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病历的实施对病案管理的作用研究

2022-05-30王桂兰

健康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病案管理电子病历患者满意度

王桂兰

摘要:目的 研究电子病历的实施对病案管理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1200份病案资料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1200份电子病案资料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回收病案数量、复印质量、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病案总份数、病案总页数、每日平均病案份数、每日平均病案页数、病案管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病案复印时间、复印总份数、复印总页数以及案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病案管理中实施电子病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使病案的回收数量和复印质量明显改善,降低在管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患者对于病案管理的满意率,综合实施效果较好,可以进行临床推广普及。

关键词:电子病历;病案管理;患者满意度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转归、检查、诊断、治疗等活动的综合记录,需要在疾病结束之后对上述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医院需要按照格式和要求建立医疗健康档案[1]。以往对病历主要采用纸质方式进行保存,但是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纸质病历占据医院档案室大量的空间,在管理中需要进行归档和整理,定期检查、除尘、维护,并且病历的打印耗费纸张,耗材成本高。患者如果需要复印资料也需要等候较长的时间,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因自然灾害损毁或者管理不当资料丢失的问题[2],因此需要提升病历的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子病历的使用得到重视,医管局在2017年颁布了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推出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共存的病案管理制度。通过电子设备将诊治记录进行保存、管理、传输和再现,在保存基本资料的同时可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网络传输,提升病案管理质量[3]。本文对电子病历的实施对病案管理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1200份病案资料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1200份电子病案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623例,女577例;年龄在18~72岁,年龄均数为(45.12±4.67)岁,病程在1~20年之间,平均病程(10.65±1.87)年。观察组:男620例,女580例;年龄在1~73岁,年龄均数为(45.67±4.55)岁,病程在1~20年之间,平均病程(10.58±1.8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知情同意,签署实验同意书;具有完整的就诊记录、检查记录;病历中患者均可联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已经死亡患者;无完整就诊记录患者;未进行完善的临床检查。

1.2 方法

对照组仍使用纸质病历管理模式。对于患者从进入医院至出院期间的各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在档案借阅时对资料进行复印;定期进行档案的整理和检查。

观察组使用电子病历管理模式。病例均在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中完成,将患者进入医院后的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有关资料按照规范输入至信息系统中,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在整理完毕后在系统中存储。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回收病案数量进行分析,包括病案总份数、病案总页数、每日平均病案份数、每日平均病案页数;(2)对两组病案复印效率进行分析,包括复印时间、复印总份数、复印总页数;(3)对两组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包括病历资料混乱、病历书写不规范、病历首页不准确;(4)对两组患者病案管理满意率进行分析,设计问卷调查量表,统计对此次病案调查满意、比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值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回收病案数量

观察组病案总份数、病案总页数、每日平均病案份數、每日平均病案页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病案复印效率

观察组复印时间、复印总份数以及复印总页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病案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比较两组患者病案管理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病案管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结论

电子病历系统存储空间大,可以确保内容保存完整,查阅便捷,传输信息的速度快,可以实现资源之间的共享,与纸质病历对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4]。同时在大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的趋势下,电子病历组作为医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产物,与纸质病案对比,耗费更低,管理便捷性增加,提升了病案的管理质量。

病案管理的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管理质量,也可从病历中反应出医护人员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规范、高质量的病案管理能方便病案的借阅与归档,更能预防、解决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改善医患矛盾。在国内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可促进病案管理的规范化,提升病案质量。让电子病案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给以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也提高了病历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时效性。加大对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的投入,可高质量对病案数量和种类进行处理、分类,以满足方便准确查阅、快捷查阅的需求,但就目前国内电子病案的发展来看,其法律效应仍然不够理想,且未形成特殊的法律地位,故院内普遍存在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共存的现象。通常院内电子病案普遍用于对信息的查找与刹查看,而纸质病案则主要用于存档,当做原始的资料。从病案管理的价值来看,其主要体现在病案的内容上,故在病案管理上,需要充分发挥出电子病案的作用,加强对其中医疗信息资源的管理,建立病案库,以缺乏可充分发挥出电子病案的价值,提高其可查找性,利用合理编码,确保其在后期可尽快识别,确保后期可加强对病案资料的开发,挖掘其所潜藏的医疗价值,继而为社会提供更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案总份数、病案总页数、每日平均病案份数、每日平均病案页数、病案管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案复印时间、复印总份数、复印总页数以及案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传统纸质病历需要对患者就医期间的全部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查房记录等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全部的数据资料,并且需要定期对上述资料进行归纳和检查,防止发生遗失的问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医院工作人员的负担。在查阅时,需要将上述资料自档案室找出并进行复印,患者往往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影响患者就医满意率[5]。电子病历则是一种使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医疗记录的病案管理模式[6],可以通过电子资料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在电子病历实施之后可更加快速直观的获取病历相关内容,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各个部门调阅患者信息,节约医疗资源。同时可以对病历进行实施质量监控,一旦发现书写中存在质量问题可及时进行反馈,提醒医生重视诊断、用药,加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以提升病案管理质量[7];电子病历在实施之后患者如想要借阅病历工作人员可直接从计算机中调取,速度更快,在调取之后直接打印,条理性更加清晰,节约大量的时间,患者对于病案管理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综上可见,在病案管理中实施电子病历可以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使病案的回收数量和复印质量明显改善,降低在管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患者对于病案管理的满意率,综合实施效果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葛冬娜,袁蕊.探讨电子病历的实施对病案管理和患者的影响[J].中国病案,2020,21(12):10-13.

[2] 白书琴.电子病历模板控制对病案質量管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2):28-31,35.

[3] 韦丽群.实施电子病历系统对病案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病案,2018,19(2):20-22.

[4] 赵海静,计阿丹,侯慧卿,等.电子病历在病案管理中的作用与优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8(6):184-185.

[5] 尹向娟.电子病历在脑出血患者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197-198.

[6] 张俊全,苏红艳,邢维荣,等.电子病历在病案管理中的优势与发展趋势[J].医疗装备,2018,31(6):190-191.

[7] 牛淑芬,韩松,于斐,等.区块链电子病历中基于密钥聚合的密文检索方案[J].计算机工程,2021,47(5):36-43.

猜你喜欢

病案管理电子病历患者满意度
浅析病案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电子病历保全与认证研究
北京市中医院门诊医生的沟通方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加强病案管理对于DRGs系统发展的意义分析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尿道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效果研究
在举证责任倒置机制下的病案管理
浅谈病案管理与患者隐私的保护
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分析
现阶段电子病历问题的探讨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