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促文本理解

2022-05-30刘焱李飞英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黄河颂中华儿女黄河

刘焱 李飞英

跨界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实施跨界教学。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国的抒情诗,诗人以澎湃的热情讴歌了黄河的磅礴气势,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给读者以强烈的精神震撼。这样的抒情诗,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感受到黄河的壮美,更不易感悟其中蕴含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基于本文抒情性浓的特点,笔者采取了跨学科教学的策略,效果很好。

一、语文与音乐融合,促学生与文本共情

初中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还不强,对抒情味浓的语句缺乏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笔者将文本与音乐作品《黄河颂》联动起来教学。

课文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构成。“朗诵词”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笔者让学生诵读“朗诵词”之后,提问:“这部分内容写了什么?”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很轻易地答出“黄河是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精神的象征”。在指导学生朗诵“歌词”部分内容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如下理解文本的支架问题:①黄河的形象是什么?②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③第一次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用?④文中出现了几次“啊!黄河”,作者为什么要重复?⑤结尾部分的抒情有什么特点?⑥黄河的形象与中华民族的形象有什么关联?因为有这样的学习支架,学生的诵读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他们对支架问题①②④的解答,还是比较准确的,而对于支架问题③⑤⑥的解答,就比较肤浅了。

基于此,笔者播放了视频《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黄河颂》,要求学生一边观看屏幕上奔腾的黄河景象,一边仔细聆听《黄河颂》的朗诵,根据歌曲划分诗歌节奏,确定“朗诵词”和“歌词”该用怎样的语调、感情去朗读。在歌曲的渲染下,学生很快发现“朗诵词”的曲调节奏平缓。笔者总结:“我们应该用平稳的语调诵读出黄河的雄姿,以体现曲折宛转、奔腾不息、源远流长的黄河风貌。”对于“歌词”主体内容的诵读,学生从激越的乐曲中精准地感受到“这一部分语速宜加快,语调要高昂有力。”对于“歌词”结尾内容的诵读,学生从舒缓的乐曲中感受到“这部分语速宜减慢,因为作者把浩浩荡荡的黄河和具有黄河一样坚强性格的英雄儿女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深刻地表达了对黄河和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展示出我们伟大民族像黄河一样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在感受黄河奔腾的气势中,在慷慨激昂的音乐声中,学生逐渐融入音乐中,甚至有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律动。欣赏视频后,笔者采用配乐朗诵的方式,再次播放歌曲《黄河颂》,让学生揣摩乐曲内容。有的学生说:“我听到了黄河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有的学生说:“我听出了黄河的咆哮声、呐喊声和怒吼声。”还有的学生说:“我从中听出了中华儿女在外敌入侵时的愤怒和不屈。”

二、语文与历史、地理融合,促学生理解文本

音乐作品固然可以让学生共情,但要真正让学生理解黄河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之间的联系,教师还需要深入挖掘黄河的历史背景,如此,才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黄河颂》时,笔者根据教学实际,将语文学科与历史、地理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科融合的学习中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以及黄河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从而理解黄河精神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笔者从初中历史教材中收集了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与黄河有关的史实。从初中地理教材中收集了与黄河有关的地理常识,精心筛选出与《黄河颂》有关的内容并制作成PPT:①早在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②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经我国九个省(自治区);③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④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两岸活跃着广大抗日军民,万山丛中、青纱帐里,到处都有敌后游击队在英勇地与侵略者作战。

播放完PPT后,笔者结合这些内容提问:中华儿女的别称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这两个别称与黄河有什么关系?学生结合PPT中的内容①,很容易地理解了“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源头”。结合PPT中的内容②,笔者引导:根据这个资料,你能用诗歌中的句子来概括黃河吗?学生立即抢答:“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坏。”当PPT中的内容③定格在屏幕上时,笔者引导:从这些城市功能上看,黄河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学生兴致很高,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诗歌中的原句“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借助这些历史和地理知识,学生基本上能感受到黄河在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认识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是,本文的中心是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一中心呢?笔者借助PPT中的内容④,向学生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写作背景:1938年9月,武汉沦陷,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他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亲身感受到黄河两岸抗击侵略者的中华儿女的顽强意志,次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激情澎湃地写下了《黄河大合唱》。然后,笔者引导:“结合PPT中的内容④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黄河精神与抗战精神有什么关联?”经过小组讨论,第一小组认为:“黄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这与中华儿女不可阻挡的抗战热情是一致的。”第二小组认为:“黄河两岸的抗日军民团结一致,气势如虹,这与黄河的气势磅礴是高度一致的。”第三小组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保卫中华民族的‘屏障,而抗日军民则是保家卫国的‘万里长城,从这个角度讲,黄河精神与抗战精神是一致的。”第四小组认为:“黄河千百年来滚滚东流,摧枯拉朽,与中华儿女抗战必胜的信念也是一致的。”其他小组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

为了强化这些认知,笔者播放了歌曲《保卫黄河》和《大刀进行曲》。学生在高亢激越的乐曲声中,更形象地理解了本文主旨:作者通过描写黄河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歌颂了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讴歌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不屈不挠、坚毅顽强的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华儿女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猜你喜欢

黄河颂中华儿女黄河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中华儿女
『黄河』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黄河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