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滨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22-05-30刘华
刘华
摘 要: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中心城区,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中具有堅实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禀赋、厚重的历史文化,但也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劲、产业结构尚未优化、从业人才不专业、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安康市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链的重大机遇期,汉滨区应找准定位、统筹推进,做好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汉滨区应以建设“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先导区”为目标,构建“一心、四区、多点”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发展“中心城区特色文化街区、城东新区健康养老、五里园区生物医药制造、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富硒产业、镇域特色乡村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叫响“山水汉滨·幸福安康”旅游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生态休闲旅游康养目的地。
关键词:汉滨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建议
文旅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融合度高、潜力巨大。建设生态康养城市,聚力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主导产业集群,是安康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中心城区所在地,是安康文化旅游的第一窗口、第一形象和重要旅游集散地、承载地、目的地,因此更应在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中一马当先,奋力做好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贡献汉滨力量。
一、汉滨区文旅康养产业的基础及优势
汉滨区现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4户,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1个(安康古西城文化园)、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安康龙舟文化园、安康市瀛湖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1个(安康古西城文化园)、骨干型文化企业2个(陕文投安康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陕西新华发行集团安康市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高成长型文化企业15个,其中从业人员1471人。现有区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48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88个,区级152个。现有国家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名镇3个、省市级旅游示范村5个、康养产业园1个(城东新区康养产业园)。2021年,汉滨区共接待游客838.95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
汉滨区区位优势明显,是安康市中心城区所在地,处于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圈)中心区域,是连接西北、西南、华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线路四通八达,物流站点较为完善,交通便利。汉滨区生态环境发展较好,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素有“天然生物资源基因库”“中药材摇篮”的盛名,拥有多个省市知名品牌。其独特的生态条件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汉滨区历史文化厚重。汉滨历史悠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3处,出土有史密簋、铜投壶等国家级珍贵文物。汉调二黄、安康龙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特色鲜明,安康龙舟文化节、春节优秀民间文艺展演等品牌文化活动已然成为城市名片。
从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来看,汉滨区文旅康养产业持续推进、稳步发展,发展要素较为齐全,但对标文旅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全市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目标差距较大,问题突出,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在: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劲,规上文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缺乏龙头型文旅康养企业和项目的带动,整体竞争力不足;汉滨区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该区文旅康养产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文化装备制造等新业态发展较缓慢,文旅产业发展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汉滨区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管理经营人才,产业发展缺乏活力;汉滨区文旅康养产业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文旅康养产业规划设计、政策扶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销运营等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二、汉滨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重点
汉滨区以建设“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先导区”为目标,围绕秦巴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内陆物流节点等重大建设发展机遇,构建“一心、四区、多点”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心:中心城区文旅康养核心区。四区:城东健康养老产业聚集区、五里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现代农业特色富硒产业聚集区、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中心城区特色文化街区、城东新区健康养老、五里园区生物医药制造、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富硒产业、镇域特色乡村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叫响“山水汉滨·幸福安康”旅游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生态休闲旅游康养目的地。
为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江滨区培育以“优”为特色的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产业。以龙舟文化园、古西城文化园、东关历史文化街区、金州路、兴安路美食购物街区等特色文化街区建设为核心,围绕中心城区“吃住行游购娱”服务要素,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策划营销、加强市场管理、丰富产品供给、优化环境设施,牢牢守住中心城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主阵地。汉滨区应做亮做优“一江两岸”中心城区文旅康养带,超前谋划环安康湖建设,加强湖岸生态治理,包装水上观光、湖岸文旅等项目,开发建设西津古渡文化园,丰富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优化夜间演艺、娱乐、游览、餐饮、购物等服务,促进夜间文旅消费人次及消费规模扩大提升。
汉滨区培育以“养”为支撑的健康养老产业,以城东新区为重点,打造健康养老产业聚集区,建设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的“居、医、养、健”产业链,建设国家级一站式健康养老目的地。汉滨区加快极舟生态健康养老、秦巴明珠健康养老产业园等重大康养项目建设,引进国内文旅康养领域知名企业进驻汉滨投资养老产业和运营管理,打造“富硒生态康养”品牌,发挥城东新区健康养老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石梯、张滩、县河等镇域康养环境,完善康养设施,建设康养社区。汉滨区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医养融合、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等养老模式,加强养老机构管理运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知名养老企业进驻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共同构建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汉滨区培育以“医”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以五里工业园为依托,配齐相关要素,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包装策划生物医药项目入库,不断推进中药饮片、医疗器械设备、体育健身器材、健康智能设备等大健康设备的制造,加快建设医药医疗健康产业链。该区实施园区+基地发展模式,发挥南北两山地区土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优培优,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园,天麻、党参、金银花等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加快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药材试验示范站,以“产学研用”的思路,吸引院校、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支持,延长中医药产业发展链条。该区不断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中药材观赏园、中医药体验馆、养生度假村,实现药旅融合发展。
汉滨区培育以“食”为支撑的富硒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以248个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建设生态富硒产业聚集区。该区实施园区+景区+基地发展模式,以富硒、有机、绿色为特质,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村和休闲农业示范点,支持省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水利风景区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完善对研学旅游的经费保障、活动建设、课程规划、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该区实施“园区+营地+物流+旅行社”的模式,培育龙头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发动旅行社功能,带动园区观光经济发展。汉滨区大力建设富硒猪肉、茶叶、核桃、蔬菜、魔芋等生产基地,将芋硒王魔芋饮品、泸康酒、陕茶一号、汉滨米核桃、咚咚锵牛肉酱、悠源魔芋、龙王泉富硒水等地方特色产品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该区不断丰富饮食文化,打造金洲美食、莲花餐饮、睿智餐饮等龙头餐饮品牌,推出县河辣子鸡、流水鱼宴、茨沟豆腐宴等传统特色宴席,持续开发原生态餐饮、养生菜系、滋补药膳、风味小吃等,重振汉滨特色餐饮产业。
汉滨区培育以“游”为支撑的乡村旅游产业,突出镇域特色,聚力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产业聚集区。以流水、瀛湖、双龙、茨沟等镇为重点,实施“乡村旅游景点+康养民宿集群+自驾营地”模式,培育推进茨沟西沟、凤凰山和流水旅游民宿的发展,推动环瀛湖旅游带、双龙景区整合提升,实施双龙景区环线改造、龙泉茶文化广场、流水旅游观光步道的建设,加快建设主题饭店、精品民宿、休闲农庄,从而提升文旅康养产业住宿餐饮接待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打造乡村康养旅游品牌;以县河、石梯等镇为重点区域,实施“田园观光综合体+旅游”模式,大力发展田园观光、民俗体验,加快建设苏坝农业园区、石梯特色小镇;以中原、紫荆为重点,推行“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健全红色展示、教育、培训等功能,完善红色大食堂、红色民宿、红色文创商店等设施,实施紫荆陕南抗日第一军旧址维修工程;以大竹园、牛蹄、晏坝等镇为重点区域,建设“茶旅融合”特色镇,集采茶、制茶、品茶、体验为一体,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融合、文旅互动,立足安康富硒茶特色资源,包装打造一批特色文创旅游产品。汉滨区也在加快重点镇村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道路景观建设,构建文旅康养产业交通路網体系。
三、思考和建议
一是找准目标定位。汉滨区作为安康城区所在地,是安康文旅康养产业的重要旅游集散地、承载地、目的地。建议市区推动一体化,在规划编制、政策支持、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打造“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先导区”,构建“一心、四区、多点”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目标。
二是坚持统筹推进。建议由市上牵头,整合资源,抓好规划统筹,坚持“多规合一”的理念,将文旅康养发展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有效衔接、深度融合、统筹配套、系统推进;推动产业链招商,包装、策划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重大项目,建立健全文旅康养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体系,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营造安商利业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环境。
三是加大投融资力度。建议设立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基金,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充分融合社会资本,制定出台康养产业投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文旅康养从业人员培训力度,鼓励旅游企业或有资质的相关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运营管理、食宿服务、康养保健、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专业知识精、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康养旅游服务综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康养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五是抓好宣传推介。树立全市“一盘棋”观念,统一策划、统一营销,形成“大安康”的文旅康养格局,创新文旅康养产业的宣传方式,通过网络直播、影视植入、达人带动、旅游攻略等方式,实施线上线下多角度、立体式、全天候的宣传营销策略。
总之,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既有利于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又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是加快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必然选择,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中心城市所在地,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龙头引领作用。在市场需求日趋旺盛、产业政策保障支持、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的新时代,汉滨区的文旅康养产业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必将成为助推汉滨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转型升级、拓展融合,是新时代赋予汉滨人的责任和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只要党政齐抓、干群齐力,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结合实际务实推进,汉滨文旅康养产业一定会提质增效,为推动安康市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贡献汉滨力量。
(安康市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