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时空角度看《倾城之恋》的爱情结局

2022-05-30兰启慧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倾城之恋张爱玲爱情

兰启慧

内容摘要: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直备受热捧,小说中两个主人公之间爱情故事更是让读者回味无穷。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在机缘巧合下遇见,在相处中各有心事,最后在时代的浪潮中相定终身。本文主要从时空的角度去分析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品味张爱玲笔下小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张爱玲 《倾城之恋》 空间 爱情

张爱玲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和她利用时空技巧对故事的描述是不可分割的。在小说的解读视角中,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可以并存,张爱玲更是在她的小说《倾城之恋》中出神入化地将时空描写与主人公的感情线索交织融合在一起,串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爱情故事。我们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赏析这个发生在上海和香港的故事,了解时间在故事情节中对人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这二人的心路历程。

一.从空间角度分析二人心理

1.寻觅栖身之所

白公馆,一个明面上是家,实际上却犹如囚牢般的空间。这里犹如神仙的洞府,却也像地狱的大门。对于白流苏而言,这个所谓的“家”事实上根本算不得是一个容身之处。在这里她处处受排挤,事事受打击,毫无地位可言,因此白公馆这个看似穩定庞大的居住空间对于白流苏来说是犹如鸟笼般的存在,虽然给了她一个名义上的空间让她不至于流浪外头,却也在实际上将她禁锢住,折磨着白流苏的内心。禁锢白流苏的不仅仅是白公馆这个地方,住在白公馆里的人也时时刻刻都在刺痛着白流苏的心。

因为离婚而重回娘家的白流苏,她的生活是寄人篱下的。中国有句老话:“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再回家,那本来在出嫁前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现在也不再是自己的容身之所。张爱玲对于封建现实几乎残酷的描写,可以见得,即使是家人,也不能做你落难时的港湾。白流苏渴望脱离出这个空间,她也曾挣脱出婚姻的束缚,回到了自己的旧空间—白公馆。讽刺的是,白流苏虽然敢于挣脱束缚,从婚姻中走出来,但是白府这个守旧的宅子却无法提供一个舒心的环境让她顺利度过余生。

白流苏是勇敢的,她敢于跳出束缚自己的婚姻,敢于跳出束缚自己的家庭,也敢于寻找新的广阔空间。白流苏也是聪明的,相比较出去工作来远离这个家,显然找一个家境殷实的男人更符合当下的环境。因此,白流苏一开始和范柳原的交往便是有目的的,她想要借助婚姻帮助自己逃离这个压抑的空间。当白流苏选择离婚时,她还有家这个空间可以供她回头,但当白流苏想要逃离白公馆这个家时,她无处可依,因此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空间。白流苏渴望从范柳原那里得到一个容身之所,一个稳定的家。在当下,范柳原就是她的房子,范柳原就是她追求的稳定的空间。

在范柳原的安排下,白流苏跟着徐太太一家去了香港。在这个由范柳原安排的空间中,流苏也有自己的算盘,她尝试将这样不确定的空间在自己的努力下变成只属于自己的固定空间,她不甘心只做范柳原的情妇。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1]P192白流苏是勇敢的,她跳出婚姻,跳出了家庭,来到香港只为寻找一份依靠,一个空间。她的希望是纯粹的,她是敢于冒险的。

2.为爱创造空间

范柳原是缺爱的,父母双亡,长期流落在外的背景意味着他无所依靠,也必须创造自己独立的空间。孤身一人在英伦,甚至也吃过好一番苦头才获得了自己的继承权。无人依靠的他,从小便学会了自立,学会了创造机会。纵使这继承权并不易得,他也有自己的智慧得到了目前的一切。物质富足的他,走到哪里都可以创造自己的空间,甚至独身的他,自己就是自己的空间。他明白很多女人争着抢着和他在一起也无非就是看中了他的资产,因此,在钱财不缺的情况下,范柳原寻找的是一份纯粹的爱情,他渴望将自己所爱之人带入自己所创造的空间,对于范柳原来说,找到真心爱自己的人,这才是自己心灵的最终归宿。

看尽世态的范柳原一眼就看穿了白流苏在家里的状况,于是通过徐太太将白流苏接到香港,希望白流苏在香港能够更自由些,不用被困在家里。经历过的人会更懂,对于范柳原而言,流苏和他自己的处境是相似的,他们都没有一个永久固定的空间可以来依靠,也没有得到过太多的爱。亲情也好,爱情也罢,对于他们都是水中月和镜中花。因此白流苏的遭遇很能引起他的共鸣,引起他的怜爱。然而白流苏和范柳原不同的是,白流苏没有自己的固定空间,因此她渴望寻找到一个固定的可以栖身的空间;而范柳原也没有自己的固定空间,他走到哪里,自己便是自己的空间,因此他更希望能够有一个人能够让自己心甘情愿为其创造一个固定空间,这样自己也便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心理空间是更为抽象的空间。它并不以实体的形式存在,而是结合了知觉。心理感受等主观元素。[2](P114)范柳原可以创造自己的物质空间,他想要追寻的是心理上的空间。而流苏寻找的是一份依靠,一个实实在在的空间。一个无处栖身,渴望一个居住空间;一个四海为家,寻找心理空间。两个人就这样跌跌撞撞走到了一起。他们二人都有相似的期待,有着相似的盘算,同时他们又能够为彼此填补一份内心的空白。

二.从时间角度分析二人结局

1.从白公馆的时间看白流苏的理想追求

白公馆的时间是漫长的,小说在一开始便描述了: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1](P160)因此白公馆的时间比上海通用的时间整整晚了一个小时。上海是一个大都市,白公馆在这诺大的城市里,并没有紧跟上海的时间,从时间上的落后便可以见得住在白公馆里的这些人思想也是落后的,白公馆的时间跟不上上海的时间,也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白公馆,看上去是个神仙洞府似的地方,事实上却已经气若游丝。这里的人生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他们目光所及,便是世界。白公馆是有钟的,然而这珐蓝自鸣钟,也早就坏了,停了好几年。这里作者想表达的再明显不过了。家里明明是有时钟的,坏了却没人去管它,上海的节奏是新式的,是快速的,而落后的白家人没有跟着上海的时间,没有紧跟上海的脚步,他们仍然活在自己落后守旧的时间里。这神仙洞府里,本该府上一日抵得上世上的一千年,而事实上,这里的一天和一千年却是没有差距的,因为在这枯燥的白公馆,每天都是一样的枯燥和无聊。这样平淡的日子,一天和一千年并无区别。

白流苏在这千年如一日的白公馆里,可以说是度日如年的。在这个时间都比外界慢的白公馆,按理说生活应是似神仙般快活的,应该是像是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可对于白流苏来说,这里却是地狱。从时间上来看,结婚前的白流苏虽谈不上快乐,可这里也是她名正言顺的家,然而白流苏现在选择待在家里却是离婚后的无奈抉择。不能接受时间和上海统一的白公馆,更不会用关怀的心态去看待离婚回家的白流苏。

在白公馆里,青春是不值得稀罕的,他们最不缺就是青春。旧的一拨人老去,新一拨的生命又回重新生长。因此白流苏在白家是被边缘化的,七妹的相亲被全家当成是头等大事来看待,即使七妹这条路行不通,还有四奶奶的两个女儿,这里的女孩一茬一茬地生长,没有人会关注到在他们眼里已经失去青春,失去魅力的白流苏。在白府众人的眼里,失去了婚姻而又迈向中年的白流苏,是没有价值的,是败柳残花。

白流苏是勇敢的,在白公馆度日如年的时间里,她没有自暴自弃,光凭这一点,她就值得拥有幸福。陪七妹去相亲是白流苏的无意之举,然而在家人的注视下与范柳原跳舞则是她冲破枷锁的表现。白流苏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白公馆的时间并不代表她的时间,白公馆认为的年华逝去,在她这里却是正当韶华。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她仍然是有魅力的,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

与白公馆里的众人相比,白流苏是敢于与时光作斗争的。即使别人都认为她离了婚便是年老色衰,可她便要证明,她是年轻的。白府的人是讨厌白流苏的出风头的,可是被时光禁锢住的他们在心理上却是对白流苏的行为心存佩服的。白流苏在受徐太太邀请后,便踏出這个禁锢之地,走向了未知的香港。

2.从战争前后时间看二人情感变化

战争前,范柳原对白流苏的态度是若即若离的,流苏的那点小算盘范柳原是可以看出来的。范柳原知道白流苏之所以选择他就是渴望的到一份依靠,渴望能挣脱原来的空间。因此得不到白流苏的爱的范柳原十分渴望白流苏对他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充满理解的。别人都可以不理解他,但白流苏一定要爱他,要理解他。在相对安定的时期,他面对矜持又有些小算盘的流苏是喜爱的,但是这份喜爱还不至于让他心甘情愿地与白流苏建立婚姻关系,他知道白流苏并不是完完全全爱着自己的,他不想将自己完全锁在这一层关系中。

范柳原的特殊经历让他渴望公平,他能给白流苏一个新的生活空间,同样,他也希望白流苏能回馈给他以真诚的爱情,这样于范柳原而言才是公平的。范柳原从小便没了父母,特殊的身世让他外表放浪不羁,内心却渴望一份纯粹完整的感情,但是父母的爱情故事却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爱情,他的母亲不是正房,甚至不敢回国,这一切让他对爱情慎之又慎,放浪不羁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他谨慎的内心,他渴望平等又相互理解的纯粹的爱情。

白流苏面临的问题,是寻找容身之处的问题,她明白范柳原并不是心甘情愿地要与自己结婚的人,她的处境也让她并不能像范柳原所期待地那样,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去爱他。一个连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的人又哪有心思去谈情说爱呢?旧社会给了女性一些束缚,尤其是对离婚的女性更加地不包容,倘若她毫无保留地爱上了范柳原,再被范柳原抛弃,她面临的将不仅是家里和社会无情的指责,更有内心深处无法愈合的伤痛。形式所迫,白流苏无法做到不考虑物质去轻松地谈一场恋爱。从这个角度来看,二人在这场恋爱博弈中都有自己的理由,也都无法摆脱一切去追求真实的自我。

在香港和范柳原相处了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白流苏依然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她需要一个家庭,一个固定空间。从她的角度来看,范柳原并没有要和她结婚的意思,她很有可能会成为范柳原的情妇,这结果又是她不愿意见到的,这也不能为白流苏获得自己渴求的固定空间,她只是从一个牢笼跳入另一个深渊。显然,白流苏想要与范柳原结成夫妻,是十分困难的。

在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人心怀各自的小算盘时,得不到名分的白流苏选择了返回上海,回到白公馆。没有得到爱的范柳原,也赌气似地尊重了白流苏的选择,将白流苏送回了家中。白流苏宁可回到曾让自己痛苦的家中也不愿无名无份地待在范柳原身边,二人的性格是何其地相似,都想让对方让步,却又害怕倘如自己先付出,到头来,不仅是一场空,也会伤痕累累。

范柳原二次邀请白流苏前往香港,是他抛出的橄榄枝,白流苏二度前往上海,也是给了范柳原一个理由去相信,自己是愿意为范柳原付出的。第二次香港的会面,二人都为对方做了一些让步,此时的他们,对彼此是有感情的,只是这近乎完成任务似的恋爱,反倒让他们看不清自己的内心。

时光成全了白流苏,在范柳原为其在香港安定好小家离开后日子里,她迷茫过也空虚过。在短暂的光阴中她也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她所需要的就是范柳原给她带来的空间,带来的一个稳定住所,固定的家。所以白流苏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梦想成真了,她无需纠结到底最后会不会和范柳原结婚,有这个实实在在的房子,她就有了自己的自由。并且她清晰地知道,即使梦想已成真,她也不能像别的姨太太一样,抽鸦片,姘戏子,她要过她自己坚持的生活。白流苏是智慧的,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满足,也知道自己不可以涉足的领域。炮火没有给白流苏太多思考未来安排的时间,在白流苏还没有开始像别的姨太太一样堕落的时候,战争便让大家更关心起自己的生死和温饱问题。

动荡的环境,危险的境地总能让人在纷乱中见到平日里见不到的真心。没有了战争前的你侬我侬抑或是各怀心事,患难见真情。正如范柳原说,在和平的年代里,大家都忙着谈恋爱,却没有功夫真真正正地爱一个人。在战火轰鸣的环境中,范柳原回去了他们香港的小家接流苏。经历了在国外漂流不定的生活,也经历过洒脱一人花天酒地的生活,范柳原终于过起了平常家庭里普普通通的夫妻生活,白流苏并不知道,这正是范柳原所追求的“有爱的平淡生活”。对于范柳原来说,在经历了战争后,和流苏一起回到家中,收拾屋子、洗衣做饭的生活也是范柳原所追求的一种情感寄托。在战争中他看清了,这个擅长低头的上海女子,是真真实实地爱着自己的。

从前,每一个人似乎都遭遇了自私人性造成的困境,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这样一种人性的阴影下,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自私或者说是自我保护。[3](P116)在经历了战争后,两人都见到了对方的真心,战乱时代的爱是不会作假的。白流苏找到了自己依靠,范柳原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战争给他们创造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战乱中看清了彼此的真情实意。

综上,张爱玲用自己擅长的时空叙事技巧描述了在利己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两个心怀渴望的年轻人寻找希望的故事。白流苏在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空间,范柳原在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停留在一个固定空间的爱人,两人都在寻觅。而遇到彼此以后,二人却又有了各自的心思,相互试探,各有安排。幸而战争在时间的长河上又给了二人一方独特的天地。在共同经历了种种之后,流苏和范柳原对彼此都多出了一份真心。于国家而言,战争是残酷的,可是于这对恋人而言,战争却成全了他们,范柳原找到了自己要的那份真心和理解,流苏也找到了自己的固定依靠,与范柳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夫妻。

同样是描述爱情,将战争和爱情相结合,海明威则在自己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描述了男女主角在战争中相遇相爱,在战火中浇灌爱情,他们尝试以爱情的力量改变自己的“战争”,最终仍被击败,悲剧结局的故事。[4](p79)相比之下,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结局要美好得许多。在残酷的炮火中,张爱玲给每位读者写下了美好的结局,这美好的结局比悲剧更让人感受到爱和幸福。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张春利.空间叙事视野下《小镇畸人》的叙事技巧及心理空间建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1).

[3]石璐洁.对超越时空的真实人性之表达——《倾城之恋》与《情人》比较[J].名作欣赏,2016,(21).

[4]赵自横.战火洗礼中的悲剧爱情——浅析《永别了,武器》中爱情雨战争的相互影响[J].侨园,2021,(6).

(作者单位: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倾城之恋张爱玲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九月雨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倾城之恋》中隐喻的认知探析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