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工作坊机制下中职“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探究

2022-05-30马潇潇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师型职业能力中职学校

【摘要】本文基于名师工作坊及其作用、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情况分析,论述提升中职“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构建“六级递进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立足“三教”改革,打造“传、帮、带”的教师成长环境;依托校企融合模式,拓宽“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名师工作坊 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 职业能力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7-0052-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意见》为中职学校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新时代职业院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当前,中职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双师型”教师指的是精通专业技术及掌握师范技能,既有教师资格证又有职业资格证的教师。为了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及专业发展水平,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形成了名师引领下的多样化发展目标,多维度、分层次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带动和辐射校内各专业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一、名师工作坊及其作用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师〔2016〕10号)提出,遴选国家级(省级)中高职示范学校具有教学专长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主持建立“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为了深入贯彻文件精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坊项目管理办法》,2019年,我校“德艺双馨工作坊”入选第二批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坊。

名师工作坊由名师领衔,以工作室为阵地,依托名师工作坊组建优秀教师群体,带动坊员教师团结协作,将单兵作战转为团队作战,改变名师成长与培养的自然状态,让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从“我”变成“我们”,实现成员教师个人与团队共同发展。我校的名师工作坊是致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学习共同体,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来创新发展教师队伍。名师工作坊以教育教研为先导,以定期交流会为交流载体,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群教师团队的实际情况,通过经常开展交流研讨,发挥名师的引领、指导、示范、辐射作用,挖掘坊员教师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帮助坊员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准努力的方向。名师工作坊作为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实验基地、教研成果的发源地和未来名师的成长之地,有效发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多渠道扩大名师培养规模,提高全专业高层次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数量,以教学、竞赛、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名师工作坊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载体,为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搭建平台,成为名师成长的“加油站”和“孵化器”。我校名师工作坊以目标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活动,形成以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框架,并以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划分维度,根据“名师工作坊年度师资培训计划”,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多维度制订青年骨干教师三年研修计划;依据“六级递进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同时为我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情况分析

通过自编调查问卷,采用线上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对我校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5份。本次调研对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职业技能等级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占67.27%,31—40岁占23.64%,41—50岁占9.09%,51—60岁无;职称结构为:助理讲师占20.00%,讲师占23.64%,教授、副教授无,其他占56.36%;职业技能等级结构为:初级工占14.55%,中级工占16.36%,高级工占41.82%,技师占3.64%,高级技师占1.82%,其他占21.81%。对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80.00%的教师意愿强烈,80.80%的教师愿意参加相关培训,而教师对参加企业实习培训以便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的认可程度高达95.00%。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笔者从中发现了我校教师队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双师型”教师数量占比偏低。从教师的数量、学历学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上看:80.00%—90.00%的青年教师逐渐在学校教学授课群体中成为主力军,虽然初级职称教师比例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但“双师型”教师仅占1/3。“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数不足,势必会对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不利的影響。虽然教育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各所职业院校应该拥有“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但是合理的职称结构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整体水平也是衡量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年轻化,经验不足是短板。年轻化的教师队伍有活力、有激情,但由于年轻教师缺乏经验积累,导致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职称层次普遍偏低等。三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处于初级“双师型”起步阶段,转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职业院校建设和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如何探索一条依托名师工作坊机制实现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的新路径,已经成为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

根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与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的要求,我校在名师工作坊机制的探索中,寻找到了一条逐级引导、循序渐进的“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新路径。下面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阐述我校依托名师工作坊机制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六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是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我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试点实施“六级递进式”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建设相结合,教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职业成长方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订行之有效的计划和措施。教师队伍建设要考虑教师的个人发展,要以教师自身实际情况为切入点,明确分层培养教师的目标和要求,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发展需求提出策略。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了“秋怡名师坊”,为坊员教师规划培养路径,让教师通过教学科研、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积极参与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或是到校企合作单位实践锻炼、主持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意识和课题研究能力,逐步从普通教师、新手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由“双师型”教师转变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再从骨干教师向专家型教师提升,并朝着特级教师、专家名师方向努力。“六级递进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如表1所示。

我校以学前教育專业名师工作坊建设为支撑开展教研活动,采取导师负责制,紧紧围绕专业建设、教研教改、教学示范,为青年教师能力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名师工作坊聘请了广西职教国家级教学名师和行业专家,对工作坊的建设问题进行全程指导。导师作为总指导,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成才搭建平台,促使教师沿着“六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能力阶梯式发展。通过对不同层次培养对象实施培养计划,“压担子、给任务、引路子、出点子、树典型”,我校培养了多位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已由过去的“不求一流球星,但求一流球队”向目前的“拥有一流球队,凸显一流球星”转变。

此外,我校基于“导师引导、自身学习、同伴互助、校企联动”的思路,打造有利于培养在校专业教师综合能力的有效运行模式,除了注重教师学历和职称条件的提升,也鼓励教师积极考取各类技能证书,参与“双师型”教师评定,使“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立足“三教”改革,打造“传、帮、带”的教师成长环境

“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名师工作坊坊主要科学合理地分配项目及教师团队目标任务,鼓励坊员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学前教育科研任务,推动新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坊员教师接受来自名师工作坊专家的指导,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为了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我校秋怡名师坊以教学团队为单位,由高职称教师引领,找准推动青年教师能力发展的支点,利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建立了以一位高职称教师带领一名骨干培养对象和两名青年教师的团队运行模式(即1+1+2>4),通过举办一系列案例讨论、教学反思、课题同研、辐射示范、拓展交流等研修活动,让教师团队有了明确的教学分工安排,实现了多层次交流,使坊员教师体验到了集体教学的紧密性和归属感。

在秋怡名师坊的带动下,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三教”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完成了以教师为核心的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修订了教师培养标准和学科建设标准,量化了教师考核指标;在教材方面,组织青年教师编写了学前教育专业指导教材,并探索了“一对多”与“多对一”的二级轮换教学法矫正升级模式;教师教学团队积极参与教学技能大赛,学习关于信息化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式方法、课堂教学设计等,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吸取教训,有效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依托校企融合模式,拓宽“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职学校实施校企融合,让企业为学校培养更加专业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的师资人才,而学校通过向企业输送具有先进理念的教师,促进了人才双向发展,提升了“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我校依托名师工作坊,强化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管理,包括岗前培训、企业现场实践等,提升了“双师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定期派送部分教师进行长期学习和培训,如每年按计划派送部分教师外出参加各类教师能力培训、学术科研讨论和学术交流培训会等,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职业教育集团资源,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十几所合作幼儿园实行互派互聘,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每学年到合作幼儿园调研或参加教学实践天数不少于30天,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技能、实践操作、综合管理等,教师根据实践发展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由此,教师在培训中不仅学到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学习行业内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如我校罗秋怡老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针对教师培训、指导竞赛和教研教改勇担重任,从一名专业技能型教师发展为骨干教师和校级专业带头人,进而成为在全区职业院校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罗秋怡老师于2017年获评高级“双师型”教师,2019年获评为全国“十三五”教育科研“四先两优”全国先进实验教师、广西第二期名师工程培养对象,同年在校内建立了“秋怡名师坊”,2021年,罗秋怡老师晋升正高级讲师,为激励、促进工作坊坊员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树立了榜样。

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坊的建设符合新时代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培养需求。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依托名师工作坊探索“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方法,可以通过构建“六级递进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传、帮、带”教师成长环境和校企合作模式,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平台,进一步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宇.名师工作室运行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研究:以S市三所市级名师工作室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1.

[2]包妮沙,刘亚男,李诺,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1(28).

[3]李蔚,顾剑柳.新时代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基于教学能力大赛的引领[J].教育教学论坛,2021(34).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教育科学规划C类课题“以名师工作坊建设为载体培养和提升新时代中职‘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2021C7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潇潇(1982— ),广西柳州人,讲师,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双师型职业能力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德育工作浅谈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