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05-30戴星媚王晞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

戴星媚 王晞

【摘要】本文以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我国邮轮乘务人才需求状况,系统探索“订单导向、校企协同、集约培养、河海互通”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模式,为中等职业教育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 邮轮乘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导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7-0068-05

北海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發港,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处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中心位置,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北部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当地的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北海拥有深水海港,能够为邮轮经济及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由于邮轮乘务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北海邮轮经济及相关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邮轮乘务需求分析

《全国沿海邮轮港口布局规划方案》提出:2030年前,我国要形成以2—3个邮轮母港为引领、始发港为主体、访问港为补充的邮轮港口体系,打造一批适合我国民众旅游消费特点的精品邮轮航线,发展为全球三大邮轮旅游市场之一。据测算,我国邮轮游客在2030年将达到1 000万人次,我国将从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邮轮市场,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邮轮市场。经历萌芽阶段和快速成长期后,我国邮轮市场于2018年进入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高品位发展的战略调整期。

除远洋和近海巡航旅游路线上的国际邮轮外,在内河巡航旅游路线上航行的豪华游轮,也是我国邮轮产业的重要成员。乘坐豪华游轮在长江三峡畅游,是我国最早推向国际市场的两条旅游线路之一,豪华游轮既是长江三峡旅游的载体,又是移动的旅游目的地。据重庆旅发委统计,2018年前3个季度,长江三峡游轮接待游客约1.7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0%。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旅游业受损惨重,出入境旅游完全暂停,境内旅游有条件开放,邮轮旅游则是停滞不前。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报复性消费的带动下,旅游业及邮轮行业的发展将会出现一个爆炸式增长,这就要求我们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行业惯例,国际豪华邮轮游客与乘务人员比例一般是2∶1。从国家邮轮产业战略实施来看,未来将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邮轮人才,因此无论是国际邮轮,还是内河豪华游轮,都需要大量经过专业化系统培训的乘务人员。

二、中职层次邮轮乘务人才培养的意义

我国国际邮轮乘务人才培养起步较晚,2014年教育部专业名录才出现“国际邮轮乘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开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高职本科院校已达99所,成为国内邮轮乘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虽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还远不能满足巨大的邮轮市场人才需求。且众多院校都是在酒店、旅游、英语等专业下开设国际邮轮乘务方向,专业性有待提高。这些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不规范,学生对邮轮服务工作热情不高,在世界国际邮轮服务业中任职层次不高;同时,教育目标高于实际需要、教师自身技能匮乏、课程设置缺乏市场调研等严重影响了邮轮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教育部将邮轮乘务增补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对中职学校来说,邮轮专业教学深度不够,高职、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中职学校要面对的。邮轮产业尤其是国际豪华邮轮在国内的布局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高层管理人员,更多中层及乘务员也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业务能力。所以中职学校培养国际邮轮乘务人才不能完全解决我国邮轮乘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但可对流动性最大的一线专业人才进行补充,对缓解邮轮乘务人才供需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我国邮轮职业教育是一种必要的补充。

三、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邮轮旅游研究在总数上多于国内,但研究领域主要围绕邮轮产业开展,包括邮轮经济、邮轮旅游管理和营销、邮轮航线及选址等;国内学者则更关注邮轮人才培养的研究,但基本以本科和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实施“双主体”育人模式,开展订单培养;加强“双师”建设,完善团队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实施“2+1分段培养”教学模式;校企共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校企联合重组课程内容,开发“教、学、实践合一”的课程,等等。将现代学徒制模式运用于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校企联合择优招生—校企四协同—校企合作创新“三双四阶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常态的做法。据笔者目前收集的信息资料来看,相关研究理论、成果都是以本科、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的研究聊胜于无,可供借鉴的经验寥寥无几。

邮轮首先受限于地域条件,只能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才能够进出,而全国十大邮轮港口均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及内陆的中职学校不具备开设邮轮乘务专业的基本条件。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的之一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如果本地没有适合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平台以及就业平台,开设邮轮专业就不现实。且邮轮乘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校企合作及实训基地建设还需要不断摸索。因此,全国及广西区内鲜有开设邮轮乘务专业的中职学校,也没有形成规范、系统的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模式。所以本文对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探索意义。

四、“订单导向、校企协同、集约培养、河海互通”培养模式内涵

当前,各大高职、本科院校及中职学校邮轮乘务专业都面临着一个难题——缺乏师资、实训场地和设施设备,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且由于邮轮业的特殊性,邮轮集中在我国的主要港口,相关的企业集中在港口城市,这对学生的实习及就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校企协同、集约培养,是目前邮轮乘务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订单导向

“订单导向”是指学校根据企业人才订单(用工需求和岗位人才规格),为企业“量身定制”邮轮乘务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宣传、共同招生、共同投资,形成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为学校提升专业师资的互帮互助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与学生家长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学生入校即拥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预备员工。

(二)校企协同

“校企协同”是指学校与企业实施“两接五共”运行管理模式共建邮轮乘务专业。“两接”是校企人才培养需求对接,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对接;“五共”是校企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共管教学和实习过程,校企共担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风险,校企共享收获的成效和成果。

(三)集约培养

“集约培养”是指充分利用一切现有资源,集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际邮轮被业内人士称为“海上移动的豪华酒店”,因此,要将邮轮乘务专业与高星级酒店专业进行交叉衔接,寻找两个专业的集约要素(雷同或相似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共通点),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形成课程、专业教师、实训室、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益和效率。

(四)河海互通

“河海互通”是指培养的人才即面向内河豪华游轮(为主),又面向国际邮轮(为辅)。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同时面向内河巡航豪华游轮和国际邮轮,这样既能兼顾国内、国际邮轮企业对邮轮乘务人才的需求,又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五、“订单导向、校企协同、集约培养、河海互通”培养模式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群体所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式为具体实施形式。本文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北海中职校)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广西首批五星级中职学校,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协同办学思想指导下,与广西香海船务有限公司签订校企联合办学协议,校企共同宣传、共同招生、共同管理、共同谋划,用五年时间研究和实践“订单导向、校企协同、集约培养、河海互通”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模式,给中职教育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中职生邮轮适岗性分析

人才培养首先要深入对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准确把握行业人才需求特点,才能真正解决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北海中职校深入歌诗达·赛琳娜号国际邮轮和长江探索号、总统号豪华游轮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详细列出国际、国内邮轮乘务主要岗位及能力要求,通过与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一线乘务员访谈,得知中职邮轮乘务毕业生与高职本科生相比,其岗位竞争劣势在于:学历低,文化底蕴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低(包括外语水平),专业理论水平低,心理不成熟,看待问题比较感性。优势在于:在基层岗位动手操作能力较强,适应能力更强,较能吃苦耐劳,思想单纯,服从分配,易于引导和管理,在一线服务和技术岗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邮轮行业是资本、技术、人才“三密集”产业,对人才要求几近苛刻。在我国邮轮产业中,高级船员是最缺乏的,一般船员、服务员和演艺人员也相对匮乏。笔者结合岗位需求类型分析和竞争优劣势分析,得出较适合中职邮轮专业学生的邮轮岗位(如表1所示)。

(二)“立足内河,放眼海外”的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本科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定中,大部分冠以“国际”和“管理”字眼,面向国际邮轮,旨在培养邮轮酒店部门从事对客服务及基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具有外语特长、专业知识、跨文化沟通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民族情怀、全球视野、信息素养、人文素养等的“国际化”中高端人才。

中职学校不能照搬照抄高职、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了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北海中职校根据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从文献研究、与合作企业座谈、与具有国际邮轮工作经验的外聘教师对话以及通过实地考察国际邮轮、内河游轮,详细分析邮轮岗位用工条件与需求,结合中职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独立能力等实际学情,确立了“立足内河,放眼海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国内游轮乘务为主,培养国际邮轮乘务为辅;培养岗位为邮轮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前厅接待服务岗位;培养层次调整为符合一线服务岗位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北海正在大力发展邮轮旅游,努力把北海邮轮港打造成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邮轮始发港和全国邮轮旅游发展试点城市。当前,北海邮轮码头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相关配套码头服务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北海中职校根据自身的地理优势,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将始发港口旅客上下船、旅客通关、行李托送、旅游服务等岗位,增补为邮轮乘务专业学生的拓展岗位。

(三)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则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具体实施的规划方案。北海中职校为了提高学生从事邮轮乘务所必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构建了“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中职生邮轮适岗性分析,确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邮轮酒店部门的前厅部、客房部、康体娱乐部、酒吧,课程设置全面覆盖这些就业岗位。然后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确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范畴。其次,根据邮轮人才培养三个特征(一是劳动密集型,乘客与员工比为2.2∶1;二是服务多样性,邮轮上提供观光、餐饮、住宿、娱乐、运动、休闲、疗养等多种多样的项目和服务,各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都不一样;三是品质特殊性,邮轮是旅游消费奢侈品,顾客要求高質量、个性化服务;列出素质和拓展知识能力要求),并基于学生邮轮就业岗位各工作部门任务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将所有课程分为基础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拓展、实践等四个模块。最后,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知识掌握先后次序,及学生对知识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实践环节,形成较全面和完善的北海中职校邮轮乘务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四)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邮轮乘务专业既有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又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在中职领域,邮轮专业教师凤毛麟角,非常匮乏。北海中职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是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合作企业教师参与校内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方法等培训;二是学校酒店专业教师及英语教师走上合作企业的内河游轮接受行业知识培训;三是由合作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相关专业领域的高级技术人员到校任企业教师;四是由企业按照岗位要求在全校范围选拔优秀教师加入邮轮乘务专业教师队伍。

(五)搭建产教融合实训实习平台

对邮轮乘務专业来说,实训和实习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实际体验和适应邮轮生活,更要花时间提高和锻炼跨文化交流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北海中职校邮轮乘务专业的实训实习平台,由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组建而成,课堂实训和校内实训在校内酒店专业实训基地完成,而邮轮动态跟岗见习和邮轮顶岗生产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校外实训基地由合作企业负责构建和统筹管理。至今,北海中职校与武汉扬子江、大美集团、东方皇家旅游等长江航线邮轮公司保持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搭建了高规格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为学校解决了实训设施设备和仿真实训场地、实训指导师资等问题,是人才培养定位精准性、课程体系合理性、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及人才培养质量高标准的检测平台。

(六)集约化教学提升教学效益

北海中职校高星级酒店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充沛,实训室配置齐全且设施设备充足。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指导下,北海中职校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将邮轮专业与高星级酒店专业进行交叉嫁接,优化课程结构,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进行集约培养。邮轮专业和酒店专业均开设有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课程,这两个专业的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寻找出它们的共通之处,设计集约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然后充分利用酒店专业的实训室、教学软件和专业师资,整合成集约型教学资源,开展集约化教学,对缓解邮轮专业师资和实训室缺乏的双重困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益。

(七)多元化人才考核评价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对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最直观数据是毕业生的邮轮对口就业率,最真实评语是邮轮企业对实习生以及毕业生的评价。北海中职校按照能力本位、开放式、过程考核等三大原则,进行校企联合多元化考核评价:一是学校的学业评价考核,包括思想品德、职业素质、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二是用工企业的职业素养评价考核,包括遵规守纪、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发展潜力等四个方面;三是学生自我认知与激励的自我评价,包括对课程掌握程度、岗位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规划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具体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认知、邮轮服务知识和技能、才艺表演能力、邮轮面试通关能力、岗位实践和实习等五大考核模块。

综上所述,“订单导向、校企协同、集约培养、河海互通”中职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该育人模式对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中职邮轮乘务人才提供经验和借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炜,刘鉴锋,沈群越.“一带一路”背景下北部湾城市群人力资源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对外经贸,2020(5).

[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9):1-3.

[3]冯召伟.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

[4]陈硕.高职国际邮轮乘务服务技能人才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

[5]司有山,封莎丽,秦学.国内外邮轮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6]杨乐.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7]闫秦勤.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9(2).

[8]刘艳.从教学标准谈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10).

[9]张蕊,郑燕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9(2).

[10]孙琳,周其厚.“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邮轮旅游的创新发展:基于广西邮轮消费需求的调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7(7).

注: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旅游(交通)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9〕63号,主持人:戴星媚)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戴星媚(1975— ),硕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讲师,高级“双师型”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王晞(1962— )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学历,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职业教育与教师发展。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