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教育理念下高职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2-05-30马超唐洋博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高职

马超 唐洋博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根据行业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构建“三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本位,构建“单项课程训练、学科竞赛平台、综合实习实训”的“三维”实践教学体系。三个维度协同作用,做到实践教学不断线,着力培育“知战略、懂业务、精财务、会分析、善沟通、勤学习”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会计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输送动能。期望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新途径新做法,推动会计工作适应数字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的改革发展目标。

[关键词] OBE;高职;会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7-0090-04

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高等职业学校迎来了利好的发展机会,但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诸如如何更好地根据市场需求来设定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何让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凸显的结构性矛盾等。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需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持续完善符合需求变化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职业教育服务,使得高等职业学校在国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中,继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OBE教育理念的实质内涵是以产出为本,遵循的原则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以反向模式进行,而教学活动的开展则以正向模式实施。在教学环节中,将学生作为主体,重点关注通过哪些途径和怎样的教学体系,能够助力学生取得怎样的成果。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开展的一切相关活动,均是以能够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

本文构建的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正是基于OBE理念的反设正施原则,将教育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实现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成果上,着重培育学生掌握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最新知识与技能,提高其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契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新需要。

一、OBE 理念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切入点

OBE理念在“专业为本、实战为基”的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秉承“进校即进岗、毕业即上岗”的目标,其实质内涵在于解决四个关键问题:学生通過本专业的学习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获得这样的学习成果意义何在;通过哪些路径帮助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评估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

OBE理念的实质内涵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切入点关键在以下四点:一是基于产出为本导向的实质内涵,怎样高效培育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基于产出为本导向的时代价值,如何看待人才强国的战略需求;三是基于产出为本导向的获取路径,怎样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基于产出为本导向多维评价,怎样践行校内外的综合评估。综上所述,OBE理念的实质内涵与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架构如图1。从图1当中我们能够发现,二者的切入点在于以下方面:

(一)确立学习成果的实质内涵

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中有关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发展素质的描述为:实现企业日常业务和财务管理有机综合的高度融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创新素质。

支撑该培养目标的描述为:熟练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具备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决策、风险管控、经营分析与预测决策等能力。见图2“会计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图”。

(二)理解学习成果的时代价值

高等职业学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着会计人员提高综合实践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基于产出为本导向OBE理念,构建“三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推动会计人才适应数字化转型,形成差异定位协同发展新格局。见图3 “OBE理念下强国战略需要人才技能及会计人才专业培养”。

(三)学习成果的获得路径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静态遵循转变为动态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制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学习成果的多维评估

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果需要被评估,评估路径为校内外双向结合,校内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校外以目标性评价为主。在整个评估过程中,需关注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学习成果,以最终取得的最佳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深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基于OBE理念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构建思路

基于OBE理念的反设正施原则,按照“需求导向 + 精准实施 + 持续改进”的路线,以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制定学生毕业时需要掌握的技能指标体系,探索构建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图4为基于OBE“产出导向”人才培养的“三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图。

由图4可知,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社会需求的岗位技能为本位,构建能支撑成果要求达成的“单项课程训练、学科竞赛平台、综合实习实训”的“三维”实践教学体系。

单项课程训练是结合案例教学的形式实施。基于与学科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综合实习实训课程内容以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三维”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将学生培育成当今时代需求的技能型智慧人才。

(二)构建路径

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基于实践教学活动平台,通过成本会计学实验、高级会计学实验、智能税务实验、ERP沙盘模拟实训、大数据财务管理实验等单项实训项目,提升学生岗位核心能力。

立足竞赛,鼓励创新。通过建立以学科专业竞赛促学促教的良好机制,将优秀的学科专业竞赛标准和内容引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适合的竞赛项目,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比如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智能会计赛项(高职组)、“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财会职业能力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意竞赛等全国性大型赛事。

校企協同、联动育人。“点上”精准突破,与重点企业合作;“线上”高效融合,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面上”全面铺开,先行掌握政策。找准合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促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实现“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的教学目标。

(三)构建措施

“会需诚信,计需笃行”。职业学校应着力构建融实训教学、科研、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会计实训中心,里面应配备数个实训室,诸如会计综合实训室、现代商务实战中心、证券模拟交易实训室、ERP实验室等,同时辅以用友ERP软件、证券模拟交易操作系统、纳税申报软件、审计等多个软件系统,结合信息化下的财务处理流程,形成校内“教、学、做一体化”的仿真实训体系,坚持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提高的工作目标,培育学生以“诚信”为本的职业操守。

依托行业,拓展载体。高等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共享、实习实训、招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深化合作,将双方的优势相互匹配,协同创造“联动育才、联管过程、联享成果”的最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合作单位可涉及高新技术类、贸易型、服务型、建筑型等多种类型企业,以企业用人标准为基准,以学生具备岗位能力为目标,以企业真账实操为实训内容,以生产环境作为教学环境,以学生实践能力和职场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实现学校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连接。基于此,校企需协同构建多个实训实践基地:一是立足自身行业办学优势,承建省财政干部培训中心,建立注册会计师基础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融入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二是以“工作站”为平台,构筑“双师”团队,健全政、行、校、企合作配套体制机制;三是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共建订单班,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

多维检验,持续改善。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优化,需采用多元性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可以采用“符合/不符合”“达成/未达成”“通过/未通过”等表示。成果检验可以校内、校外两手抓,校内检验可参照学习成果分享与交流考察标准、各种专业以及综合竞赛获奖等级、科研课题参与情况、专业论文发表情况、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方面综合评估;校外检验可参照校外教育教学基地考核标准、社会调查问卷结果、企业调查走访情况、实习单位评价标准、顶岗工作业绩评价、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检验等形式综合评估。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多维检验形式综合评估学生的最终实践成果。将评估结果与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完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以企业评价学生实习、实训为主导的校企双向教学评价体系,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改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确保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教学活动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对象的特征,着力培育“知战略、懂业务、精财务、会分析、善沟通、勤学习”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会计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输送动能。

总之,本文在科学的理论方法支撑下创新思路,深化“教学标准衔接职业标准,教学内容衔接工作业务,实训情境衔接业务实境,学业评价衔接企业考核”的四维对接,解决会计人才供需问题,力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既精通专业又熟悉信息技术,既具备战略思维又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契合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指导教师:Lety C. Epistola)

参考文献:

[1]付艳.高校转型背景下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118-123.

[2]李松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3] 孙喜平.本科会计实践教学方案之优化[J].财会月刊.2013(12).

[4] 丁江贤.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11(1).

[5] 许平彩,叶陈毅,魏玮. 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0(10).

(责任编辑: 王义祥)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specialty under OBE education concept

Ma Chao  Tang Yangbo

(School: University of The Cordilleras)

(College: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is a key link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talent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results orientation (OBE) concept, according to industry enterprise accounting personnel demand, build a "three-dimen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namely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as the standard, build a "single course training, discipline competition platform, integrated practice"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The synergy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ensures continuous practice teaching, and focuses o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compound innovative accounting talents with "strategic knowledge, business knowledge, financial knowledge, analysis skills, good communication and diligent learning", so as to deliver momentum for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new way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mote the accounting work to adapt to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achiev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goal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OB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unting; Practical teaching.

猜你喜欢

会计实践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