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育情 以美育人
2022-05-30林美善蒋芳
林美善 蒋芳
摘 要: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取得很大成绩,特别是美育教育的不断完美,使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作为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要以“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注重突出学科特点,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使其学有所获,终身受益。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探索研究
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音乐实践,提倡音乐创造。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设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及合情合理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及较好的课堂呈现效果等方面进行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探索、研究。下面就以人音版课标教材小学四年级中的欣赏课《那不勒斯舞曲》教学内容为例,围绕上述几点,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更新理念,教学内容弹性化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本节课在教学理念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现,注重音乐实践及理解世界音乐多元文化等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思考、有针对性地聆听作品,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学习、积累欣赏音乐的有效方法。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学内容多,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过听、看、唱、跳、编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音乐,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节课,教师大胆放手,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从而积累学习方法。教师抓住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舞会情境,以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吸引每个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在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舞会基本礼仪、参与舞会、了解音乐作品相关文化、演唱主题旋律并加入歌词表演等活动,将当堂课的知识学以致用,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调动了他们持续学习的主动性。
二、更新教法,过程扎实有效
在初次聆听音乐作品时,教师以舞会礼仪开课,让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雅音乐审美情趣。分段赏析过程中,利用反复聆听、分析要素,感受情绪,演唱主旋律,示范舞蹈、生生共舞、配声势、肢体律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开发学生听觉、记忆、表达、表演等能力。在最后整体聆听环节中,通过之前的学习积累,学生能分辨并知晓乐曲是三部曲式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十分注意从学情出发,针对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班级总体情况的音乐实践活动,充分体现班级特色。在教学方法上做到形式多样。教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展示自己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律动中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目标明确,重难点合情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教学目标越清晰,越切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就越能够成功。
1. 认识小号,听辨其音色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通过聆听感受,让学生对小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西洋管弦乐器中其他吹奏乐器音色的听辨,加深学生对小号音色的记忆。此法避免了教师枯燥的知识点讲解和学生的机械记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其他西洋乐器的认识,为后续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听辨、律动、模唱、合作、编创等活动,体验感知音乐的不同情绪,充分体现了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也是新课标对小学中段学生欣赏课教学的要求。
3. 教师在拓展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西洋乐器和世界音乐(意大利舞剧音乐风格)的喜爱。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听中联想、思考、寻找答案,并获得美的享受。只有当学生听足,感受到位了,才会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重难点设定合理,做到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环环相扣。教师注重以生为本,整个课堂音乐氛围浓厚。
四、策略实用,课堂呈现效果好
本课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及学生年段特点运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新课导入时,教师邀请学生共舞,并介绍舞会相关礼仪等,为学生营造了一场在盛大舞会中跳舞的情景;在认识西洋乐器小号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小号的介绍图,而是通过学生对全曲的初听以及以往音乐知识的积累来揭示主奏乐器——小号。并通过多种西洋乐器音色的听辨,加深学生对小号的音色记忆,也让他们了解了更多的西洋乐器;在分段聆听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策略,让学生体会、理解音乐的情绪变化,增进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五、因材施教,打造高效性课堂
这节课,教师合理使用、开发教材,紧扣学科特点,突出学科特色,紧抓音乐风格,营造浓郁音乐氛围,学生积极互动参与度高,并且效果呈现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激励学生不断探索学习的最强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材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围绕音乐要素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会到会。能看出学生能紧跟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大胆发言,展示自己。与此同时,教师能及时捕捉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巧妙解决。学生学得轻松,收效大。教师关注学生的普遍参与,并鼓励发展不同个性相结合,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在为最后部分音乐编创声势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自信地在音乐中表现。这不仅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激励他们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哪怕说错的孩子,教师也不急于否定,而是积极引导鼓励他,并通过生生互助学习以及后续知识的回顾,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努力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
六、结语
随着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學活动也正以多样、开放的形式迅速向前发展。我坚信:只要通过我们不断努力实践和探索,定能让师生间的教与学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最终达到以音育情,以美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明飞. 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1):113-114.
[2]赵婷婷.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 中国教师,2020(S1):91.
[3]韩娜娜. 关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与分析[J]. 新课程,2020(25):34.
[4]牛玉梅. 创新型小学音乐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11.
[5]柯小斌. 基于体验活动的音乐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中西结合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七法十三类”[J]. 中国音乐教育,2020(08):15 -19.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