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问题

2022-05-30石志强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安全问题学前教育幼儿园

石志强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安全问题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幼儿园教育以及管理工作中应当提高安全意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快乐成长。当前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教师以及园方管理者要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并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积极创设安全的成长环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且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策略,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问题

幼儿时期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时期,每一位家长以及幼儿园管理者和幼儿教师都希望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童年。在幼儿园中存在多种导致环境不安全的因素,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针对幼儿园管理,制定有效的方案和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为幼儿的成长创设安全的环境。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深刻分析学前教育中的幼兒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高认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达到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目的。

1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前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于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幼儿对于事物的感知和认知都是源于对事物的直接接触,或者通过游戏活动间接获得。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进行各类活动的目的性较差,他们的各种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并不像成年人一样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另外,幼儿在初次接触新鲜事物时,更多的是受自主知觉和自主感觉的支配,没有具体目的,更多的是服务于自己的兴趣。例如,幼儿看到下雪了,就对玩雪感到兴趣盎然,虽然幼儿在接触雪花时感觉到很凉,但接触雪花的这种快乐能够让幼儿忘记冰凉的感觉,也会忽视雪地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除此之外,学前阶段的幼儿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好奇心强烈、模仿性较强,并且活泼好动、精力充沛。但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身体协调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缺乏预见性,自然就缺乏安全意识。基于这些特点,如果在幼儿教育中不注重安全问题,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从而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1.2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措施,为幼儿园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支持。同时还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中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幼儿能够度过安全快乐的童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教学的改革持续深化。幼儿园教育工作不仅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关注幼儿的身心成长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改革与发展中,幼儿园安全教育没有紧跟时代步伐,而通过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能够更好地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满足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对幼儿的人文关怀,从而更好地优化幼儿园环境,促进幼儿的成长发展。

2    新时代幼儿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教育过于被动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很注重知识引导。在安全教育方面主要是划定安全区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告诫。比如,幼儿教师和家长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幼儿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事情可以做,但没有告诉幼儿具体原因,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安全事件和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但实际上这种被动式的安全教育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往往受好奇心驱使,不管自己的行为后果,加之教师和园方管理者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位幼儿都时时关注,有时候关注不到,幼儿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安全风险。

2.2教师的安全意识水平不高

进入新时代以来,学前教育不断发展,对于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由于幼儿园数量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张,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较少,大多数教师只是在学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在幼儿园教育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对于幼儿安全教育方面更是缺乏应有的认知。大多数学前阶段的幼儿教师还处在关注生存情境的状态,对于安全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难以及时解决,最终导致各种安全隐患和安全因素被不断放大。

2.3对幼儿教育方式欠妥

在学前教育中,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长自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以及安全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但实际上大多数幼儿家长往往会忽视幼儿的安全教育,他们更加关注幼儿的物质生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经常采用老套的教育方法。也有一些幼儿家长在教育中对幼儿的关注度不够,这导致幼儿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不安全因素。

3    新时代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策略与路径

3.1引导幼儿主动认识不安全因素

要想在学前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幼儿成长环境,确保幼儿的健康与安全,首先就应当引导幼儿主动认识各种不安全因素,这样才能让幼儿越来越安全。对于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来说,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就要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例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从幼儿入园到离园都应当渗透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幼儿能够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幼儿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能够知道哪些行为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与此同时,不断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还要将安全教育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相结合,通过这样的形式逐步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可以在幼儿游戏中,以游戏为基础建立安全教育课程,在课程中加强引导,并进行学习探索,这样的方法才能逐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使其冷静地应对各种危险因素,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不健康的后果。而为了更好地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就要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动画对于幼儿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就可以灵活应用这种方法增强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可以开展安全体验教育。体验式教育充分利用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幼儿亲自参与到各类教育活动中,经历整个活动过程,进而对于安全教育获得直观感受,能够达到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前阶段的教育活动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防震、防火的安全教育,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材料,让幼儿直观感受各种灾害对人的危害和影响,并且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同时,幼儿园方面还可以结合实际引导幼儿掌握基本逃生方法和正确逃生技巧,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是加强环境教育。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环境对其成长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环境教育能够通过直观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音视频动画、图像等形式营造气氛,搭建情境,使幼儿在直观情境中产生良好的安全意识。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更加充分地了解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例如,可以在班级内张贴一些安全标语,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树立安全意识。此外,也可以引导幼儿进入具体的环境中进行体验,例如,在接送幼儿回家时,护送幼儿过马路,让幼儿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这样的教育能够使幼儿在具体的环境和情境中乐于接受安全知识。

三是可以开展游戏教育。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知识学习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技能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教师在游戏中首先要加强设计。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幼儿的认知出发,在确保游戏趣味性的同时,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游戏活动:小朋友回家迷路了,他应该找谁求助?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充分开动脑筋,掌握与之相关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这样更能增强幼儿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3.3注意培养幼儿的安全习惯

习惯直接影响幼儿生活,因此对于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应当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要制定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培养策略。从幼儿身边的各种小事做起,并且将习惯培养贯穿于幼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在幼儿入园和离园的过程中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过马路注意车流;用午餐时,要引导幼儿不能在吃饭时嬉闹,以防异物被吸入气管;还要引导幼儿在玩耍时,年龄大的小朋友不能欺负年龄小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都能对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产生重大影响。除此之外,幼儿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应当发生转变,从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出发,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3.4加强教师教育责任心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具备极强的责任意识。因此,要增强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园管理者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幼儿安全教育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树立安全责任意识,要以正确的方式和理念加强管理,增添相应的安全教育内容。幼儿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能夠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避免伤害。在未来发展中幼儿能够主动认识危险,远离危险,加强自我保护,并拥有自我保护意识。要想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能力和安全组织与管理能力。因此,幼儿园要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和体系。在培训工作中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通过请进来战略,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对幼儿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培养,提高其专业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胜任安全教育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引导教师之间加强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与研讨,总结教育经验,从而构建有效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方法也能够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最后,采取走出去战略,幼儿园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通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带回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管理经验。从而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使之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3.5创新安全教育的方法

传统的教育工作中对于安全教育主要采取被动的教育方式,这导致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降低,难以适应新时代下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针对这样的情况,应当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和幼儿教育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应当积极探索,不断转变教育思路和方法。具体来说,在教育工作中,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情境中创设各种安全隐患,对幼儿进行具体教育。例如,让幼儿知道伤口如何处理、独自在家不能给陌生人开门等,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教育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此外,还应当积极开展亲子课堂,在亲子课堂中通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交流沟通,让家长树立安全意识,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幼儿家长在安全教育中以正确方式引导幼儿成长,幼儿和幼儿家长都能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幼儿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和成长中具备安全意识,家长也能够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学前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对于幼儿的安全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视,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也在逐步推进。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安全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必须引起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园管理者的重视,针对安全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实际提出解决策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运奇.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安全问题探索[J].教育界,2020(32):8-9.

[2]吴弘斐.幼儿园安全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5):2.

[3]康新.新时期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问题探索[J].时代教育,2017(20):202.

[4]杨娜.新时期幼儿园学前教育安全问题研究[J].文渊(小学版),2020(7):151.

基金项目: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后疫情时代学前家园共育的策略研究”(GS[2021]GHB1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安全问题学前教育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