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特征与前沿路径
2022-05-30冯清
冯清
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教育强国的社会共同愿景,不仅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高级形态。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要问题做出了解释说明,这也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宏图。高等教育2035旨在以党的领导为方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供给侧改革为方法呈现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特征,实现高等教育理念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才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四个维度目标,为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供应动力支撑。在定位特征和实现目标的基础上,探寻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增强大学生幸福感、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优化大学治理结构等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可行性路径,为新时代高校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教育2035;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价值特征;前沿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0-0117-04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等“十大”战略任务。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致力于提升教育法治化水平、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和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在切实提高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完成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1]。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成为新时期教育界的一项热门研究课题。
一、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特征
(一)以党的领导为方向指引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方向指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坚守前进方向的保证。因此在高校党组织建设中,要着力培养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思想觉悟高尚的领导队伍,在应对各类复杂挑战、化解各种尖锐矛盾的过程中,对内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氛围,对外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优势,切实增强中国高校在国际教育界的竞争实力。当然,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要求不变的前提下,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交流,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借鉴其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教学模式,不断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始终坚定高校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同样的,面向2035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须始终围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在知识层面,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复合型人才[2]。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上,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在精神层面,坚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心理诉求,尤其是当大学生在学业上、生活上、情感上等遇到问题时,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高校学生更好地享受校园美好生活。在政治层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育,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对不良思潮、腐朽思想的抵抗能力。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法
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增长方式的换挡期”,面对新时期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各类挑战、面临的各种问题,需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创新高校发展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3]。一方面,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生源数量增加与生源质量下降的矛盾并未得到妥善解决。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将工作重点从增加学生数量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转变。整合高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各类资源,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懂技术、敢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按部就班地完成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量猛增。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高校成为培养创业人才的摇篮。深化供给侧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题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基础上,彰显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
二、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支撑
(一)理念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引领
理念创新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前提。以理念为先导,再进行探索实践,最终实现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制度的变革,带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可持续发展理念、国际化发展理念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领,其价值主要表现为: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原则,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反过来,随着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能优化校园管理与教学氛围,为学术研究、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环境,对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理念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次,建设“双一流”高校,必须要树立长远目光和包容心态。坚持国际化发展理念,就是要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借鉴国外知名高校在教育管理模式、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转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4]。
(二)制度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制度创新的作用,通过发挥制度的保障和引导功能,让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5]。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一方面要主动对接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国情,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范式,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因此,探索和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体制机制,成为国内高等院校在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注意的是,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使其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制度的保障作用不容忽视。管理制度是否完善、顶层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方案执行是否到位,将成为新时期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现代化水平的关键要素。把制度现代化作为撬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杠杆,才能让既定方案得以贯彻落实,各项工作規范有序开展,在加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尽快构建起现代化治理体系。
(三)人才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本质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从这一角度来看,追求教育的现代化,实质上是谋求人的现代化。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实现大学生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必须基于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以及迎合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订现代化、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一方面要平衡好人才培养规模与人才供给质量的关系。为了滿足社会各界的人才需求,高校通过“扩招”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只有同步做好师资配备,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优化教育管理体系,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
另一方面,要重点培养高精尖的紧缺人才。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精尖人才成为了稀缺的宝贵资源,也成为各行各业争相抢夺的对象。虽然制订了若干人才培养政策,但是短时间内高精尖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仍难以改变。高校要坚持需求导向原则,科学制订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先培养国家战略、国家安全等领域的紧缺高端人才。
(四)技术现代化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载体
在“互联网+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要以信息技术作为突破点,在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潜能,寻找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结合点的过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开放式发展。在信息时代,数据资源共享能够将原本分散、独立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价值。高校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加强高校间的联系,让优质教育资源可实现跨校整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密切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共用的过程中,奠定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石。除此之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互联网作为了解学情的窗口,密切关注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收集广大学生的意见建议,找出校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不断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能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治理效能,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高校教育教学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三、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沿路径
(一)打造学习型党组织
新时代高校发展既要面临世界各国文化、思想的冲击,也要应对互联网海量信息带来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要想继续发挥党组织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方面的作用,实现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必须要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定期开展有效的学习、深入的交流,不断提高党组织的素质和本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培养乐学好学的精神,能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明确“痛点”与“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履职能力,以实际行动化解各类矛盾、解决各种问题,为高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党组织成员应珍惜学校方面提供的各种培训、进修机会,不断提高知识文化水平,革新思维观念,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进而更好地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二是强化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以实际行动推进大学治理的规范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积极探索和尝试更加多元的管理模式,既要保证学校各项事务能够按照顶层规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又要给予广大师生更加宽松的教学、学习环境。通过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让高校在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二)增强大学生幸福感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是新时代高校治理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发挥高校人才“摇篮”作用,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契机。把增强大学生幸福感作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应重点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注重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将打造和谐校园生态作为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校园生态环境又可分为多个维度,如自然生态、网络生态、社会生态等。对于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可通过校园绿化建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更多休憩、放松的课外场所。在林荫小道中漫步,在青青草地上看书,有利于放松学习压力、舒缓烦闷心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校园网络生态环境,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净网”行动,尤其是对大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社交软件、访问率较高的网站等进行重点检查,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保证大学生不受网络腐朽思想的侵蚀。其次,要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理想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应当相互包容、亲密无间。教师倾囊相授,学生敢于质疑,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师生不会拘泥于身份、学历,从而对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也会让学生更加珍惜幸福美好的校园时光,将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业上,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更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保持对学习、生活的热爱。
(三)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
要想解决需求端问题,关键要在供给端打开思路。具体到高等教育治理方面,实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的要义在于尊重其内在逻辑。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注重个人的社会报负,追求个人的自我发展。在传统教育中,太学、国子监等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受到其办学性质、办学规模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注重学子的个人发展,表现出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特有的文化性和亲和力。进入21世纪后,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生源数量不断增加,但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却并没有同步增长。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转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也是大学办学必须遵循的内在逻辑[6];其二是倡导精神自由、思想民主等价值理念。对于教师群体来说,为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产出更多科研成果;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为其提供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为其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四)优化大学治理结构
高校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理顺内部权力关系、优化内部治理机构,从而为高校教学工作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从高校治理权力的构成上看,按照参与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以党组织为代表的党政权力、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以高校教师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以高校学生为代表的学生权力。明确四种权力的边界,让每一种权力都能够得到保障,才能夯实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基础。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党政权力始终占据核心领导地位,它决定高校的政治导向、发展方向。行政权力则体现在“学校—学员—班级”的垂直治理结构中。合理行使行政权力能够保证高校学术及非学术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也要做到审慎用权,避免对学术权力产生过多干涉,始终发挥行政管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基本原则。维护学生权利,是保障大学生愿意积极参与高校治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关键,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充分发扬民主、平等的风格,建设真正用心为广大学生服务的学生组织,切实发挥好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通过实现各种治理权力的和谐发展,加快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杰,张德祥. 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理想目标,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3):7-8.
[2] 王佳昕,郄海霞. 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J]. 高教探索,2020(11):75-76.
[3] 姚荣. 从政策思维走向法治思维: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J]. 重庆高教研究,2019(03):12-13.
[4] 黄炳超,黄明东.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五位一体”新模式[J]. 现代教育管理,2020(08):8-10.
[5] 沈亚平,陈良雨.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生态位困境及优化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16(03):61-65.
[6] 袁利平,林琳.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治理话语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07):80-84.
(荐稿人:吕旭峰,浙江大学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