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师生凝聚力的影响探究
2022-05-30潘延伟
潘延伟
摘 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能够引导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同时学生也会严格地要求自己,约束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班主任也能够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确保班主任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使班级更为团结,更具凝聚力。高中生的思想、思维模式日益成熟,高中生的自控能力显著提高。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有选择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管理风格,才能更好地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分析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师生凝聚力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班级凝聚力
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风格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成效,班主任管理风格主要有民主型、放任型及专制型。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关乎班级的凝聚力与班级的氛围。如若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不合理,则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一方面无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阻碍了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高中班主任应结合实际,科学选择管理风格,正确认识管理风格与班级凝聚力的关系,优化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班级管理工作概述
(一)对象
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对象,又是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学情及管理需求,才能制订翔实、可行的计划。引导学生和教师一同承担班级管理的责任,积极维护班级秩序,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也是参与班级管理的核心主体之一。
(二)任务
维护班级秩序,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遵守班级的各项制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班主任组织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及目标。如若学生的思维活跃、富于个性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班主任需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习成长的基本规律,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学风及氛围,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在感受到班级温暖氛围的同时,也可更好地与同学们共同攻克难题,掌握所学知识和内容。在良好班级氛围的影响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积极维护班级管理秩序,顺利实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1]。生动有趣、积极向上的活动是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其真切地感受到班级温馨、和谐的环境,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学生在活动中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健全的人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习能力,在和谐的班级环境及氛围中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内容
班级管理是准确把握学生概况的前提下,制订详细且明确的规范,积极维护秩序,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所以,班级管理主要分为三个内容。首先,班主任需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树立责任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充分体现制度的作用与价值。在人性化及民主化的管理背景下,顺应学生的合理要求,既展现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又可以打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充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负面情绪。其次,在制订班级制度的过程中,为使学生了解班级内部的奖惩制度,应加强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使学生在班级评比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维护班级秩序[2]。在学生和教师的努力下,保障班级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学生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最后,集体与个人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集体之中发挥作用,鼓励表现良好的学生在班级内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
二、班主任管理风格的影响
(一)民主型管理风格的影响
现阶段,教育学专家认为班主任应优先选择民主型管理风格,在采取民主型管理风格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将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作为重点。教师与学生要形成良性互动,在教育教学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应用民主型管理风格组织班级管理后,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制订班级的制度和规范,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班级成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3]。学生更容易接受自己参与制订的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引领下切实做好管理工作,有利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但是,民主型管理风格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需结合实际合理调整和优化。
(二)放任型管理风格的影响
若采用放任型管理模式,学生更加自由,但是也对学生发展与成长产生不利影响。班主任无法制订详细且明晰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对班级事务具有决定权,学生更加肆无忌惮,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热情。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也会削弱班级的凝聚力。
(三)专制型管理风格的影响
专制型管理风格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专制的管理模式。教师一人决定班级制度的主要内容,学生无权參与。同时,教师也强制学生严格遵守制度,不得质疑教师的权威性。尽管其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净化学习环境,但是其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限制,将阻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三、高中班主任管理措施
(一)民主型管理风格的措施
从现阶段的教学任务来看,民主型管理风格对学生自主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日常学习和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的自由度更高,但是,如若班主任疏于管理和调控,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班级中的问题,民主型的班级管理风格会成为放任型的管理风格。为了规避以上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4]。面对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又要筛选重要且普遍的意见,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了解班级概况和学生的主要特点。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可在班级内部创建班级管理小组,有效维护班级管理秩序,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放任型管理风格的措施
采取放任型的管理风格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无法对学生开展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放任型管理风格中最为明显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实际,合理调整教学风格。其实,放任型管理风格并非完全不管,而是在学生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放任型管理风格和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确保学生在不需要教师监督的条件下,依然能够按照规定要求,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三)专制型管理风格的措施
班主任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确保班级管理的公平性及民主性,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会更加敬重教师,认真地听从教师的教育。首先要注重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教师要选择相对平和的管理模式,不得以过于直接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以免引发学生的恐惧心理,导致学生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意见。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间出现问题或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间的问题,督促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表达自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表扬与鼓励学生。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采用正向的语言,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减少批评的语言。班主任要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学生共同面对并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四、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措施
(一)严于律己,树立榜样
班主任要严于律己,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班主任的行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以端正的态度面对教育工作,既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大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到班级课堂纪律,班主任应该严格执行与遵守,学生也会有参考标准,对待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也持有积极态度。因此,学生的态度通常取决于班主任的态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加强班级内的学风建设,在学生之间建立良性竞争的关系。
(二)积极培养优秀的班级干部
积极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观念、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各种能力。综合学生的个人能力,使不同的学生担任具有个人特色的职位,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起到班级管理中的帮扶作用。不同特色的学生能互补优势短板,形成强有力的班级干部团队,成为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得力助手。针对不同特长的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合理放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定期组织召开班干部会议,班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切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三)尊重学生个性,改变传统理念
学生是独立的,也是不断发展的,每个学生都具备独立的思想。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尊重班级中的所有学生,结合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5]。将平等原则落到实处,保证所有的学生均可在学习中有所收获。班主任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转变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正确看待学生的可塑性及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四)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深切体会学习的意义是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学生也不容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疲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措施,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在微信公众号中推送与班主任管理相关的实用文章,为学生展示读书与不读书在生活状态上的差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建立自我认识。学生感受到二者生活的差异后,便可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
(五)组织开展励志教育和理想教育
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且意志力薄弱,遇到问题和挫折后,容易轻言放弃,不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需结合过往浏览的公众号,为学生推送风趣幽默且蕴含深刻哲理的文章,在浏览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使学生能够从更加客观和理性的视角看待生活,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及抗挫折能力。接受客观现实的同时,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处理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价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进步。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与困境,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
(六)关爱学生,认真工作
高中生需要承担巨大的应试压力,学生也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理解。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情,也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心理状态,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稳定学生的情绪,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生活之中。如若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则可显著增强学生的信心,这也有利于学生攻克更多的难关。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教师在教育中需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需结合学生实际,落实管理工作,制订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针对思想或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逐步转变学生的不良思想,提升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及能力,确保班级管理的质量及效率[6]。
(七)充分利用共情策略
班主任的工作繁杂且劳累,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班主任工作的不易,感受班主任为做好教学工作的辛勤付出,这样既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也可以使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有助于影响学生的思想及情绪,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为未来努力奋斗。受班主任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影响,班主任也会产生焦虑和抱怨等负面情绪,抚平负面情绪后,依然要做好各项工作。班主任要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工作中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结束语
高中班主任不同的管理風格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行为意识,为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需结合高中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管理风格,同时,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调整管理风格,满足管理需求。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班级管理,维护班级的秩序,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升学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云霞.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J].新课程,2020(33):227.
[2]卿义平.解读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J].活力,2019(16):179.
[3]韦星涛.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影响的分析[J].魅力中国,2020(8):122-123.
[4]普布卓嘎.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影响[J].读与写,2019,16(15):2.
[5]黄肖慧.解析班主任管理风格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J].新课程(中学),2016(1):253.
[6]姚晓平,唐星.高中班主任管理风格对班级凝聚力影响的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