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五个核桃的启示

2022-05-30吴金程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火花核桃情境

吴金程

元旦,学校开展联欢庆祝活动。这是六年级学生在学校过的最后一个元旦了,怎样才能让他们过得有意义?六年级的老师们经过商量决定,让学生互送贺卡,传递祝福,留下最美好的纪念。

可是,我们作为老师,拿什么献给孩子们呢?送贺卡?太多了,没有新意。送纪念礼物,比如笔、笔记本?太普通了,也没有什么价值……思来想去,我有了灵感,我要送给六(2)班的学生一份思维的礼物。

自接班后,我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普遍非常沉闷,没多少同学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生字词等基础知识,还有一定的参与度;等到学习阅读等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内容后,学生们会一下子陷入沉默。和其他老师交流后,我得知他们的课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如何激活学生们的思维”是转变这个班级非常关键的抓手。

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段时间教学策略的调整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明显。怎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呢?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为了激发学生思考,他常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如田野、森林、果园,孩子们的语言就像诗歌一样汩汩流淌出来。看来,真实的生活情境才是激活思维最有效的法宝。现在,我便想抓住这次机会试一试。

经过思索,我决定送每个学生一个核桃。核桃是我从老家院子中采摘的,个头很小,但是饱含着浓浓的情谊。最重要的是,我让学生们猜一猜“老师为什么给大家送核桃”,并要求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用简单的文字记一记,元旦过后上课交流。这样,不同的学生应该会有不同的答案。

果然,学生们拿到核桃,都非常珍惜,小心地捧在手中,好像捧着什么珍宝似的。看着他们投入的表情,我知道孩子们已经开始在思考老师为什么要送大家核桃了。

周一回到学校后,第一节班会课上,学生们畅谈了起来。因为经过了思考,所以大家都跃跃欲试。

一个女生说:“父母就是核桃壳,孩子就是核桃仁,父母用坚硬的外壳保护脆弱的果仁。一家人要紧紧地团聚在一起。”

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她第一个举手,第一个发言,从父母和孩子关系的角度,从家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说实话,这并不在我的预设范围之内,我来了兴致,激动地称赞道:“说得真好,这个角度连我都没有想到。”

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孩子们的精彩理解一个接一个……

“核桃的内核多像孩子们,纯真、真诚,却易碎。成长后经历的磨难,给内核裹上了坚硬的壳——磨去了真诚的壳,磨去了纯真的壳。希望长大之后,人还能像童年时那样真诚、纯真,该有多好。”

“我認为核桃就像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心脏。老师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他们那颗如核桃般的‘心脏是多么朴实无华,却又那么丰富多彩。”

“如果用蛮力砸开核桃,很难得到完整的核桃仁,而如果通过水煮等工序,核桃会不攻自破。我认为老师是想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有耐心,要平和地去做事,如果急躁粗暴很可能适得其反。”

“核桃外表丑陋,里面香甜可口,告诉我们不要自大。核桃外壳很像爱心,说明老师爱我们。核桃香味中带有一点苦味,提示我们生活中有好事,但也会有坏事。”

……

听着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发言,我不再一一点评。因为他们的思维不断地闪烁着火花,我怕我的点评让火花熄灭,也怕我的点评与孩子们的发言相形见绌。就这样静静地听着,就是一种享受。

同学们也听得非常认真,听到相同的见解,他们就赞同地点点头;听到不同的见解,他们的脸上闪现着激动。就连平常最调皮的孩子,都在此时安静了下来,享受这一场思维的盛宴。

将近一半的同学都发了言,这是以前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且同学们的发言质量都很高,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看来,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多么具有魅力。课堂上,我们往往费大力气去创设情境,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但是,学生们往往把它看作是教师在教学,并不能内心情愿地去配合老师。而真实的生活情境却不同,里面饱含着师生真挚的情谊,饱含着生活的气息,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融入其中,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我的内心被一种莫名的兴奋充满着,那是欣赏了学生思维火花后的喜悦,那是洞察了激活学生思维的本质后的欣喜,那是作为教师看到学生成长后的幸福。我激动地说道:“孩子们,其实你们的答案比我的答案丰富多了。我只是希望同学们打开自己的思维,而你们却从不同角度给了我新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智慧。看来,一个小小的核桃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四十五个同学的四十五个核桃只是无尽奥秘中的一小部分。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中用这核桃给我们带来的智慧去思考,去生活!”

猜你喜欢

火花核桃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持久的火花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护患情境会话
黄龙核桃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互掐”中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