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探索
2022-05-30许丽君
许丽君
[摘 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实践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重视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化学涉及自然现象、工业技术、前沿科技、生活实践等多个方面,教师需要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发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文章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出发,立足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探索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科学关键能力;情境教学;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8-0068-03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融合生动、具体的场景,使教学内容带有情绪或情感色彩,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呈现典型的学习场景,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化学学科而言,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等多个方面。情境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心理认知,使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得到提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符合人本主义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规律,对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有诸多益处。
一、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知、情、意、行的结合。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连接这几个要素,高度重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将学生的个人发展、思维创新作为终极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而情境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创造和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学习化学知识,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促使学生深入领悟知识。除此之外,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实现,这与情境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人本主义理论,遵循学生的化学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创设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
(二)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肯定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性。该理论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提出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其他同学互动,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最终探索出新知识。基于该理论,学生可以充分运用已有经验以及实验等方法对情境问题进行探索、解答,进而完成知识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情境认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将情境創设与学生的化学基础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开展实践探究,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求
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指出了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初中化学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标准,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对教学活动过程、学生的表现、活动成果等进行深度评价。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以具体行动、学习作品、课堂展示、实验操作、表演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展示化学学习的主要过程,为教师的评价提供参考。从这个角度来说,情境教学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拥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自我意识较强。另外,学生渴望新颖的教学方式,他们好问、乐于尝试、好胜心强,更愿意接受趣味化的学习内容。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让课堂教学形式与众不同、丰富多彩,使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实现个性化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三)符合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
化学学科以研究物质为根本目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探究物质的不同性质和变化规律。此外,化学学科涉及很多重要行业,包括卫生、能源、材料、资源、环境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现实情境,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大量的情境教学资源和素材可用于化学学科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要求
(一)基于课程标准,融入能力要素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关键途径,教师应将能力要素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为情境教学奠定基础。教师只有明确能力要素,搭建课堂教学与学生能力发展的桥梁,才能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方式和科学的认知方式,促进知识转化。比如,在学习“制取氧气”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对氧气这种物质产生了浓厚的探索欲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希望能够通过实验制取纯净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熟悉整个制取流程,另外还要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在学生能力发展方面,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其了解“物质制备”的主要流程、操作重点、原理等,还应加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细化培养内容
针对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分解,使其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比如,在“空气”第2课时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进而分层次开展教学。在本节课中,空气的污染源、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的防治属于重要的知识目标,而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属于情感目标。其次,教师需要细化培养内容,让整堂课张弛有度。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空气的主要组成,了解了空气是宝贵的资源,本课时的教学需要从保护空气的角度出发。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空气的化学知识比较简单,基本上不存在教学难点。学生只需要从内心树立保护空气的意识,并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空气,掌握探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制订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通过细化培养内容,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精细化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三)精心设计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知识及能力目标,精选情境创设素材,创设适宜的情境,丰富教学内容。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认知方式,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系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新知。化学知识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情境性,情境是化学知识传播的载体,可促进学生由学习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化,推动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化学知识的挖掘,探索化学知识背后的情境脉络,让学生在情境中建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深入发展。
(四)基于学生表现,改善教学方法
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反映教学活动的科学性程度以及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综合评价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的学科能力进行测试。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弄清楚“如何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等问题,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学生的课堂表现包含课堂互动情况、实验探究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这些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教师改善教学方法的有力依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实现教学相长。
四、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途径
(一)基于教学内容,挑选情境素材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是情境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只有基于教学内容,精心挑选情境素材,才能增强情境教学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挖掘化学研究领域的情境素材,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研究成果,开阔视野,增强化学学习动力。比如,在教学“有机合成材料”时,教师可以从科技前沿中获取情境素材,为学生介绍纳米功能表面材料、高性能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超大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环氧塑封料等,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提高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从社会生活实践当中获取情境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剖析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现象,探索其中的化学原理。比如,在教学酸和碱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从治疗胃酸的药物入手,分析弱碱性药物的药理。如含碳酸氢钠的药物可与胃酸产生化学反应,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进而缓解胃部不适,起到治疗效果。通过生活化的情境素材,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活学活用,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创新。情境素材是开展情境教学的基础,教师还可以从化学史、化学实验中选取情境素材,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二)基于能力发展,科学设置情境
情境教学具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等特点,教师可通过开展情境教学来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层层深入地挖掘化学学科本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境教学必须有层次、有结构,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问题来加强引导,让教学过程由浅入深。比如,在“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课当中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与技能,进而科学设置情境,促进学生发展。盐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资。盐可从海洋中提取,而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涉及金属的提炼回收及转化、海水净化、海水利用、粗盐提纯等多个方面。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盐的结构,了解氯化钠的性质,进而深入了解海洋资源利用的不同策略。通过科学设置情境,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增强学科能力。
(三)基于学生主体,明确教学环节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教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食谱和餐饮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引入“有机营养素”的话题。在完成激趣环节后,教师设计实验任务,提出“如何辨别淀粉和葡萄糖”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开展实验,运用碘溶液鉴别淀粉,利用银氨溶液、斐林试剂等,鉴别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描述实验现象,明确不同物质的特点,提出新问题并进行反复尝试,在实验当中增强关键能力。在完成实验之后,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学习蛋白质的特性,并进行拓展应用,让学生了解人体烫伤的原因、重金属中毒的急救方法,提高学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基于学生主体设计情境教学环节,可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自然、顺畅,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四)基于学科能力,科学评价发展
教学评价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化学思维、实验能力等展开分层次评价,以展现课堂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学科观念,学会从化学的视角看待问题。其次,化学思维是重要的学科思维能力,可以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找到评价点。实验能力主要体现在操作流程、操作手法等方面,是评价的重点内容。教学评价需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结果紧密结合,指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评价中得到体现,形成科学的反馈。学生学科能力的發展需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学生的化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学科能力的发展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监测和跟进,践行因材施教思想,以帮助学生补齐短板。
发展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初中化学学科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开发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合人本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深入把握化学课程标准,将学科关键能力细化拆分,引导学生不断完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构,经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科关键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康永军,王荣华,刘媛娜.基于化学史教学发展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水的组成”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62-65.
[2] 刘臣,姚梦娟.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开设初中化学实验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3):80-85.
[3] 武盼盼,刘子忠,张凤英.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17):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