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历史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2022-05-30车会平
车会平
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作为传授历史知识的历史课堂,求真是前提。无论是历史解释,亦或是历史价值观的生成,都离不开“求真”,真实性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坚守。本学期,笔者进行了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的课堂观察。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无论是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材料,还是历史情境的创设、课堂任务的设计,都存在“失真”现象。基于这一问题,备课组通过“初次观课—研讨磨课—再次观课”三大环节,经历“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逐渐呈现出一节较为“真实”的历史课堂。本文从课堂观察和改进过程为切入点,就教学材料的真实性、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任务过程的真实性进行探讨,期望对扭转目前历史教学的“失真”现象有所裨益。
一、教学材料的真实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一般会引用大量的教学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影像材料、图片材料。多元材料的运用有利于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对提升课堂质量,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网络资源被引入。如在课堂导入部分,授课老师使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片段来印证唐朝的繁荣景象。在讲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时,课件上的杨贵妃照片是电影《猫妖传》中杨贵妃的剧照,安禄山和杨国忠的照片出自《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演员剧照。
网络影视资源容易搜索,且在激活课堂、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有天然优势,备受教师青睐。但轻易使用,容易让教学材料失去真实性。以《猫妖传》中的杨贵妃剧照为例,相关研究指出:“现在所有关于唐代的影视剧中,杨贵妃都是雍容华贵、光彩照人的。电影《猫妖传》导演甚至另辟蹊径,找了一名混血女演员来出演,形象风华绝代,穿着也是华丽异常,颇符合我们对大唐文化的想象,美则美矣,却不一定符合事实。杨贵妃一定有很多光彩照人的时刻,但需要澄清的是,杨贵妃在宫中经常穿道士服装。”可见,影视剧资源的大量使用,不仅无法呈现真实的历史,还向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学生误以为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就是历史中的真实场景,导致学生无法辨别真实的历史材料,缺失了对待历史的严谨态度。
历史材料的真实性是确保历史课堂真实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真实的历史材料作为载体,一切都无从谈起。如何确保在历史课堂上使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张汉林教授关于“基本史料”的论述对史料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很大启发。基本史料属于历史教学的范畴,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学习一段历史时所无法绕过的材料就是基本史料”,基本史料具有三大特征:第一,基本史料是最直接、最核心、最重要的;第二,基本史料应该是原始材料,原始材料是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当时或不久所创制的;第三,基本史料应该是易得的。
“教师应该追求以运用原始材料见长的课堂教学”“基本史料”作为原始史料,是理解历史、探究历史的关键,要确保历史教学材料的真实性,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考虑使用“基本史料”。在初中历史课本上,有很多“基本史料”,可用于开展史料研读,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真实的历史现场,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
就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而言,仅仅使用“基本史料”,不去拓宽历史材料的来源,如一节课不使用影像资源,很难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使用“基本史料”的基础上,教师亦可考虑使用“延伸史料”,如回忆录、日记、史学著作、历史纪录片等。在使用“延伸史料”时,要确保史料的真实性,或者让学生清楚“延伸史料”的类别属性(如小说),如果为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随意使用影像资源,无疑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真实认知。
二、创设情境的真实性
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几位授课教师都创设了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得出结论,启发学生思维。但在初次观课阶段,讲授藩镇割据的影响时,授课教师仅使用了一张地图,让学生得出藩镇割据导致唐朝中央集权衰微的结论。就情境本身而言,并不能说其“失真”,但老师创设的情境存在着明显的印证式教学痕迹和“臆想化”倾向,学生无法在情境中思考历史,无法窥见藩镇的历史概况,只需要把课本的结论读出来即可。在备课组集中讨论后,授课教师就藩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后续的教学中,历史情境创设逐渐走向真实性,且特色鲜明,渐次推进。
“探究的本义是追寻真相”,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开展历史探究,首要任务就是能够走进历史真实,探寻历史真相。就唐朝藩镇问题而言,很多人认为,藩镇带来的都是历史的动荡不安,唐朝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藩镇问题。
但张国刚教授通过研究唐朝藩镇问题指出:我们在理解宋人诟病唐代藩镇“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时,应该对其得失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否则,仅仅“权重难制”,恐怕未必是我们今天认识这一段藩镇歷史的准则。
基于以上思考,授课教师应首先从宏大结构中把握藩镇的历史脉络。围绕课本知识结构,把唐朝中后期出现的藩镇分为“四代目”:(见表1)
据上述材料可知,藩镇并非只是“权重难制”的代名词,“一代目”确实起到了抗击外敌、环卫中央的作用,维护了唐朝的统治。后因安史之乱,藩镇的负面作用逐渐凸显,包括后出现的藩镇割据,都冲击了唐朝的统治。后继的五代十国,也只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而已。立足宏大叙事创设历史情境,有助于学生窥见唐代藩镇的全面,形成整体的历史观。
但就宏大叙事反映的藩镇现象而言,仿佛除了“一代目”以外,安史之乱及其之后的藩镇基本上是“权重难制”。要深入回答藩镇割据并非只导致“权重难制”,在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围绕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现象,授课教师进行了如下处理:
材料一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新唐书·兵志》
材料二 (见表2)
材料三 河朔镇与中原镇在割据与防割据的相持关系上,中原镇与边疆镇在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上,边疆镇、东南镇与中原镇在武力与财力的相互依赖关系上,构成了一个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并从而维系唐王朝相对稳定地统治了一百多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
赵亚夫教授指出:“在教师的教学系统中,材料越开放,学生获得的探究空间越大,思想也越自由。”对于藩镇割据问题,通过呈现多元材料,设置真实情境,可以窥见历史的多元面相,即藩镇割据一方面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削弱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要清晰藩镇的不同类型,并非所有的藩镇都不利于唐朝的统治,藩镇之间的相互制约也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唐朝的统治。因此,通过设置互相冲突的开放性历史情境,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藩镇问题,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高度。
三、任务过程的真实性
任务过程的真实性指学生要基于真实的任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展示成果,分享交流,实现学习结果的可视化、共享化。在观课过程中,授课教师也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但在如何确保任务过程的真实性方面,经历了改进过程。
初次观课阶段,授课教师围绕黄巢起义设置了学习任务:
【分组写一写】参考书本P24页内容,假如你是黄巢,你会怎么写檄文讨伐唐王朝,并鼓动更多的人加入呢?
要求:限時5分钟,符合实际,简单直白,简短有力。
这一任务首先缺乏具体的历史史实作为支撑,学生能够利用的知识只有课本上的一段话;其次内容要求不明确,究竟怎么写,学生无从下手?就任务时间等要求而言,也显得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和学习成果呈现方式。所以,课堂上学生只用一两句话呈现檄文内容,没有达到实际的训练目的。
经过备课组集体讨论,认为要真正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就需要确保学生在“做中学”的真实性、有效性。在探讨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对任务进行了重新设计。(见表3)
由表格内容可知,该项目任务设计有明确任务目标、有丰富的素材资源、有清晰的内容要求、有完整的任务过程、有具体的呈现形式、有及时的任务评价。该项目学习的设计过程,基本上符合项目教学的流程,做到了“根据项目内容特点设计对应的驱动性问题”,基于驱动性问题“进行项目活动规划”,然后“发布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完成相关任务,最后分组展示项目成果,进行评价与反思”。
“求真求实都是历史研究的底线,历史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树立求真意识,向史料可信、情境可信、过程可信的道路上迈进。通过《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课堂观察可知,不论是课堂中引用的历史材料,抑或是创设的历史情境、设计的历史探究任务,都要首先围绕真实性展开,真实的课堂才是充满历史味的课堂。
【本文是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观察研究”(项目编号:2021ZQJK018)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