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2-05-30胡旭飞张书妍
胡旭飞 张书妍
摘 要: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使我国在新时代步入高质量发展国家的行列,跻身创新强国之阵,高校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计算机一类的重点专业,以促进我国新技术、新经济和新产业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要致力于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文章主要论述高校在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所需的要素支撑,以及详细的构建路径,并简要分析我国高校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上的现有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0-0057-04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迎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组织,有责任和义务去创新课程教学体系,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出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而言,需要在新工科背景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才能,从而为相关企业输送更多的卓越软件人才,推动行业进步,助力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高校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实践项目过少,只是简单地排布了课程设计,并不能全面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需要更加广阔的实践学习平台,才能拓宽自己的眼界,补足理论与技能上的差距。其次,部分高校与传媒、互联网以及游戏公司等相关企业的合作不足,未能为学生引进足够的实习项目,在教师团队的构建上也存在问题,没有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才去教育引导学生,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最后,部分高校所举办的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数量过少,比赛内容也不甚合理,没有对接学生的理论学习进度,未能提供足够的项目资源,导致学生的实践经验匮乏,思维受到限制,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活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软件工程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支撑
(一)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
在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为了能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应为学生搭建线上学习混合式教学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在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举办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布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引导学生跟进企业实习项目的过程中,都可以為学生引入网络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轻松获取学习、比赛和实习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其他信息资源,能够高效完成信息检索工作,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此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动态将更容易被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可以经由大数据等网络技术智能转化成学习报告,汇总给相关教师,教师能够一目了然地获悉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习状况,分析出学生的优劣势所在,推进个性化教学,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1-2]。
(二)创建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
为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利用机制的反馈效用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其自身能力特点的具体学习路径,并使学生能够审视自身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在方法、态度和思想上的问题,更加客观、冷静而全面地审视自我,促进学生的自省,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活动注入不竭动力。在创建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时,软件工程专业教师要从多个维度审慎考虑。具体来说,教师要从程序设计、计算思维、软件分析、系统思维、软件设计、开发测试、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交叉融合、语言表达、经济意识、项目管理、团队协作以及角色意识等多个层面去铺设细节,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的具体架构,进而增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3]。
(三)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培养模式
在实践教学体系下,高校必须要与软件工程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搭设实践学习的平台,引领学生参加企业的实习项目,强化学生的工作意识、角色意识和团队意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前,高校要对企业内部的构成进行详细的了解,从企业的生产项目、工作环境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视角去考察目标企业,如果发现存在与学校育人理念相违背的地方,必须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杜绝一切可能会危害学生个人利益的情况。在确定了目标企业合乎各项标准要求后,高校就可以与其展开深度的合作,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去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引进企业工作项目,开展校企联合实践活动等,以此来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4]。
(四)组建竞赛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学生在学习了专业理论后,不能只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去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还应该积极参加各类型的比赛活动去激发自己的学习斗志、培养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培育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并磨炼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够抗住学习工作压力,能够接受失败,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参加了社会工作之后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并达到工作岗位的各方面要求,助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组建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高校要为学生配备好硬件设施、教师指导团队,要结合软件工程市场发展态势去设计好活动内容和比赛机制,要为学生准备丰厚的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5]。
三、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探析
(一)实践教学体系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高校在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多方面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务必保证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向导下可以发挥出理想的教学效果,推动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创建先决条件[6]。
首先,高校应当参考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校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国家政策的角度为学生设计成长蓝图,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次,高校可以对比国内外同类知名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汲取相关院校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从而提高本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的效率,保障教务工作结果的质量。再次,高校应该结合软件工程在就业市场中的发展状况,参照相关企业和岗位对工作者的各方面要求。从阿里云、腾讯、京东等大型相关企业,到不知名的小型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公司、动画美术制作出版公司以及信息咨询公司等相关企业,都应做好市场调研,结合市场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最后,高校还需要结合新工科建设目标以及软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提高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与合理性。除上述要素外,高校还需要注意不要完全被外界因素干扰,而要打造具有院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内部的视角出发,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团队状况、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及院校自身的发展理念等要素,发挥出院校在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上所应有的独特优势,最终设计出具有独创性、针对性和代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设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化设计。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修正和完善教学目标,提高其与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适配程度,发挥出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使学生在进入软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项目管理等岗位时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达到工作要求,促进行业发展[7]。
(二)实践教学体系下教学实施过程的细则
高校在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方面的教学工作细则,在已有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项目的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扩充开展实训项目所需的硬性资源,引荐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跟进企业项目,增长学生的见识,磨炼学生的心态,锻炼学生的实践技巧,提高学生的就业吸引力,优化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平台,加强实验试点的建设与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强化教学监督机制,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每项细节,推动实践教学体系质量的提升。
具体而言,高校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按照以下流程铺设好细节,以期提高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首先,高校应安排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实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C++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以及汇编语言等基础课程知识参加学科竞赛,并围绕这些基础理论去为学生创建竞赛项目,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其次,高校在安排专业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与互联网、广告和新媒体等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请企业内部的高端人才去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并与专业课程教师相配合,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方式下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将企业的工作项目引入实践课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视角,指导学生运用Linux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以及WEB开发技术等专业课程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高校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为学生搭建企业顶岗实习、创新创业以及学科竞赛的平台,围绕学生所学的课程理论去铺设各类实践项目的细节,切实锻炼学生对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8]。
为了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高校还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建立有效的督导机制,使学生在可管控范围内实践、创新和个性发展。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配置专门的督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监督,并汇报给各个课程的教师和辅导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进程。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将自己的课程作业、实习汇报以及竞赛进程等信息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既起到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效果,又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有效的监管机制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将明显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也会显著增强。
(三)实践教学体系下教学成果的反馈机制
在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当建立反馈机制,以此来检验并优化实践教学的成果。随着教学成果的增加,学生成材率的上升,以及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高校在软件工程专业上的声誉也会提升,会提升招生的优势,这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我国的媒体公司、互联网公司和游戏公司等相关企业的发展也会走上快速道,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这对于我国社会的整体进步而言极为重要。因此,高校在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要建立好教学成果反馈机制,从而为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助力。
具体来说,在建立实践教学成果反馈机制时,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项目来衡量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并记录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获取学生的获奖情况,以此作为分析学生学习成果的材料。其次,高校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实时反馈来审视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学生实习项目中企业人员的反映,判断学生在编程、维护和开发等业务上的水平,学生的工作态度、抗压能力及其个性等综合素质。最后,高校可以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来检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成果,通过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感受,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以及对职业技能的需要来综合分析教学方案、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找出并修正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缺漏和偏差,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建立了科学的实践教学成果反馈机制后,高校必须要有创新改进的决心和毅力,在收集了众多回馈信息之后要能够立即做出反应,而不是故步自封,裹足不前。高校必须要有实干家的精神,要有推翻旧体系、创建新体系的勇气,针对反馈机制反映出来的各方面问题去调整、修正、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各项细节,必要时还应当重建体系,从而逐步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教学效果,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体系支撑,推动学生在编程理论、计算机应用以及工程管理等多方面能力上的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为了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高校和教师需要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优化已有的课程教学框架,以期能全方位地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为了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应当为学生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创建产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培养模式,组建竞赛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此来做好体系构建的要素支撑,然后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教学成果反馈三个层面去铺设体系构建的细节与整体工作,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提高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丽芳,王自力,葛文庚. 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9):146-147+ 170.
[2] 何建强,陈垚,袁训锋.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 无线互联科技,2018, 15(22):85-86.
[3] 張永莉.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3):83-86.
[4] 朱洪浩,刘影. 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21,38(21):68-70.
[5] 吴春雷,王雷全,崔学荣.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21(02):110-115.
[6] 张毅,文俊浩,熊庆宇,等. 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高等理科教育,2017(02):95-99.
[7] 周龙福,张小川,凃飞,等. 面向新工科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06):8-9.
[8] 李昕,刘益先,程维. 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8(11):49-52.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