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勾连·索引·回归 新高考语文高效复习策略
2022-05-30肖美玲
肖美玲
摘 要:语文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一定的分值比例,因此,教师应该给予语文复习高度重视。高效的复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形成缜密的复习思维,攻克学习中遇到的难关。融入新思维,开拓新方法,明确新高考导向,才能引导学生圆满完成高三学习任务。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高效复习;策略
一、高考语文复习现状
当前高中语文复习存在以下现状:
(一)早、晚读松散,乱读一气。大部分高三学生对语文早、晚读存在较多的迷茫,认为要背诵识记的内容实在太多,无从下手,也无自己的规划,加之没有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简单认为,所谓早、晚读就是简单的背诵记忆,机械重复。另外,学生无法自我测试早、晚读成效。
(二)只注重量的积累[1],忽略了质的提炼。有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复习课就是逐条讲解一轮二轮专题,讲完理论后让学生做题,就算完成教学指导了。殊不知题海容易让学生迷航,若无总结和归纳,做再多题,伴随遗忘曲线的规律,学生能记住的少之又少,导致复习效率低下。
(三)疯狂刷各地模拟题,忽略了回归教材。很多師生认为在高考语文复习中花太多功夫在课本上是浪费时间,因为高考不是中考,几乎不会直接将课本内容作为考题。进入高三复习后,不少教师抛掉课本,将各大老牌一轮二轮复习资料奉为圭臬,就专题按部就班地传授应试技巧、套路模板,不重视复习内容与教材的关联,导致学生不适应新高考命题趋势下与课内知识的呼应[2]。
二、高考语文高效复习策略
(一)早、晚读计划优制订
语文知识繁而杂,如果只凭课上40分钟讲解或练习,显然时间不够用,那么每天的早读与晚读就必须有效利用。语文教师从学期开始就应制订精确的早、晚读目标,比如早读可规定识记背诵两样:名句默写和文化常识。针对64篇背诵回顾,预留时间测试默写,而默写内容也应该是针对学生高一高二长期测试反馈的弱点、难点制订题型,如带通假字的、同音形似字的、带哲理的理解性默写、表达相似含义或带相同意象的不同诗文篇目的句子等;面对繁杂的文化常识,按称谓文集、地理礼俗、官职科举、天文历法、宗法刑罚、服饰器物、古籍体例等种类编好高三校本复习资料,资料包括背诵识记部分,及每类后的判断题测试用以巩固[3]。
而晚读则用以消化文言字词句及作文素材的识记,同样切忌杂乱无章,学期初也应以教研组为单位,制订计划,将实词、虚词、热频词分散到每个阶段、每一天,既有识记的部分,也配以相应的练习,再借助《乌有先生历险记》拉通常见文言考点,让学生在晚读时不断强化记忆。关于写作素材,学生高一高二肯定积累了不少,高三阶段要做的就是话题归纳,写作课应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由中心话题发散各类延伸话题及典型人物、生活事理等,而晚读要做的就是用看思维导图完成素材的记忆回归。在高三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先进党员、优秀青年、科技之光、平凡甚至是劳动者每类至少三人,学生一开始觉得任务重,晚读积累之后发现这些身份的例子有些是重合的,比如一个人物他既可以是先进党员,又是优秀青年,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十分出色,这样就减轻了素材记忆压力。
当然,功利的识记之外,早、晚读教师也应选择一些趣味时事热点、新闻评说(如央视“主播说联播”)利用智慧校园平板推送或印发纸质资料,让学生在知识类阅读记忆之外有减压阅读,这也符合课程标准中“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的要求[4]。
(二)做好分类勾连及典题索引
高三频繁的考试及平常一轮二轮复习教辅上各地模拟题、真题,学生已经有了大量题的积累,如何让学生在题海中保持清晰的思路,笔者做了两点尝试。
1.让学生构建题与题之间的相似性勾连
比如指导学生将遇到过的题进行分类,以现代文为例:(1)可以按主题分,如环保自省型题材类《又见鹭鸶》的第四问“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又见鹭鸶的含义”,《湖殇》的第二问“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什么?”第四问“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而《萨丽娃姐姐的春天》第二问“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第三问“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此类都是作者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行文过程的景物描写无一例外是过去与现在的比较,揭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垦破坏,有着人类的自省。学生在做归纳时,会自然发现其中的规律,此后遇到类似主题,就会得心应手。
此外,主题分类还可以按惋惜传统工艺式微类进行归纳,如冯骥才的《四堡雕版》第二问“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②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都看不到”。第三问“请根据本文内容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又如汪曾祺的《茶干》第一道选择题C选项“酱园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怨恨和无奈,深层上则是借以展现社会变迁”,以及第一问“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此类作品中含有作者对曾经繁盛的手工艺的赞美,对逐渐式微甚至消失不见的美好传统工艺的惋惜,学生将之归类后,思路就非常清晰。
主题分类还有“歌颂家庭亲情”“描绘新农村画卷”“关注弱势群体”“小人物的真善美”等,一些悟性好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挖掘出更多的主题分类。
(2)按题干艺术手法关键词也可归类,例如,学生在高三复习时最早遇到的是《南方的水》,该篇第二问是“散文讲究的是‘形散神聚,请从‘形散和‘神聚两个角度赏析这篇文章”。之后学生遇到其他类似的题干关键词就可以进行勾连。如汪曾祺《茶干》第二问“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又如《蘑菇圈》第一问“阿来的《蘑菇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中评价其‘意深旨远。请结合文本内容,做简要分析”,第二问“小说的语言具有‘诗化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再者宗璞的《跑警报》第二问“张抗抗在评价《东藏记》时说‘宗璞笔下的战争,是柔性的战争。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柔性战争的理解”。再如科幻作品《圆圆的肥皂泡》,问题“作为一篇科幻小说,本文有科学幻想,也有现实情怀。请结合本文谈谈两者的关系”。还有《一只会思考的猴子》,“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虚构的特点,但又让人觉得它是真实的。结合本文,请你谈谈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二者提问方式及回答步骤上的勾连。
除了“主题”“艺术手法”分类,还可以按“年代”“相同作者”“相同流派”等进行题与题之间的有效勾连。
做好题与题之间的勾连,不仅仅会让学生对类似题印象深刻,像环保自省类、惋惜传统工艺式微类的归纳,本身也是不错的写作素材积累,同时也符合学科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也能践行课程目标中的“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
2.建立经典题简录索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遗忘曲线,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学习过程中遗忘是正常的,更何况高三的学生不单单只复习语文一门学科,不同学科之间也会有抑制作用,但是要克服它,将做过的,尤其是偏难怪的题按一定格式进行条目简录,在此笔者指导学生模仿图书馆书籍管理的办法做经典题索引。
如:2021年长沙雅礼中学月考试卷(五)的散文阅读,为梁衡的《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节选),其中题干8为“西北某地打算打造‘左宗棠纪念之旅旅游线路,请你为‘左公柳这一景点写一段介绍文字”,题干9为“《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綠云》作为一篇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原文分别以‘绿染戈壁‘春风玉门和‘柳色长青为小标题领起三大部分,本文选自其中的第二部分。请你根据选文文意,结合小标题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断,概括原文第一、三部分的主要内容”。题型很新,学生做过之后,既可以指导现代文阅读又可以在类似的语用题上积累经验。那么,怎样用简录索引的办法将题快速摘抄呢?笔者指导学生做如下简录索引:“2021年长沙雅礼卷【散文阅读】《左公柳》D8写旅游介绍,D9已知节选部分二,从小标题推断一、三。”这样用一两行字就将哪套卷、试题卷中位置、题干关键词等重要信息从大量的练习中提取出来,学生在收纳好试卷资料后就能非常精准迅速地通过索引目录找到复习内容。针对厚厚的一轮二轮复习资料书,简录索引也非常实用,比如学生在接触到一轮复习资料第11练,第一大题杜牧的《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其中简答题题干“颈联是如何体现杜牧诗歌‘拗峭特点的?表现了作者对张祜怎样的评价”,摘录成索引即可呈现为“一轮D11练【诗鉴】D1‘拗峭”非常简单的几个字,就将主要信息表达完整,学生也能迅速定位,快速温习。
(三)返璞守正,回归教材
高考语文试题很具有导向性,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与课文结合紧密,命题的选材与设问从教材合理迁移,考查考生知识积累的广阔度与应用的灵活度。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是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其中15题选择题A选项“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若考生对课内篇目《琵琶行》十分熟悉,就能知道作者白居易写此篇时“谪居卧病浔阳城”,文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句子,能与Ⅰ卷此题的标题“寄江州白司马”,以及首句“江州司马平安否”对得上,就一定不会判此项为错误项。又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古代诗歌鉴赏陆游的《示儿子》,让考生自然联想起课内陆游的《示儿》,熟悉的作家、相同的“示”的对象、不一样的情感内容,引发考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与迁移,有助于考生正确解读《示儿子》诗句的意蕴。
再如:2021年浙江卷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第8题选择题A选项:“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要判断该选项正确与否,首先考生得有冰山理论的知识储备,从何而来呢?有的考生“冰山理论”知识来源于2020年全国Ⅰ卷第9题“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与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1/8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1/8。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而有的考生“冰山理论”的知识来自语文教材《老人与海》课文教师补充的外国文学海明威所谓众所周知的理论“冰山理论”,那如果师生在高三复习时,没有巩固外国小说知识点的意识,那么这类拔高题,很多考生难以下笔[5]。
所以,教师应洞悉命题趋势,立足考点,以课本为基础,诗歌鉴赏同样可采取分类法,如怀古类《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越中览古》《咏怀古迹》(其三)等;虚实结合手法类,如《虞美人》《扬州慢》《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相同作者类,如杜甫诗《登高》《秋兴八首》(其一)《阁夜》《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文言文重点复习《荆轲刺秦王》《张衡传》《伶官传序》《廉蔺传》《苏武传》《过秦论》《六国论》等与官场、邦国有关的文言文篇目。散文重点复习《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小说古今中外应全面,如《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其他文体的课内文也不应忽略,比如《动物游戏之谜》《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国建筑的特征》等文章,经常成为高一高二教师赶进度教学的“弃儿”,实则十分重要。比如正确教育的预测密卷2021年高考预测押题密卷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刘亮程的《走向虫子》,第7题选择题D选项“文章描写昆虫的行为很有感染力,与《动物游戏之谜》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我以己心度虫心,实现了人的功利性移植”,难以想象若这样的题出现在高考,那么有多少曾经追赶进度的师生会败下阵来。
只有教师秉持灵活的复习理念,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以能力为核心应对高考题型的千变万化,从课内出发迁移课外的能力与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考能力。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命题从新特点、新视角、新趋势着手,不再出现直问直答的题目。高三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点及曾经补充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查漏补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复习课中提炼方法、融入新思维,保证高三复习的高效精准,提高复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莫建玲.高三语文有效复习策略探究[J].高考,2019(17):206.
[2]翁丽君.解析高考语文高效复习策略[J].教育界,2020(1):82-83.
[3]张海蓉.探究如何做好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J].求知导刊,2021(26):66-67.
[4]王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语文高效备考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1(4):129.
[5]张凰婧.回归课本关注现实:2017年高考语文第三轮复习指导[J].考试与招生,2017(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