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应在理性和浪漫之间挣扎
2022-05-30崔志钰
崔志钰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本质的追问,这种追问贯穿教育的始终,比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等。这种追问是深刻的、理性的,会让人更为清醒地看待当下的教育。这种追问也会让人对人生、生活和社会的理解变得通透,从而看淡生與死、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更像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面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事物本来的模样。教育哲学亦如教育的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清教育本来的模样。这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告别教育的喧嚣,避免各种形式的折腾,回归教育的本源。然而,教育是“一种灵肉交流活动”,仅靠“照镜子”是看不全也看不透的,这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我听过一些哲学大家的报告,感觉充满理性的思辨,但在受益匪浅的同时也感到困惑:生活或教育如果全是哲性,也太无情趣和情调了。生活不能只讲意义不讲意思,生活是需要浪漫的;如果说教育也是生活,那教育也是需要浪漫的。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要让孩子们回归事物本源去看待问题,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我们同样要让每个孩子的生活充满情趣和情调,充满温馨与浪漫,让他们该撒娇时撒娇,该玩耍时玩耍,该“发疯”时“发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需要理性,更需要浪漫,要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
教育需要理性,但离不开感性。比如,教育评价改革是当下的教育研究热点,所有的教育评价改革都会追求评价的科学性,于是量化评价受到推崇,教育可视化越来越时髦,似乎要将课堂上的一切和学生身上的一切都数字化、可视化,都变得“透明”。似乎当教育变得“透明”、学生变得“透明”、一切都变得透明,就可精准“配药”,科学“用药”,最后实现“药到病除”。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和脑科学的发展似乎正在将这一切变成现实。这就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吗?这种数字化、可视化,一切都透明、高度精致化的教育真的就是理想的教育吗?毫无疑问,教育需要精准把握学情,需要因材施教,需要理性的判断;但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内容传授,不是师生间的线性意义传递,而是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这种灵肉交流是需要心灵交汇和彼此感动的,是充满喜怒哀乐的,要同喜同悲、有笑有泪。
教育需要感性,也离不开理性。因为教育本身存有太多的感性,我们需要理性的哲思、回归教育的本源,给教育现象以本质的观照,不然教育就很可能会走偏。更为可怕的是,我们容易对这种走偏浑然不知,在这方面我们确实有太多的教训。教育需要浪漫的温度,既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冷,应保持一种正常的温度,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是恒温的。教育不应在理性和浪漫之间挣扎,而应该是理性与浪漫的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