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策略研究

2022-05-30王友晖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课间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王友晖

摘  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却存在缺乏新意、缺乏组织、缺乏监管、评价落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强身健体目标顺利实现。文章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教学策略,以期可以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的体育运动价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大课间;策略

教育部发布的2017版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并将其作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但是,由于深受传统小学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依然停留于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这个层面,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到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去,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深受小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形式,如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开发新的教育活动资源,丰富大课间活动形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则可以使学生饱含热情参与其中,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高

如果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新意的大课间活动,学生便对参加体育大课间充满期待。然而,在小学体育大课间实践中各种原因导致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缺乏新意,学生自然对这一单调的活动难以提起兴趣。首先,許多体育教师喜欢将课间操作为小学体育大课间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于内容单调且长期重复,许多学生对大课间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二)活动缺乏组织,参与效率不高

组织形式和组织质量是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因素,但当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较为涣散。许多教师对大课间活动不够重视,难以全程认真参与大课间活动。这样一来,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秩序和场面就显得较为混乱,导致学生参与效率不高,难以充分发挥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运动价值。这样一来,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会逐渐变为一盘散沙,不断降低其活动效率,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三)活动缺乏监管,屡有学生逃避

有一个问题还需要教师特别注意,那就是部分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逃避现象。一些学生由于兴趣爱好或是个人性格,本身就不太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有的学生三五成群地留在教室自娱自乐或埋头书本,浪费了这一宝贵时间。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学生没有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价值。但是,之所以会出现学生故意逃避大课间活动的现象,是因为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缺乏监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大课间活动中加强监管,使活动质量得到提高。

(四)活动评价落后,学生信心不足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给予学生以肯定,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如果教师没有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则会对学生内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一些教师对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评价方式较为落后,难以适应时代要求:首先,教师过于重视运动成绩,对学生运动过程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激励。教师仍然采用“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来判断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如对获得前几名的同学给予表扬,却忽视对那些坚持完成却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的激励。其次,教师教学评价内容单调,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目前,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使用“好”“不好”来对学生展开评价,却较少运用一些指导性语言(如讲解学生没有办法做出某一动作的原因)来分析学生运动情况,难以帮助学生查找自己失败的原因,不利于提升学生体育运动信心。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策略

(一)丰富活动内容,激发运动兴趣

要想充分发挥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育人价值,教师应从大课间活动内容入手,着力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小学体育大课间的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其体育课程育人价值。在大课间活动内容选择和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合理增加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种类。由于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学生来自不同班级、年级,再加上每一个学生运动水平、兴趣爱好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大课间活动项目,才可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对此,教师可以在原有活动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乒乓球、羽毛球、花式跳绳等项目,并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运动器材和活动场所,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第二,对原有活动项目进行升级优化和局部创新。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课间操进行升级优化,将课间操升级为学生喜欢的武术操、体育舞蹈形式,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育人价值。

(二)强化活动组织,发挥带头作用

教师在对大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之后,应着力解决大课间活动组织涣散的问题,细致规划各种体育活动的范围、时间和要求,并以身作则,发挥教师的带头作用,做到师生同动、同乐。首先,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作用,认真做好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并在活动过程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大课间活动。其次,教师还应做好活动的场地和时间的统筹规划工作,使学生在参加不同项目时不会相互干扰,在时间、质量上保证大课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最后,教师应全面观察不同学生的运动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介入,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强化活动组织。

(三)加强活动监管,做到全员参与

要想充分发挥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育人价值,还应重视加强活动监管力度,以便真正做到全员参与。首先,教师应积极向学生宣传大课间活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具体的训练要求,以便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其次,教师要树立全员参与的教育理念,严格做好活动监管工作,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进而从大课间活动中受益。比如教师在活动前要求学生在教室外排好队伍并清点人数,然后再由教师统一带到指定的活动场所。同样,当活动结束之后,再由教师清点人数之后统一带回教室,从而使学生不会无故缺席。最后,教师还应做好惩戒工作,对于那些故意逃避大课间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戒,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和纪律性。

(四)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评价是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应防止使用一刀切的评价方法,而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对学生开展个性化评价。首先,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深入挖掘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为教学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在对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热情、情况和行为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身心发展趋势进行定性评价,从而增强教学评价的灵活性。最后,应鼓励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引导学生正视不足,通过教师评价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使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靳芳琴. 甘南藏区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研究[J]. 智慧,2019(11):27-28.

[2]殷龙.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的改进策略[J]. 名师在线,2020(20):85-86.

[3]崔恒勇. 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优化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20(11):53-54.

[4]朱豪杰. 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开展方式探讨[J]. 学苑教育,2021(24):65-66.

[5]刘蓉蓉. 农村小学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策略与研究[J]. 学周刊,2020(29):73-74.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大课间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