建结构不良问题,实现自主建构,完善主题学习

教育部考试中心任子朝、赵轩在文[2]中概括了数学学科结构不良问题的5个主要特征:(1)问题条件或数据部分缺失或冗余;(2)问题目标界定不明确;(3)具有多种解决方法;(4)具有多种评价解决方法的标准;(5)所涉及的概念、规则和原理等不确定.可见,设计并运用结构不良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辨析概念,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对解题方法优劣的评价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案例4 (2020·新高考Ⅰ卷17)在①ac=3,②csinA=3,③c=3b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c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

问题:是否存在△ABC,它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sinA=3sinB,C=π6,?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上述案例条件和结论都是开放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从问题已有的条件出发,结合对知识的认知和已有的经验,挖掘信息,关联知识,寻找方法.

通过问题条件的缺失,可以丰富考查的内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选择条件进行补充,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思考空间,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与广度,实现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在本案例中,涉及到解三角形的知识内容.首先分析确定条件sinA=3sinB及C=π6,利用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可得

a=3b及a=3c,进而有b=c.

若选择条件①,结合a=3c,可求得c=1.

若选择条件②,角度1:考虑到b=c,所以有B=C=π6,所以A=2π3,所以sinA=32,由csinA=3得c=23.

角度2:考虑到a,b,c关系已经建立,所以不妨设a=3m(m>0),则b=c=m,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b2+c2-a22bc=m2+m2-3m22m2=-12,所以sinA=1-cos2A=32,由csinA=3得c=23.

若选择条件③,显然与已知条件建立的b=c这一结果矛盾,于是满足条件③的三角形不存在.

围绕解三角形这一主题,通过结构不良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考虑对应可能,寻找不同路径,实现知识的整体建构.为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完善认知体系,还可以对问题条件做如下变式拓展.

变式1 在△ABC中,已知23c=acosB-bcosA,求tanAtanB的值.

分析 由23c=acosB-bcosA及正弦定理得23sinC=sinAcosB-sinBcosA,所以23sin(A+B)=sinAcosB-sinBcosA,从而得tanAtanB=5.本题实现了弦与切的转化.

变式2 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a+ab=6cosC,求tanCtanA+tanCtanB的值.

分析 本题是2010年江苏高考第13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主要过程如下:利用余弦定理,ba+ab=6cosC可化为a2+b2=32c2,于是tanCtanA+tanCtanB=sinCcosCcosAsinA+cosBsinB=1cosCsin2CsinAsinB=c2abcosC=c216(a2+b2)=4.在解三角形中,能够实施“边角互化”与“弦切互化”的关键因素是条件中要有齐次式,上述过程就实现了齐次式的作用.通过上述两个变式,将案例内容作了进一步的拓展探究.围绕解三角形这一主题,实现边与角,弦与切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者结论,实现多元的发展,特别的,该系列题的求解内容丰富,考查了正余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以及平面向量数量积等知识,入手宽,起点低,既可以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解决问题,又可以从平面向量入手,实现了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达到了数学学习高效学习的效果[3].综合案例1及案例4,可以给出如图6所示的结构关系图.

4 对构造开放式问题引导主题式学习的思考

4.1 教师要有利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主题式学习的意识

《评价体系》指出了情境化命題,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达到考查目的.要培养与提高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注重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促进深度学习.现在的教学中,讲授式教学和接受式学习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数学主题式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培养是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改变观念,需要学生学会学习,开放式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围绕情境问题进行深度探究的意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认知.4.2 教师要梳理清主题式内容体系,增强教学的阶段性、整体性与相关性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由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构成,这样设置内容,更好地体现了知识的阶段性、整体性和关联性.作为教师,要能够认识结构变化,熟悉教材内容设置,注重数学逻辑体系,完成从以往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展开教学到现在按照“主线—主题—核心内容”呈现内容,开展教学的完美转化.例如,在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中,可以围绕其为主题,串联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数列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这些内容的呈现是存在阶段性的,教师要在教学中能够通过设置情境,在不同阶段,合理串联起它们的关系,从整体观角度认识它们之间的关联.4.3 让学生体验生成大概念体系,养成自主创新的思维习惯大概念是指在某一学科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学科其他内容更具统摄力、关联性的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离散型的,要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串联知识,建构体系,需要教师围绕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 例如,通过设置开放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展开联想,领悟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应该更能体会知识的本质特点,围绕核心概念扩展知识体系.以此循序渐进地学习,逐步建立自主建构概念体系的能力,养成自主创新的思维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培养思维的系统性、灵活性、创造性,加深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实现对主线内容的整体建构.

参考文献

[1] 任子朝等.高考数学新题型测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02):21-25.

[2] 任子朝,赵轩.数学考试中的结构不良问题研究[J].数学通报,2020(02):1-3.

[3] 李刚.基于课本,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J].数学通讯,2017(02):43-47.

作者简介 李刚(1983—),男,江苏苏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曾获江苏省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