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实践与研究
2022-05-30高法文张薇婷黄钰婷
高法文 张薇婷 黄钰婷
摘 要:如何改善高职扩招学生所学课程的教学成效,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难点。文章通过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两个高职扩招班学生的详细调查发现,他们在工作和家庭情况、年龄段、日常时间安排等方面明显不同于普通在校生。基于此,文章提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专题设置、授课形式、作业安排、课堂管理等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课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扩招;就业指导课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0-0129-04
2019年5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部等六个部委联合下发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具有服务国家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1-2]。为落实该方案的要求,2019年起我国高职院校每年面向社会扩招不少于100万人,而如何面向大量高职扩招学生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就成了众多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为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旨在通过该课程的修读,让学生认识自身职业能力特点,掌握求职技能,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本研究根据深职院机电学院2019级电梯工程、2019级洁净工程两个高职扩招班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授课实践,研究如何开展高职扩招学生的就業指导课课程改革。
一、授课对象的特点分析
全面、准确把握授课对象的特点,对开展好高职扩招学生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3]。正式授课前,教师应做好充足准备,一方面通过教务处获取学生各类信息,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课程所需的相关信息。
(一)基本情况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2019级电梯工程、洁净工程两个班级,是2019年深职院按照《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根据政府下达的招生任务,面向社会招生组建的。根据深职院教务处提供的数据,两个班级总计41人,其中19电梯工程班27人,全部为男生;19洁净工程班14人,含9名男生,5名女生。年龄段方面,60后1人,70后7人,80后17人,90后16人。在2021年9月份前,两个班级共有4人属于长期不上课即将被退学的状态,因此实际的授课对象为37名学生。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更准确把握授课对象的特点,实现“精准”授课,授课前对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33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 在工作方面,33人全部拥有全职工作,其中,5人的当前工作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15.15%),28人此前至少有过一份工作(84.85%)。
2. 月收入方面,5000元以下1人(3.03%),5001— 10000元23人(69.7%),10001—20000元6人(18.18%),20001—50000元2人(6.06%),50001—100000元1人(3.03%)。
3. 工作岗位方面,从事管理岗13人(39.39%),技术岗20人(60.61%)。
4. 家庭方面,已成家的20人(60.61%),未成家的13人(39.39%)。
5. 面对“在职业发展上让自己苦恼或者困惑的问题有(多选)”一问,结果如下:“收入不高”(19人,57.58%),“岗位没有发展前途或上升空间”(17人,51.52%),“太忙,缺乏自由时间”(11人,33.33%),“职场人际关系复杂”(8人,24.24%),“职场发展和照顾家庭之间的冲突”(6人,18.18%),“对工作没有内在的兴趣”(3人,9.09%),“无此类问题”(3人,9.09%)。
6. 面对“本人觉得需要提升的能力有(多选)”一问,结果如下:“沟通交流能力”(29人,87.88%),“专业技能”(24人,72.73%),“学习能力”(23人,69.70%),“创新创造能力”(20人,60.61%),“合作能力”(11人,33.33%),“研究能力”(10人,30.3%)。
(三)授课对象特点对课程的影响分析
根据前述相关数据以及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发现,2019级电梯工程、2019级洁净工程班级的学生具有与普通在校生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对课程进行深度改革:
一是所有学生都有全职工作,不存在亟须找工作的问题,这是与普通在校生最大的不同,也是对原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最大的挑战。
二是学生年龄段的跨度很大,从“60后”到“90后”皆有,最大年龄段与最小年龄段差距悬殊,这要求课程具有更多普适性的内容。
三是全体学生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几乎都有课程安排,且60%的人还需要照顾家庭,时间极为紧张,这就要求课程组织必须非常高效。
四是学生在职场中碰到的问题比较多,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也比较强烈,要求课程内容更多地针对职场问题来设计。
二、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一定要与学生特点相契合,才能取得教学成效。多位学者对高职扩招学生教学的相关研究也表明,要特别重视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来开展教学设计[4-5]。原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面对的是即将毕业的、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课程围绕如何提高求职能力来设计,不符合2019级电梯工程班和2019级洁净工程班的需求。根据前面对学生特点的调查分析,遵循“以生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本课程在核心目标、专题设置、作业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核心目标:由提高求职能力改为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如前文所述,两个班级的学生都有稳定的全职工作,在求职上已经有了实践经验,近期换工作的几率较小。事实上,在首次收到课程表时,就有部分学生质疑是否有上这门课的必要。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职场中碰到的问题比较多,对提升自己、获得更好发展的需求非常强烈。基于此,本课程及时将核心的能力培养目标由传统的“提高学生求职能力”调整为“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并围绕职业发展能力设计课程下的各专题及其内容,调整后,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专题设置:围绕提升职业发展能力设置专题
原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设有“绪论”“认知自我”“认识职业”“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未来岗位”“模拟面试”等十个专题。在新的能力培养核心目标确定后,根据学生们反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本课程下面的专题调整为五个,即“职业生涯”“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思维”“未来职业”,每个专题下再设三个主题(或项目),并安排两到三项作业。每一个主题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贯穿课程始终。结合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本课程把“终身学习”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思想(见表1)。
在设计各专题的内容时,“符合学生需要”是一个重要的思路。例如在“学习能力”这一专题中,考虑到学生们普遍在求学阶段应试能力比较弱,所以专门把“应试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授课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后的各类考试中能更好地发挥出水平。需要指出的是,设置五个专题除了因为这些主题已基本能满足学生们职场发展需求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时间紧迫,难以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更多的课程,秉持绝不浪费学生的时间、对学生负责、宁缺毋滥的原则,在质和量之间作了权衡处理,后续研究将考虑增加满足学生需要的主题。
(三)作业安排:全部课堂完成,不留课后作业
本课程的学生学习时间极其紧张,周一到周五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要上课。如果按照给普通在校生上课的方式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会导致学生疲惫不堪。本着“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思路,为了给学生们比较好的上课体验,该校每次课前提前两天通知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预习,一般花10至15分钟即可完成,课堂上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完成相关作业和任务,课后原则上不留作业。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不强制留课后作业的做法也深得学生们的认可,每次课堂上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只要课堂内容紧贴学生们的工作实际,自然会引起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体悟,并结合课程所学开展工作,这比任何课后作业都更有效。
三、教学模式
基于学生们的特点以及前述教学设计的调整,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授课形式、互动形式、课堂管理也作了较大的调整,积极改善教学成效。
(一)授课形式:线下授课改为线上授课
如果单纯考虑授课形式与授课效果的关系,大多数师生都认为线下授课比线上授课效果更好。但是,由于本课程授课时间是周三18:30—20:00,在征求学生们意见时,多数学生表示从工作单位到学校上课需要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不等的时间,且容易因为堵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造成迟到甚至缺课,导致上课当晚时间太过紧张。事实上,除周末课程外,两个班级周一到周五晚上的课程几乎都是线上进行。最终,本课程也选择线上授课的形式,但这也给授课效果的最终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互动形式:语音、拍照、文字相结合
在确定线上开展授课后,如何开展互动成了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众所周知,如果没有有效的双向互动,授课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考虑到使用一些专门的网课App需要大家学习熟悉,本课程在征求学生意见后,决定使用“微信群”+“腾讯会议”的方式来授课。选择这两大平台一是因为它们的日常使用频率很高,无须再耗时学习如何使用;二是为了让探索出的教学模式更易于日后在其他高职扩招班级中使用。经过课前的认真构思并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授课时具体操作如下:
在腾讯会议上讲授课程,讲授时老师不断提问,每一个学生都要求用简单的文字在微信群中回答,这样可以确保师生始终处于交流的状态,避免出现网课中常见的学生状态不可控的情况。每节课设置2至3次课堂作业,作业需要写在纸上,每次作业安排5至8分钟给学生完成,将答案写在白纸上,然后拍照发到微信群中,再由老师随机点开作业图片,由完成作业的学生口头进一步回答该作业的相关内容。平均每次作业提问5名学生,回答时间30秒到2分钟不等。通过语音、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沟通方式,在教师结合课堂内容及作业的不断提问下,整堂课能让学生们保持精力集中,课堂始终处于师生的有效交流状态。
四、总结与反思
本次针对高职扩招学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在时间紧、授课对象特点与课程传统内容不符的情况下,本着以生为本、实事求是、灵活应变的原则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存在需要反思和改进之处。
(一)成效
1. 课程设计契合学生需求。本研究通过充分的调查分析,重构了课程体系,将课程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由提高学生求职能力改为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并围绕这一目标重新设置课程各模块,使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发展内在需求相契合。
2. 教学模式吻合学生特点。本课程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工作和家庭任务重、时间高度紧张的基本特点,采取线上教学方式,探索出基于“微信群+腾讯会议”平台的“语音+拍照+文字+助教记录”的课堂充分互动模式,并安排所有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实现了高效率教学的目标。由于微信群及腾讯会议使用人群范围广,本课程探索出的线上教学互动模式也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
3. 教学效果获得学生好评。本课程经历了从上课前学生反应冷淡甚至质疑,到上课时积极参与,再到上课后获得高度好评的过程。课程结束后,有学生表示“虽然知道已经上完了,但课程很精彩还想继续上”“这是我最爱上的课”等,给予教学效果高度评价。
(二)反思及下一步改进
1. 授课专题可以再适当增加。依据课前调查了解到的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同时因备课时间有限,本次课程只设置了五个专题。后续本课程的改革研究中,可进一步深入调查学生的需求,再增加2至4个专题。
2. 可利用腾讯会议进行分组讨论。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本次授课从通常的线下模式改为线上,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掘了腾讯会议平台在师生之间开展互动的潜力,但是没有充分开展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腾讯会议也有分组讨论的功能,后续研究中可利用这一功能开展学生分组讨论。
3. 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因学生时间非常紧张,所以本课程所有作业全部在课堂上完成,不留课后作业。但若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布置少量课后作业,放宽完成时限,让学生深入思考调查后完成,效果应该更佳。
4. 增加对学生单位走访的环节。由于所有学生都有全职工作,他们面临的问题与当前工作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课前、课中或者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工作单位进行走访,围绕职场问题进行零距离访谈调研,无论对学生本人的职业发展还是对课程的改革,都会有许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郭文富.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19(05):88-91.
[2] 夏曼.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扩招社招生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广西教育,2021(04):20-23.
[3] 丁帮俊.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教学事实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21(14):85-91.
[4] 付达杰,唐琳. 百万扩招后高职院校退役军人学情特征及其教学应对——基于C高职学院的调查[J]. 职业技术教育,2021(32):20-25.
[5] 陈煜,崔英杰,郭丽丽. 高职扩招背景下基于精准教学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移动互联网业务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1(14):40-41.
(荐稿人:陈红,深圳職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