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学党史教学创新路径

2022-05-30王孝岚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思政课程

王孝岚

[摘 要]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文章基于协同理论,以中学历史课堂为主阵地,探索中学党史教学在与思政课程互融基础上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中学党史教学;协同理论;思政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3-0049-04

2021年3月9日,教育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宝生在会上指出:“要发挥好课程教材的主渠道作用、思政工作的主阵地作用、网络空间的主平台作用、研学实践的大课堂作用、党史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的支撑保障作用……”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同根同源,在时代洪流中始终同向同行。当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实现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共融共进,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本文基于协同理论,以中学历史课堂为主阵地,探索中学党史教学在与思政课程互融基础上的创新路径,以回应这一时代命题。

一、追本溯源,何以为协同

“协同”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或曰和谐、协调、协作、协和、同步、合作。关于“协同”的定义,《说文解字》中认为“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协同理论”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用以研究不同事物协同机理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安索夫将协同的理念运用于公司管理,指出“协同”就是“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小于公司的整体效应”。日本经营管理学者伊丹敬之在《启动隐形资产》一书中将“协同”分解为“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并认为协同是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一种方法[1]。

以上学者从学科、特征、效应等方面对“协同”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从不同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找到其共通之处。关于协同的结果,各位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朝向积极的、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虽然协同不是新生概念,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笔者认为,要实现对“协同”一词的科学界定,必须要结合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在本文中,笔者赋予“协同”更具时代特色的内涵: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不仅使各要素均受益,而且实现事物的整体发展,最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这里的协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同,而且包括不同资源之间、不同情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科技与传统之间的全方位的协同。为实现最佳的协同效应,需要在协同前分析各要素进行协同的可能性,并在协同的过程中协调各要素主体,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协同机制,最终实现整体协同价值的跨越式增长。

二、百川汇流,何以能协同

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是落实中央相关精神和政策的现实需求,也是提高中学党史教学有效性的内在需求。要发挥中学历史课堂在中学党史教学中的主阵地作用,就要在协同理论的指导下,不断优化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内部系统,变无序为有序,实现两者的同频共振。通过比较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发现,两者具备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理论逻辑:一致的目标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坚实基础

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属于认知观念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教育性和思想性,两者在目标上存在诸多一致性。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2]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3]

由此可见,两者都强调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把党的历史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看历史明初心、向历史求规律、明历史学发展。不难看出,“铸魂育人”是两者的共同追求,两者都指向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党史教育目标。一致的目标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理论逻辑。

(二)现实逻辑:内容的契合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学党史教学与中学思政课程的内容历来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将中学思政课程内容作为主线或是副线直接或间接地贯穿于中学党史教学中。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中国近代史”课程中规定如下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2]在“中国现代史”课程中更是明确规定学生需学习“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2]。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规定如下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

由此可见,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統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中学党史教学和思政课程需准确把握的重点内容,这些内容都指向了“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等。因此,内容的契合是中学党史教学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现实逻辑。

三、根植课堂,何以促协同

对于以中学历史课堂为主阵地的党史教学而言,思政课程是宝贵的资源。对于思政课程而言,党史教学是促其入心入脑的优质渠道。将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相结合,是新阶段开展党史教学的时代要求,也是推动党史教学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具有严谨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但要实现两者的创新发展,并创出内涵、创出高度,就不能简单叠加、随意糅杂,需要从系统高度出发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设计、整体性联动,在教学主题、教学活动、教学策略等方面形成内在关联,以实现协同并进发展。

(一)坚定信念,上好党史主题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史教学,就是要通过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苦历程和光辉岁月,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以及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精神追求。

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需要讲求实效,要借助形式但不流于形式,创新的形式和扎实的内容有机结合才是其长久发展、持续向上的坚实基础。信念育植最终都要落实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上,而设计党史主题课就是有机整合形式与内容的有效路径。学生可以通过一堂堂精致的主题课来感受两者的有效互融。但如何确定主题和设计流程成为很多教师共同的难题。笔者认为,无论是设计何种类型的主题课,都需要对历史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相关内容,合理统筹现阶段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挖掘教材知识与党史教学内容的连接点是设计党史主题课的关键。所谓挖掘连接点,就是寻找教材知识与党史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追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适配度。

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生动的主题活动课,这些活动课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且与对应学段的学习主题相呼应。例如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就与学生刚接触历史课程的学情以及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成长的节拍”相呼应,七年级下册的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就与历史课程中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学习”内容相呼应。笔者在深入研究这类主题活动课的设置和内容后认识到,上好党史主题课的关键在于统筹规划、任务驱动。鉴于此,笔者曾在八年级历史教学收尾之时设计了如下党史主题课。

主题: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时光里的百年党史。

主题描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回首百年路,各类遗迹、实物、事迹等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我们每个人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请同学们做一次社会调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任务,了解时光里的百年党史,体会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教学目标:通过调查研究不同载体中的党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教学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的资源情况和学习需求,在如下三类任务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并可实际操作的任务。首先走访相关单位或者访谈个人,搜集相关材料;其次撰写调查报告;最后交流调查结果。

任务一:报刊中的百年党史。

任务二:建筑中的百年党史。

任务三:照片中的百年党史。

首先,上述主题很好地挖掘了八年级历史课程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连接点。八年级历史课程着重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義革命史和建设史。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叙述了社会主义建设史中的政治、经济的各类成就。上述任务,通过报刊、建筑和照片这些载体,很好地将两大课程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史的内容连接起来。其次,学生在自主调查的过程中很好地了解到实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对这些历史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提炼考证、多元互证后,获取了有效的历史信息,提高了媒介素养。学生利用这些历史信息从不同角度对红色事件、人物进行解读,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增强了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最后,学生品悟中国共产党为理想信念奋斗的历史,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转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铸就信仰之本。

(二)提升思维,做实党史教学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党史教学,就是在信仰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大历史思维。大历史思维就是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引领学生不忘本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只有把培养学生大历史思维作为党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发展,才能客观看待、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生是党史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需要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活动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思维培养最终都要落实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学生在党史学习过程中以亲身体验情境、切身参与活动为突破口,以深入研究和分析问题为切入点,学会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历史的规律。如今很多初中学生都是“00后”,甚至是“10后”,党史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遥远、陌生,如何设计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成为广大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创设具体的情境是活动开展的重要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是设计党史教学活动的关键。

党史教学在历史课堂和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很容易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的教育。虽然很多教师也愿意在课堂上渗透党史,但如果不是教材的内容,他们便不会主动拓展党史内容。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便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党的认识也会局限于政治方面的领导。党史教学并不仅仅是文本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学习,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生活情境影响和带动学生的成长。例如,可以将时事热点、乡土资源等融入党史教学中。鉴于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活动概述:探寻我们身边的党史,完成家庭简史调查报告或时间轴的制作。

活动目标:通过调查家庭重大事件,以小见大,钩沉其时代背景,挖掘其历史价值,体悟其思政意义;通过调查发现身边宝贵的党史资源,走进时代场景,感受当事人的个人经历,厚植家国情怀。

成果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家庭简史调查报告或是时间轴的制作。

活动要求:第一阶段,学生通过询问采访、调查取证等方式探寻自己家庭的重大事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理解、分析,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第二阶段,学生完成家庭简史调查报告或是时间轴的制作。学生从提取到的信息中凝练主题,围绕主题搭建调查报告的框架,在调查报告中运用所学党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做到表述规范、逻辑严密;学生对收集到的家庭重大事件按时间进行排序,时间、事件对应准确,并完成时间轴的制作。

初中学生喜欢体验性、实践性强的党史教学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体验就没有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思维成长。给学生展现党史容易,可是要通过党史教育培育其政史思维不容易。上述活动能够基于初中学生的心智特征统筹政史学科素养目标,将厚重的党史知识同鲜活的生活情境、家庭事件、人物经历相结合,促使学生认清近现代社会发展和家庭发展的主线和本质,正确把握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有机统一。

(三)强化践行,制订灵活的党史教学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史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之所以行、之所以强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担当了为民之责。

要实现党史教学和思政课程的有效协同,就要做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故两者的有效协同就要高度重视其实践性,把党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既要在教学中融入社会实践,又要在社会实践中融入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把个人理想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使奋斗精神代代相传。教师需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课堂行为,把握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生长点。所谓把握生长点,就是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捕捉对课堂教学发展有利的生成,并通过适当的策略指导学生的践行,以保证课堂教学方向准确无误。

初中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党史教育,对此教师可通过各类鲜活的载体和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党史教育的欲望。

例如我校教师创作了一部以“红船”为名的话剧,将百年党史浓缩在这部话剧中。在观看话剧前,笔者发给学生一张任务单,任务单的具体内容如下:

1.梳理話剧中的重要事件,制作时间轴。

2.识别话剧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并将重要人物领导的重要事件粘贴到地图相应位置。

3.用所学知识解释话剧所蕴含的革命精神,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精神。

深刻感人的故事、令人振奋的画面深深打动了学生。但只是打动学生是不够的,笔者还通过上述任务单对学生的党史学习给予适当的策略支持。从事件走向时间、从时间走向重要人物、从重要人物走向具体历程,最终指向其蕴含的精神。学生在教师的恰当指引下动手、动脑、动心,深刻理解了党史学习还需要落实到行动中去。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科学、系统、客观地探索中学党史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策略,品悟中国共产党为理想信念奋斗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心系人民造福人民的历史,对于实现中学党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余菲菲,张颖,李宗泽.协同视角下文化与技术融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5-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责任编辑 袁 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2021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大思政视域下政史协同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注:本课题为普职融通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思政课程
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协同创新模式初探
重庆市铁水联运协同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理论的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促进机制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