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动态
2022-05-30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
非遗进校园丨南郑区协税镇初中举办社火主题文化艺术节
4月28日,汉中市南郑区协税镇初级中学为拓展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举办了“汉中市南郑区协税镇初级中学2022年春季运动会暨社火主题文化艺术节”。上午9时,活动正式开始,各年级组组成的方队有序步入表演区。其中的非遗高跷、舞龙舞狮、陕南锣鼓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好评。
南郑协税高跷社火于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项目名录,南郑区协税镇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连续三届评选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不仅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知非遗、增强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扎根,让非遗在青少年身上传承与发展。
◎咸阳市群众艺术馆:举办茯茶体验馆五一活动
5月1日-3日,由咸阳市群众艺术馆主办、咸阳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走进咸阳非遗”系列活动之咸阳茯茶体验馆活动在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非遗馆成功举办。
咸阳茯茶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近年来的传承发展中,借助产业发展,茯茶产品远销国内外,并沿着“一带一路”远销中亚、西亚等世界各地。活动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咸阳茯茶裕兴重、泾渭茯茶、根社茯茶等的代表性传承人为游客讲解咸阳茯茶历史,让大家对中国茶文化有了更专业的了解,对咸阳茯茶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让大家更好地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
◎非遗力量赋能乡村振兴——韩城市首批16家非遗工坊挂牌
5月11日,“韩城市首批非遗工坊授牌仪式暨非遗工坊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韩城市西庄镇柳村的古龙门特酒坊举行。古龙门特酒坊、韩城九味坊、龙门秦晋里、白白馍行、丁家祖传中医、大韩原鼓坊、郭庄点心、梭鱼舞手织布等16家入选非遗工坊。韩城市首批认定的16家非遗工坊,有些是韩城的知名品牌,多次代表韩城赴外地参加各类展销推介活动;有些主动承担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就业机会。据统计,16家非遗工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帮扶脱贫人口162户,吸纳就业1100余人,技能培训28260余人次。韩城市非遗保护中心通过设立非遗就业工坊,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非遗就业工作经验与模式,再通过宣传推广,带动群众学习传统工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用非遗力量赋能乡村振兴,让非遗传承和经济发展获得双丰收。
◎陕南民歌传承基地:扎实开展文旅大融合,积极推进非遗进景区
根据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安排部署,按照“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原则,非遗文化正走进百姓视野。“五一”小长假期间,陕南民歌传承基地在草坝景区和渔渡溶洞景区成功开展了“加快文旅融合”镇巴县非遗项目进景区活动。此次非遗进景区活动,展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镇巴民歌,省级非遗项目镇巴端公戏上刀杆、镇巴渔鼓、镇巴唢呐、苗乡刺绣、镇巴宣纸,县级非遗项目镇巴竹编等。七个展演内容充分融合了地方文化,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欣赏。镇巴宣纸、镇巴竹编、苗乡刺绣、镇巴民歌等展演区,游客积极主动参与体验,其乐融融。非遗进景区是镇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尝试。优美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切身感受到镇巴非遗文化的魅力。通过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非遗传播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为焕发“镇巴非遗”青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新的贡献。此次镇巴非遗项目进景区累计演出的5天期间,观众达20000余人次,游客体验达8000余人次。
◎商南县文化馆:非遗泥塑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童心
4月21日,商洛市非遗项目泥塑传承人韩康受商南县文化馆的邀请,为商南县英格睿思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一场妙趣横生的泥塑体验课。
活动中,韩康为孩子们讲述了泥塑制作的各项步骤,并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泥塑。孩子们听得认认真真,学得有模有样。在志愿者和老师们的协助下,孩子们揉、捏、切、贴、搓,各显神通,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泥塑作品出现在孩子们的小手中。此次泥塑进校园活动是商南县文化馆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后期还将组织商南民歌、花棍、泥塑、花灯等非遗项目进校园进行展示,使孩子们了解非遗,增强保护意识。
商南县文化馆副馆长雷燕说:“我们开展此次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走近非遗、认识非遗,感受非遗的魅力。今后我们会将此项活动持续化、常态化开展,在全县各镇办、各中小学举行讲座以及展示展演活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少年对非遗的热爱,增强年轻一代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
◎铜川市耀州区两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荣获铜川市传统工艺技术名师称号
4月29日上午,2022年铜川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工匠表彰大会在新区工人文化宫隆重召开。我区省级非遗项目耀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赵春和省级非遗项目耀州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崔百来荣获铜川传统工艺技术名师称号。耀州区非遗保护中心向两位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他们继续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真理的工匠精神;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内更上一层楼,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带领更多的手工艺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推动手工艺创作生产,带动手工艺的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