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诗歌品读的课堂教学

2022-05-30熊正佼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熊正佼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重构与转轨,推进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而要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古典文学作品课堂的成功推进,就必须建立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与评价,实施与反馈的科学体系,让课堂成为核心素养实践的主要平台。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诗歌品读 课堂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是一个舶来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二十一世纪初也提出了他们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包括三个维度九项内容,具体指:能互动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新技术、知识和信息这三项工具;能在异质群体中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测自己的行动结果,明确自己的具体行动;能自律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进行团队合作,管理并化解冲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提出了‘核心素养所包含的七个学习领域,即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识、数字数学、科学技术”。①

国内学者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解更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特点。张华和成尚荣等人的理解比较笼统,张华把“核心素养”看成“21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景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②

成尚荣强调的是“核心素养”的根本性。他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不过到底哪些内容是“基础性”的,他认为不应该有一个确定的结论或标准,因为基础的内涵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应着时代的要求,应答着世界的挑战。③

“根据2016年9月13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④。

古诗文在统编教材中的比例增大。诗歌由苏教版的“古诗二首”改编为部编版的“古诗三首”。文言文的学习,也提前了一个学段,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就开设了文言文课程。相比于人教版,文言文的数量也由4篇增加到14篇。古诗文数量与比例的增加,无疑说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当核心素养跟古诗文课堂教学相遇、融合时,前者是目的,为目标指向,后者是过程,也是目的,为价值载体。二者相辅相成,将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只有不囿于常规、勇于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的教师,才能让核心素养在平素的课堂上,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开花结果。

一.创设情境:还原整体,组合鉴赏

在小学阶段,古典文学作品作为一个重要学习范畴是无处不在的。教科书、练习题、试卷、语文读本等都能看到古诗文的“身影”。诗歌既是小学学业测验的一个主要对象,还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文学素养的,涵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我认为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后者更是基于核心素养下师生所要努力追求和达成的境界。

同时,从知识本位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种新知的“产生”必然有其特定的而又深刻的生产与生活背景。这是一种体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与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内隐联系,体现在课堂上更是一种与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相互影响的整体态势。只有不断强化对知识整体性、构建性、系统性的领悟,才有可能让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成功“对接”。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素质测试训练(二)为例:

题目:请回忆相关诗歌,将正确的诗句填写在句子上。

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 ______。

2._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

3.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 _____。

通过测验,发现有20位学生对第一句填错了,54位同学基本上能把后面两句填对了。其原因是第一句是课外知识的积累,第二、三两句是课内学习的,学生对课外的积累显然薄弱。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重点扶持的教学对象是那些记忆模糊的学生。教学行为不仅仅停留在“回归”正确答案上,更要帮助学生还原知识发生的一个个框架,好比展现“一棵树”时,就要让其“融尽”一片森林;看到一块“草地”,就要踏入一片“草原”;以便能将知识置于一个新的境界里,从而让旧知识在新的“环境”形成知识结构,在孩子们的脑中留下一个不断建构的发展态势,基于此,我是这样做的:

1.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教师陈述:今天我们通过这张测验来感受诗歌的美;并渐渐走进诗歌王国。

2.将诗句所在的三首完整的诗歌以多媒体的形式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

鉴赏支点:超越回忆,挖掘“内因”

1.三首诗歌所描写的主人公都是谁?把他们的年龄先后顺序排个队(兴趣激发)!

2.这些诗人笔下的儿童形象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想象着,尝试着把自己融进去,美美的读上两三遍。

3.激发学生将第一首诗歌背诵下来,然后写在教材第四课的旁边,也就是与之相似的融合在一起。

如此教学,既让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而非就诗论诗中增强了记忆,解决了应试的“难点”,还能够在情境学习中体验了诗中儿童天真可爱质朴的形象。从纯粹的记忆抄写到诗歌内涵的体验;从外围识记到内因探索。因此,学生学的深刻了,也学的透彻了。教学,不应该停留在思维的浅层状态,而是应走向“深度思维”。

二.聚焦核心词语:广泛链接,深刻挖掘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的文章,什么是“文包诗”?先是以现代文叙述,然后文末或者是文中以一首诗歌的形式彰显本文的核心感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即古今文体结合,以“今文”诠释“古情”。在具体教学时,我紧扣题目中的“送别”这个核心词语,然后整合补充习题、《伴你学语文》等相关练习,为学生导出了一条逻辑性很强的学习线索:送别之声(领会文章的第二段李白、孟浩然的分别对话的气场)——送别之词(理解饯行、告别、伫立的含義)——送别之看(对“仰望、远眺、凝视”等词语的辨析)——送别之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样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课文与其他学习材料有机融合在一起。抓住核心词语,把与之相关的配套练习上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个互相有联系的思考支点。这样的课堂教学,包含了对文中人物语言细节的品读,领悟人文精神;又包含了对具体词语的辨析、理解,提高了鉴赏能力。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领悟“别之声”时,教师努力创设彰显文学之美、人文之美的情景,增强人文润味,从而在情境品读对话内容,感受到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分别是那么的优雅动人、大气豪迈。

在理解“饯行”一词时,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入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的唐王李世民与唐玄奘在都城长安分别时的视频场景。通过一比较,从而促进了学生对“饯行”这个词的深刻理解。

在“别之诗”的领悟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勇于尝试,让他们试着从一个词、一句诗说起,逐渐过渡到对整首诗的学习。在“由少到多”中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感受到了“自由表达”的快感。

这篇文章不止教过一次,但是这节课堂,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流畅,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策略独特。给予他们围绕核心训练的一个个支架,并拥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围绕核心,建立学习支架,展现自主选择,便是这节课非常值得借鉴的亮点。

三.融入“电视”:“一字一诗”镶嵌语文

央视二套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国人大饱眼福,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开始了以“飞花令”的形式来体验诗歌学习的奇特。课堂上,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然后从“一字一诗”开始,教师、学生题一个字,学生则是背诵一两句诗词。如:

课堂实录1:

师:河

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刃岳上摩天。

生:春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花

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师:老师也来背诵一首《石竹咏》

由一个字来诵读出一句诗、一首诗歌。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做法。其是受央视二套的《中国诗词大会》的启发。古人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须要不断的涵养自己的诗歌文化性情,陶冶自己的精神情操。及时的把一些积极的、美好的课堂之外的因素引入到课堂上,从而让学生懂得:学语文从来不是限于书本上、课堂上。语文学习更是一个开阔的、敞亮的语文天地。通过这样的体验,盘活了学生内心储存的诗词积累,也磨炼了学生大脑的敏锐性。长期带有“坡度”的古诗词教学,学生的才气就能够渐渐的在心中涌起,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过如此。

四.拓展“连接”:让教室处处生成学习氛围

教室,应该成为一个处处是学习、人人是示范的空间。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随时做出拓展空间的动态,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如在一次测验中,学生普遍对“天街小雨润如酥、(  )”这句诗写不出来。即使写了出来,也是出现一些错别字。如何改变这样的学习状态呢?只有当课堂上的知识呈现是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时,学生才会较为轻松和愉悦的接受,这比为知识而教知识来的效果要好的多。于是,课后,我找了明天的值日班长,示意这位学生明天在“值日一角”上写下《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第二天晨读课上,全体学生一起来品读。并重点引领学生学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两句诗,用蓝色粉笔划下来。并告诉学生:你看,值日班长正好将我们要填的诗歌写在了黑板上,假如你格外留心后两句话,就可以作为试卷填写的一份资料了。

学生需要什么,不会什么。教师就要有意的通过一定的措施来为他们提供考试、阅读、做题、作文、演讲等需要的资料。将他们对诗歌潜在的具体需求与教师主动的创设有机融合起来!这样就能彰显知识存在的价值和功能。在点滴的教学行为中来锻炼和启发他们主动寻求、建立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了值日班长为大家呈现的骆宾王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学习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比较陌生。在全体学生诵读完毕之后,教师为学生剖析诗歌,讲述诗歌内涵美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首先找到这首陌生的诗歌与学生已经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教师将诗歌中的荆轲与燕太子分别的历史故事与《秦兵马俑》里的大秦帝国强大无比的军队进行联系。并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述一些基本的史实。接着就诗歌本身,教师可以为学生做一个再次学习的示范。如在黑板上标出“太子”身份:燕太子丹;壮士:荆轲。“发充冠”的“冠”读音是第一声。

教师这样的示范,至少能产生以下作用:

1.亲身示范如何从词语开始来学习古诗,包括对历史人物的标记;多音字的注释。

2.告诉学生,一首诗歌的诵读,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字词典来准确的掌握和了解。

《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⑤,壮士⑥发冲冠⑦。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本来是一首简单平易的“一日一记”,但是老师却独具匠心的对全体学生示范的精细加工学习一次,这就让他们觉得,语文即生活,学习处处都在!

再来分析值日班长在10月13日写的贾岛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学习这首古诗时,师生先是读一遍,然后读出译文,接着教师提问:有一篇写贾岛的文章叫《苦吟》。这篇文章,让我们难忘的是贾岛的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贾岛是个和尚,出身贫寒,但是他却那么爱作诗、吟诗;有的说,贾岛太痴迷诗歌了,居然不知不觉撞上了朝廷里的仪仗队;还有的说贾岛那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构建课堂,也可以是将新知与已知有机结合,然后再融合。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每天发现知识之间深藏着的惟妙惟肖的联系,这些联系会让他们觉得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认为自己以前所学是可以在今天找到相似、类似的源头。而不是割裂的,这样从内心點点滴滴的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热度。兴趣、热情、信心永远是能力与素质提升的“首要”。

是的,读一首新的诗歌,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述那些基本的知识以外,还要通过联想、对比等策略来将新旧知识有机融合起来,产生新的架构。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新的学习环境里通过一两个触点来将已有的知识进行点燃和唤醒,从而在一种回忆性的对比学习中促进对诗歌思想内涵、诗歌作者的再次认识。自然,教师对诗歌的再次学习不是根本,最主要是学生能通过一两个支点来主动自发的进行再次学习。以《剑客》为例,引导策略是:

1.这首诗歌能让你回想起什么?

2.读了这首诗歌,你对贾岛又有什么认识呢?

然后教师总结,你看学习一首新诗歌,通过回忆再现、对比学习,让我们对贾岛又有了重新的感受,原来,贾岛不仅刻苦读书,热爱学习,还有一种英雄侠气情怀。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年级古诗文课堂教学研究,始终瞄准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每一节课上,不是全面开花,而是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一点点的,一步步的,拨动心灵的琴弦,唤醒潜藏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他们对诗歌终于有了独特的领悟。诗歌也终于“润化”了他们。核心素养也正悄悄的发生在课堂里的每一个角落,发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身上。

参考文献

[1]周序.核心素养:从知识的放逐到知识的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17(2):61.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9.

[3]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24-25.

[4]赵婀娜.當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如何“变”(深度聚焦)[N].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4日第329期17—19文教周刊).

[5]常生龙.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0:163.

注 释

①周序.核心素养:从知识的放逐到知识的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17(2):61.

②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9.

③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24-25.

④赵婀娜.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如何“变”(深度聚焦)[N].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4日第329期17—19文教周刊).

⑤燕太子丹.

⑥刺客:荆轲.

⑦注音:guān.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分班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