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汕英歌舞传承中文化审美意识的构建

2022-05-30洪宇涵

粤海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

洪宇涵

摘要:在人类的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文化审美意识一直与舞蹈本体息息相关,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时刻影响着舞蹈本体形态的发生与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阳英歌舞是潮汕英歌舞中的典型,是极具代表性的岭南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潮阳英歌舞的生成、流传和发展与该地的历史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对当下潮阳英歌舞在传承和发展中文化审美意识建构所形成的三方面,即“對传统文化的延续”“对当代文化的构建”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进行研究,探索出英歌舞中所具备“固本铸魂”特质的文化审美内核。

关键词:文化审美 传统与当代 新英歌时代 民族精神

广东省汕头市是潮汕民系最重要的祖籍地之一。该市面海而兴,自秦朝设南海郡揭阳县以来,已经有两千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潮汕文化起源兴盛的重要地带。潮汕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文化丰富多元,以潮汕方言、潮汕英歌舞、潮剧、潮绣、工夫茶、潮汕抽纱、潮汕民居等独特文化为代表。汕头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人数众多,足迹遍布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汕头市潮阳区是千年古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年置潮阳县,晋朝至清朝,隶属义安郡、潮州府。1993年4月撤县设市(县级),2003年3月撤销县级潮阳市,分设潮阳区和潮南区,纳入汕头市管辖。潮阳区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有练江、榕江两大水系。潮阳英歌舞与潮阳剪纸、潮阳笛套音乐一同被称为潮阳文化艺术的“三瑰宝”。

潮汕英歌舞是岭南地区中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主要划分为潮阳英歌、甲子英歌和普宁英歌这三类;其中的潮阳英歌舞跟随傩文化的沿革、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与秧歌而逐渐演化形成,在不断完善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在传承和转化的实践中又分化出各种风格与流派。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可以分为慢板、中板和快板三类,快板英歌又分为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以及对打套式。在潮阳地区,基本上各个乡镇(街道)都有各自组建的英歌队,一些地方甚至有几支不同年龄结构或不同风格的表演队伍,由此看出潮阳英歌舞辐射力之强,分布面之广。该舞蹈大多是在春节或元宵期间表演,或在大型的庆典活动以及其他喜庆日子中进行。舞蹈者扮成《水浒》中的梁山英雄与豪杰,表演梁山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搭救卢俊义的故事。潮阳英歌舞是潮汕文化的典型,其生成、流传和发展离不开该地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在角色造型、舞蹈语汇、服饰道具、音乐节奏等多方面协作下,从整体上体现出男性的阳刚、粗犷之美。

文化符号不是抽象的,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形象的展示。文化是一个符号形式系统,这个系统是在具有传承意识的观念系统与行为活动借助于工具媒介共同作用之下而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统舞蹈、音乐、戏剧等“表演艺术”大多包含了厚重感、乡土味的符号色彩,同时更多指向情感表达。这些艺术多带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表演形式的独特性也被纳入了优秀传统文化之列。优秀的民间艺术潮阳英歌舞也在2006年被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当下潮阳英歌舞的传承和发展多是围绕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对当代文化的构建,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三方面进行,探究其文化审美意识的建构,同样也是在发掘其文化审美的内核。

一、对传统文化的延续:“非遗化”的美学思辨

当下被冠以“非遗”的英歌舞,伴随着华丽精美的舞台布景,专业高水准的编导技法,设计炫酷多角度高超技巧的镜头画面,五彩斑斓的灯光舞美、多媒体形式多样的宣传包装……这种来自精英群体的赞许和关注也成为表演艺术类非遗时刻期待着的灯塔。各类岭南舞蹈中像英歌舞所面临的“非遗”保护方式越发多样多元,如“英歌进都市”“英歌进校园”“英歌文创”“英歌电影”等各类传统的潮阳英歌符号元素在“非遗化”的影响下产生了带有英歌属性的美学内涵,因此也越发的都市化、艺术化、精致化。

潮阳英歌舞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类非遗舞蹈,其形成发展与潮阳地区特定地域的自然生态、气候和特定人群的历史演进、生产方式、日常生活、内外交际、人生仪礼、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生命观、宇宙观等息息相关,而这种非遗舞蹈往往都是带有一定的稀有性,因而指向才智的创造性,指向情感的审美性、宗教性和闲暇的娱乐性、游戏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演进,在都市生活方式的强力浸染下这种稀有性得以消减甚或祛除,但非遗舞蹈原本生存的土壤开始消失,尤其是在人的生命感、生存意识、人际交往、日常生产生活、价值认同减弱时,哪怕将其精致化为满足想象而观赏的舞台艺术、旅游项目、馆舍展品,非遗化后的保护与传承必然面临着无法逾越的困境,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标准化、空壳化与异质化。[2]

(一)都市化、艺术化与精致化

民俗学者乌丙安指出,文化空间是“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确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举行传统的大型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3] 依照这个定义来看,潮阳英歌舞包含了民众的信仰诉求,同时仪式中的文艺表演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但当下传统英歌在“非遗化”的影响下,从乡间田野走向了都市,文化空间也随之扩大,在现代都市场域中尽显独具魅力的英歌风采。英歌开始出现在井然有序的马路街道,在花团锦簇的人民广场,在经贸中心的百货大楼……同样,在汕头文化馆、汕头美术馆、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图3-1)和汕头东海岸公园等等室内外具有城市地标性的文化休闲场所,都少不了极具汕头地方特色潮阳英歌舞的文化符号。此外,作为“非遗”瑰宝的表演队离开原来的表演场域,如潮阳后溪英歌队先后在2020年参加潮阳体育馆举办的潮阳区“全民健身日”群体活动展演,2021年受邀在汕头市区重新改造的老市区小公园进行了湖南电视台新春节目的录制……这些表演场域虽然改变了原来的文化空间,却在钢筋混泥土、先进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城市中唤醒了潮汕百姓内心深处带有英歌文化记忆和曾经所追求的信仰诉求。

在《文化研究导论》一书中对于“身体的艺术”有这样的定义:身体的艺术也可以叫做身体的能力,这些艺术技巧通常是长期耐心磨炼的结果。舞蹈作为一种活动,其艺术成果被书写于身体之上,身体的运动则被用作表达和审美的载体,[4]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凝聚和物化了人对现实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审美关系。舞蹈在以專业的形式展现艺术美的同时,也以文化的形式将舞蹈的美的观念渗透到社会大众,从而影响大众自我审美的观念、要求和标准。[5] 作为舞蹈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不是最终目的,其终极目的是“再创造”,由此才能获得舞蹈的再发展、保持人类舞蹈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就是说,这样才能够适合当代社会的存在。[6] 对于潮阳英歌舞的“内力+外力”的艺术化加工成为传承和保护的“再创造”方式之一。传统舞蹈本身的内力“再创造”艺术化加工离不开传承人自身的变革,比如潮阳后溪英歌队中的“五环迎春”队形出现,非遗传承人林松解释这是在原本四环队形也就是“西海翻腾”的基础上进行改变的,而产生这个变换的灵感来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五环图形,正如传承人所强调的“英歌舞也要与时俱进,需要创新”。另一种是来自“精英”阶层的外力“再创造”艺术化加工。后溪英歌队的八字形队形构图就是在原本的四纵排的基础上改变的。传承人带队在北京演出时接受了北舞专家的建议,发现改为八字形的构图增加了整体的纵深感,从而使得在演出的视觉呈现中更有气势。

艺术化所衍生出的精致化主要体现在当下的英歌舞头饰、服饰和英歌舞的演变形态之中,当下潮阳英歌舞的服饰和头饰相比以前更加考究。据传承人林松介绍,过去的头饰由竹片和绘制图案的丝纸简单加工制作形成,没有现在的头饰那么种类丰富、做工精致。现在的戏服制作运用潮绣技巧,相比以前的麻布料绘制简易花草的服饰,更加丰富靓丽。都市化的演变自然也离不开精致化的形成,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各种英歌舞的精美周边文创,如玩偶、工艺品等等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都趋向于精致化,从而满足大众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相比传统男子英歌舞的威武雄壮,女子英歌舞更多是体现矫健优美、刚中带柔,其表演技法是在继承传统英歌的基础上,融入了戏剧舞蹈的舞步造型。女英歌舞者不画花脸,多以舞台上刀马旦的装扮演出,表演起来轻盈活泼、飒爽多姿,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更加精美动人。由此看出,异彩纷呈的英歌舞随着时代发展,在增加了艺术感的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对于精神文化审美层面的需求。

(二)标准化、空壳化与异质化

“非遗舞蹈进校园”将非遗舞蹈作为美育教育进入了校园课堂,这种传承方式曾获得极大的认可和推崇,虽然建构起了文化进入校园的桥梁,但也不难发现,这些“进校园”的民间舞蹈大多只是从形式上走进课堂。将非遗舞蹈进行平面复制粘贴到校园的做法,往往会容易减弱非遗舞蹈在长久历史中形成的具有艺术美和全身心浸入其中的神圣感。此外,非遗舞蹈还包含人生仪礼,在让人产生身心共鸣的同时也孕育塑造了个体对于生命的认知。“英歌舞进校园”如果只存在外在的形式,如分解的技与术、身体习练的招式与架势来进行过分标准化的教学,在丢失的原有神秘感同时,仪式感也随之消散,在文化理解层面也容易出现只悟“形”而不能悟“神”,因此也很难真的达到一种心灵同频共振的效果。

非遗舞蹈的主客体——舞者和观众是表演艺术的核心,而非遗传承人与机制在保护过程中也尤为重要。非遗舞蹈传承人可保证非遗舞蹈的生命延续,而一些非遗实践为部分陷入困境的艺人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但同时也不断地瓦解和改变着传统表演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迫使非遗舞蹈艺术变成“舞蹈的舞蹈”“表演的表演”。这些不断抽离生活、化为文化传统符号象征的舞蹈[7],所展示的仅仅只是人们构思或是想象的地方传统文化。当民间舞蹈在列入非遗名目后,受到了官方机构或者商业的青睐,但这些表演艺术所具有的震慑人心的宗教性仪式内涵被不断剥离,上央视、出国、获奖,以及领导喜欢的各类方式也渐渐成了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代名词。非遗的介入,表演场所由田野至社区再至舞台的三级跳,使得英歌舞中原本的宗教性与仪式性传统被逐步剥离,取而代之的是当下喜闻乐见的“节庆”“文化”标签。当下不少非遗文化也因为不断的被注入了所谓的“心灵化[8]”的属性,从而使其能诞生出心灵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而非单纯的物质遗存,其传承后世的心灵价值就是从经验记忆凝聚、转换升华形成的审美意象。从这个意义上讲,非遗保护意味着文化传统的“非遗化”转换,核心内涵就是从生活经验向美学价值的生成转换。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潮阳英歌舞的艺术、文化和商品属性的同时,原先出现在“游神赛会”中或是儒释道宗教内核的神圣意义却被不断消解和边缘化。

此外,当下不少非遗舞蹈的作品创作者,会选取非遗舞蹈的动作语汇进行舞蹈作品的编排编创,但由于编导们所经历的求学背景相似,所学习的编舞技法也趋于雷同,在编创中会出现仅仅运用英歌动作语汇或是英歌槌道具,搭配大量花哨的编舞技法,没有实打实去了解潮阳英歌舞背后的文化密码。在创作的功利性指向下无法真正展示英歌舞原本的宗教性和仪式性的美学内涵,导致原本应该体现“心灵化”的作品内容变得空壳化和异质化,这同样也是“非遗化”中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二、对当代文化的构建:“新英歌舞时代”

对于潮汕英歌舞的传承和保护,我们不仅需要保留原生舞蹈符号的文化内核,又要结合时代语境去拓展和演绎舞蹈符号内涵,从而使得岭南文化有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将文化的本真和时代的审美进行融合和无缝衔接,为传承和保护岭南舞蹈提供充满人文精神的新思路。在2019年的BDA舞蹈高峰论坛中,美籍华裔舞蹈家沈伟也提到舞蹈与戏曲、歌剧、多媒体现代文化等多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强调多元艺术门类之间应相互借鉴、相互共存。因此,我们要以一种包容、多元、开放的视野来对待当下英歌舞蹈文化的发展,构建起一个属于当下的“新英歌时代”。

(一)守正出新:英歌符号的无限演绎

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提出:“舞蹈是由已被看过千万遍的仪式姿势组成,其动作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并使场景披上一种多余而又必要的姿势保护层。”其中的“装饰性”和“必要性”也就是舞蹈的美感特征,而“仪式姿势”其实是指人类在仪式中保持了身体记忆,即保持了一种“文化能力”。[9] 这种蕴含多种符号因子的魅力艺术,使我们在品读舞蹈语言的同时,可以透过种种符号内涵,解读内在的文化底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的力量,从远古时期开始,身体语言就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沟通方式存在世界之中,思想的散发、情感的流露都可以透过人的身体符号来进行外泄。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作为载体的艺术,在拥有可靠性、感染性、隐喻性、简约性的身体语言特性的基础上,更是具备了审美感和文化感。潮阳英歌舞蹈语言在历史发展的沉淀下所产生的审美感和文化感更是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全球化语境下非遗文化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危险”之中。岭南文化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艺术瑰宝,有着独特的文化符号,因此我们在保存它原有样貌的同时,更需要运用创新性手法和创造性转化来对其进行传承保护。当下舞种跨界也成了舞蹈符号无限演绎的新风向,如在2019年亚洲街舞总决赛中荣获亚军的作品《英歌舞》,将英歌舞蹈符号元素与街舞相结合并产生了新颖独特的舞台艺术效果。舞蹈语言符号层级的开放性和舞蹈符号的无限延长预示着舞蹈所表现的意义更加丰富,这样的舞蹈最终才能真正回归到舞蹈文化本身,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除此之外,英歌舞的舞蹈语言在众多其他艺术文化表达途径下也进行了有效的传播,比如2019年电影《英歌魂》中就是运用街舞再现潮汕英歌,通过一群潮汕年轻人的励志故事来展现“国潮”非遗文化情怀。潮汕太极教练王群英编创的“潮汕英歌太极棒”就是将英歌和武术太极进行创新性融合,编创出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和健身需求的新型太极套路。此外,潮阳剪纸中的英歌舞,美术馆中的英歌主题油画作品,奶茶品牌“英歌魂”的视觉IP,达濠英歌广场上的英歌建筑雕塑,网络媒体上潮阳英歌的动漫demo……知识经济和文化产业将英歌舞的文化符号融进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审美之中,英歌舞的民族文化符号语汇会在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中无限扩充,文化符号的“独特性”也会在这种多元新时代语境下保存更加完善,使传统文化记忆情感随时代发展继续延续。

(二)寓传于教:以舞育人的文脉相传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旨在通过美育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构建起一种符合现代社会的新文化、新教育。当下的潮阳英歌作为舞蹈美育走进校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从汕头市的中小学传承情况来看,目前的潮阳英歌进入中小学的情况可分为三種,第一种是将潮阳英歌舞作为美育教育进校园,如汕头市桂花小学在“2019校园文化节暨汕头市文化志愿服务非遗进校园”活动中设有潮阳英歌舞进校园的项目,学生们在英歌队教练的指导下学习英歌;2016年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形体(舞蹈)教学中以潮汕传统英歌舞为切入点,通过基本动作的讲解和指导,让同学们感受英歌舞的威武豪迈和刚劲有力,并展示了形体的力量美和动作的协调性。教师指导学生们聆听着潮汕大锣鼓的音乐,佩戴自制的英歌脸谱,编创豪迈刚劲的英歌舞蹈。第二种是拥有英歌队的各乡镇村镇以当地的中小学作为平台,为英歌队挑选和选拔英歌队员,如棉北后溪英歌队有很大一部分队员都是从后溪中学中挑选出来的成为预备人才库中的一员,同时利用寒暑假进行集中队训,经过训练后方可参加英歌队的相关演出;又或是当地校园内自发组织英歌队伍作为演出团队。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棉城镇为例,全镇70%以上中小学在课外活动中业余组织少年英歌队。常年来每逢春节、元宵、国庆节、劳动节或工程落成剪彩、迎宾接侨等,锣鼓铿锵、红旗飘扬的欢庆队伍里总少不了这些学生英歌队伍的身影。第三种是将前两种形式相结合,如2016年5月潮南区委宣传部开展了“潮汕文化进校园”活动,伟才实验学校成为潮南区小学中的唯一试验推广点。学校为此聘请潮南西岐英歌舞省级非遗传承人洪飞英前来指导和培养。洪飞英与大儿子洪少华(省级非遗传承人)、小儿子洪少彬(市级非遗传承人)编创了适合少儿学习的英歌舞教学组合,同时在全校的学生中选拔出了30个队员组队成立少儿英歌舞队。小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训练,所学的动作、套路、配乐和服装道具都参考了少儿舞蹈,在表现英歌舞豪放勇猛的气势的同时,也具备了活泼灵动、舒缓柔美的特点。此外教师们还编创了英歌舞操来帮助学生们每日强身健体,使他们在校园学习中充分感受到潮汕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舞蹈艺术的本体特质决定了其以“身体教育”的形式承载“文化教育”的内涵。[10] 让非遗走进校园真正实现走进心灵的方式,也可以是将感受者自身放置于寻根的场域之中。这种非遗舞蹈进校园的传承方式也离不开高校岭南舞蹈研究团队的努力。如华南师范大学多年致力于传承和发展岭南舞蹈的过程中,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舞蹈肢体语汇的传承的表现之上,全系师生会深入民间场域,真正地去做到“身入—情入—心入”的研究,同时探寻出“采于民间—研于课堂—创于舞台—兴于社会”[11] 的方式。在2020年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岭南传统舞蹈”广东省内调研活动中,华师舞蹈系师生来到汕头市潮阳英歌基地进行采风调研,同时举行了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传统舞蹈传承(潮阳英歌舞)华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基地的授牌仪式,不仅促进了校地合作与交流,而且对实现校地间资源优势互补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民间原生舞蹈形态在校园得以传承,实现舞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为繁荣社会文化、推进文化下基层注入无穷活力。

(三)审美超越:多域传播的审美互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英歌舞在互联网媒体的覆盖下,在各种媒介中拓展了传播空间,真正地实现了多领域传播下历史与当下的对话。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曾提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这是指人们研究历史和撰写历史总是从现实的兴趣出发,以达到为当下服务的目的。历史书写的任务始终在展现历史过程中萌芽的、活着的、发展的形态,对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也说明了过去的事实要与现在生活的兴趣相结合,才能在今天仍然能被理解、被感受、被传承,非遗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理念的核心——活化的历史,[12] 也是呈现着一种古今相融的发展形态,这个过程中也是实现了一种审美意识超越。

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也日渐增加。为适应这些需求,汕头文化馆制作了潮阳英歌舞的线上慕课,运用互联网形式拓宽教学面,加大英歌的传承传播力度。邀请潮阳英歌舞省级传承人林松作为主讲人,对这一课程内容进行建设和录制(如图3)。从英歌起源和流派介绍、英歌的传承和发展、英歌起源和流派介绍、脸谱人物、服装造型、道具与乐器、基本动作之眼法、手法、身法,以及基本动作之步法、基本动作之跳跃动作、槌法、基本套路、音乐合成、表演套路、英歌的阵法介绍、英歌整体组合动作等共十四章二十小节来全方面系统的展示潮阳英歌舞。

此外,在短视频盛行的当下,“快手”“抖音”和微信视频号等加速了潮阳英歌舞的线上传播。在以短视频为主流传播渠道的大趋势下,不能忽视历史、艺术等与新兴媒介科技的相结合。英歌舞与时代同步前进,在保留其本真的原汁原味的特质以外,仍然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而改良和进步,在多领域的审美超越中,一同创造一个属于当下的,属于真历史的“新英歌时代”。

三、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文化认同的“集体记忆”

潮阳英歌舞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以何种形态、何种形式出现,其核心与本质都是不变的,都是在弘扬一种正义、刚勇、真善美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这是一份属于华夏百姓的文化认同,在谱写一曲曲英雄赞歌的同时,也成了中华儿女一代代传承的集体记忆。

(一)英雄赞歌的谱写

英歌舞是潮阳人民思想信仰和审美要求的反映。潮阳,地处祖国南海之滨,古有“海滨邹鲁”之称,既是美丽富饶之地,又是文明礼貌之邑。在潮阳,每逢节日不但可看到游标旗、扮“活景”、打大锣鼓等文娱活动,还可看到多彩多姿的花灯、栩栩如生的纱灯屏……这些民俗活动,既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潮阳的社会美、自然美和人情美。潮阳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加上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外敌的侵扰,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在该地留下了光辉岁月——宋代的文天祥率兵抗元,在潮阳大地上转战,滨海的莲花峰上,留下他用佩剑刻下的“终南”二字;明代的戚继光、郑成功在这里驰骋征战,荡平倭寇……潮阳人民在这些英雄的影响下,形成了豪放性格、具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潮阳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为民传颂的故事,这些故事多与英歌舞所表现和颂扬的梁山泊好汉聚义的片段相呼应。英歌舞赞英雄,其粗犷、热烈、豪放的风格特点也是潮阳人特殊性格的写照。由潮阳人民审美情趣、特殊性格所形成依附于民俗活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英歌舞,是潮阳民间习俗和潮阳人民民族精神气质的浓缩,也是一首传世百年的英雄赞歌。

(二)民族記忆的彰显

在每一代潮汕民众心中,潮汕英歌舞已然成了年节团聚里的独特文化印记,无论是城市还是村落,年节必舞英歌,这同样也是潮汕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潮阳英歌舞作为一种活态艺术文化传统,已然成为一代代人在各种习俗、仪式、活动和情感认同中所留存下来的集体记忆,[13] 这份民族文化认同下的“集体记忆”一直保留着它独有的意义和价值。在过去,它以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形态出现在百姓的记忆之中;在当下,它伴随着时代发展,在艺术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属于它的“新英歌时代”,绽放了属于它的文化之花。但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潮阳英歌舞,无论是以何种形态、形式出现的潮阳英歌舞,其核心与本质都是不变的,都是在弘扬正义、刚勇、真善美的民族精神。在历经不同时代后最终形成了特定的民族精神状态和内容,潮阳英歌舞的文化内核不仅促进了各文化的共融,更促进了文化认同,也促成了相同核心价值观、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固其根本,牢铸英魂——潮阳英歌舞从农村走向城市,从民间走向职业,从边缘走向主流的文化现象就发生在当代人的视野之中。丹纳曾说,“许多完美的作品不仅表现一个时代一个种族的主要特征,而且还表现那些几乎为人类各个集团所共有的感情和典型精神生活的价值与文化的价值完全一致[14]”。潮阳英歌舞反映的那份独特的集体记忆,由表及里所渗透的文化审美意识,是岭南地域文化当中别样的厚度和气韵,使得我们对其英歌舞的审美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传播。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释:

[1] 张毅,袁新文,张贺,王珏:《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综述》,《人民日报》2022年3月20日第8版。

[2] [7]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以表演艺术类为例》,《民族艺术》,2020年第6期。

[3]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4] [英] 阿雷恩· 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09页。

[5] 仝妍:《“难能为美”与“文化同感”——论当代舞蹈的专业审美与文化审美》,《北京舞蹈学报》,2006年,第4期。

[6] 蓝凡:《非遗舞蹈论(下)》,《民族艺术研究》,2019年第6期。

[8] 从记忆到体验的过程是空间的心灵化即审美化,也是作为经验遗存的历史知识转换为作为文化遗产的审美意象的过程。

[9] 刘建:《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7-9页。

[10] 仝妍:《非遗舞蹈进校园——舞蹈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舞蹈》,2018年第5期。

[11] 王海英:《广东“非遗”传承与创新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12] 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到美学》,《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13] 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用“集体记忆”来解释历史的活态意义,即历史是通过现在的关注所形塑的集体记忆建构的。

[14] [法]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362页。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
《山海经》与原始宗教关系再探究
不屈的长城
抗战烽火中的文学斗争
赣傩艺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