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 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2-05-30梁芬莲程安林
梁芬莲 程安林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各高校正大力推进专业课程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但目前还面临诸如理念落实、元素界定、育德能力、协同效应和制度构建等困境。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特色,立足“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在宏观层面构建育人“大思政”规划格局,在中观层面推进育人“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微观层面建立育人“常态化”工作格局。
[关键词]课程思政;现实困境;实践路徑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7-0070-03
“德才兼备”是新时代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国各高校积极探索德育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目前高校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研究内容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成果几乎覆盖了所有学科门类以及这些学科门类下设的大部分专业,部分研究已经细化到每门课程,基本形成了由各学科门类的课程思政研究到各专业、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1]但在整体设计、路径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动力不足,课程育人效果良莠不齐,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高。
一、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对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前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问题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形成的价值理念是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逻辑起点,对教学实践行为和教学具体行动等具有指向性价值,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价值理念理论基础不明确。确定课程思政价值理念离不开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完善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界定价值理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塑造独立人格、提升道德品性,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第二,价值理念融入路径不清晰。课程思政强调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引领,并结合课程自身具有的思政属性和专业特点,将价值理念有机融入各门专业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教学过程之中,通过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统一,以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二)思政元素的界定运用问题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可以实现人才培养中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脱离问题,思政元素的界定运用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目前在思政元素挖掘中存在不同课程之间的模仿现象,加之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发掘不够,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存在简单拼接等问题。[3]第二,思政元素特色不鲜明。目前形成的课程思政元素对于不同专业课程在专业要求、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呈现不足。第三,思政元素运用不科学。目前在思政元素运用中存在生搬硬套行为,思政元素与知识教育融入契合度不高,导致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脱节等问题。
(三)专业教师的思政能力问题
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是实现课程育德目标的根本保证,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主体,其育人能力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变量。[4]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动因,对“课程”“思政”的关系认识不足,导致难以落实全员育人目标。第二,部分教师思政理论及修养水平有待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落实的实效性不足。[5]第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动力不足。高校对教师培养学生政治意识、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育人效果缺乏必要的考核,导致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不足。
(四)合力育人的协同效应问题
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通过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实现协同合力育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协同育人方式单一。目前在课程体系与个别课程、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个性化育人与整体性育人、课程育人与专业育人、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等方面没有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方式,育人目标难以全面落实。第二,协同契合点不明晰。目前不同课程在育人过程中各司其职,履行着不同的育人职责功能,由于没有通过契合点将不同课程形成的不同育人路径协同融合,导致无法实现分工合作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第三,协同路径不畅通。割裂不同协同形式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性路径,将无法实现不同协同形式之间的资源共享及协同共振,弱化并降低立德树人的教育实效。[6]
(五)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问题
对课程思政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可以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及其达到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为改进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效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评价方式不合理。目前在课程思政评价模式方面存在注重量化评价忽视定性评价、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注重单一评价忽视多元评价、注重专业教育评价忽视思政教育评价、注重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评价、注重教学内容评价忽视教学方式评价等问题。第二,评价内容不完善。目前在评价课程效果时没有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评价中,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和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评价。第三,评价标准不规范。政府教育部门还没有制定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规范,对课程思政质量考核缺乏有效的指导,难以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规范。
(六)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问题
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工作制度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工作机制不健全。有些高校领导对课程思政认识重视不够,没有从战略高度将课程思政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规划,没有将其作为党委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没有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思政领导机制、组织机制、运行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工作机制,导致课程思政无法真正落地。第二,制度联动不完善。目前在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之间,高校党委、学院、学科和专业之间,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之间,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等没有建立思政联动机制,无法从组织上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导致课程思政责任落实不到位。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必须从整体上规划并“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7]为此,我们将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等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宏观层面:构建育人“大思政”规划格局实践路径
在宏观层面,构建育人“大思政”格局,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依据。
1.建立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工作体系主要解决课程思政“谁来做”问题,目前主要存在“统筹推进不到位”的难题。要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就应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应建立由学校、学院、学科、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内部育人工作体系和由政府、社会、单位、家庭等组成的外部育人工作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7]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育人作用,切实提高各主体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主要解决课程思政“怎么做”问题,目前主要存在“育人重点不清晰”的难题。为达到育人效果,需要根据不同课程体系特点确定育人教学重点,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注重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在专业教育课程中注重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结合文史哲类、经管法类等七大类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实践类课程中注重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7]
3.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内容体系建设主要解决课程思政“做什么”问题,目前主要存在“育人内容不聚焦”的难题。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构建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应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和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五个方面。[7]
(二)中观层面:推进育人“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在中观层面,应立足培养什么人的育人目标,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1.构建全面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应将思政育人放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首要位置,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精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精准设计包括德育目标在内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系统化育人目标体系。二是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及专业特点,将“专业思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方位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专业个个有思政”。三是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教学大纲。探索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学设计,并将其纳入课程教学大纲,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
2.构建合理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凝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课程育人自觉性和育人能力。二是构建育人模式。探索全程育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无缝对接,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三是完善保障制度。構建一体化制度体系,制定育人标准,强化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方案、改革方案以及教学指南等,保障专业课程育人工作落实落地。
3.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和升华,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8]一是构建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各育人主体通过互动交流、联合研讨和经验分享等方式协同配合,完成育人过程。二是构建教学协同育人机制。注重专业课与思政课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其同向同行;加强专业课之间协同效应,使其教学合作互补。三是建构协同育人平台机制。构建全方位和多维度的协同育人平台机制,如,育人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支撑平台、学习交流平台等,形成“目标同向育才”的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
(三)微观层面:建立育人“常态化”工作格局实践路径
在微观层面,应系统设计“常态化”育人工作格局,创新性的认知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和评价制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真正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1.建立“双主体”育人工作格局。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和教育主体。一是强化教师课程育德能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程度和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1]育人先育己,通过强化教师育德意识,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育德教学能力,打造具有高尚品德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实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二是激发学生课程思政自觉性。学生通过参与课程思政活动,将思政教育内容化为自己的理想抱负、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习惯等,从而使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人目标落地落实。
2.深化“双载体”育人工作格局。课程和教材是课程思政的教学载体和素材载体。一是深化课程育人教学改革。课程载体承载着育人的功能,为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培育之间搭建了融合的桥梁,根据育人理念对课程开展改革,优化课程思政设计,细化思政教学目标,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政教育,以实现课程“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二是完善课程思政特色教材。教材是实现育人的资源素材,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依据,结合课程思政要求和教育目标组织编写含有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等特色教材,使教材不仅成为传播知识的载体,也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实现价值引领。
3.完善“双手段”育人工作格局。教育方式和评价制度是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手段。一是优化课程思政教育方式。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推进新媒体、融媒体和云技术等在教学中的应用,拓展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实现“立德树人”。二是建立课程思政评价制度。分别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不同维度视角对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育人效果进行评价,建立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统一的评价模式。
总之,贯彻实施课程思政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开展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实际,做好统筹规划,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各项保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方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彦峰.大数据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述评[J].高教学刊,2021(18):175-179.
[2]杨国斌,龙明忠.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建设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15-17.
[3]张岩,李新纲,朱秋莲.产教融合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11):77-83.
[4]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5]吴增礼,欧妍池.成就、困境、出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反思[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4):1-6.
[6]赖金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0(5):136-139.
[7]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Z],2020.05.28.
[8]李瑢.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与突破[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102-105.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