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小助手”教学设计

2022-05-30梁健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助手助理本课

梁健玲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广州市教研研究院《人工智能》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主要体验智能小助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了解其中应用的人工技能技术,认识智能助理系统的优势和不足,对改进智能助理系统有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智能小助手默默地服务着我们的生活,大部分学生都有应用的经历,学生喜欢它们,更喜欢使用它们。可是,学生对智能小助手的工作原理和如何更好地为我们服务缺少认识,因此,在兴趣和知识的渴求下,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充满期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智能助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技术原理,并使用智能助理系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2. 知道当前智能助理系统的优势和不足。

3.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困难,对设计智能助理系统辅助生活有自己的想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体验和文本阅读,理解智能助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2. 通过想象、设计和讨论,明白智能助理系统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对应用智能助理系统产生兴趣,并能使用相应的系统服务我们的生活。

2. 认识智能助理系统的优劣势,有设计智能小助手的愿望和想法。

(四)学科核心素养

1. 人工智能意识:了解智能助理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技术创新思维:体验技术应用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3. 应用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探究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性。

4. 智慧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责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智能助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技术原理,并使用智能助理系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2. 教学难点:认识智能助理系统的优劣势,设计自己的智能助理系统。

五、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是以番禺区“研学后教3.0”“融乐”课堂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组织教学,遵循广州市人工智能教学“体验—学习—应用”的教学原则,设置“创设情境—体验学习—通识学习—扩展创想—测评小结”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本课通过一段生活中的人工智能视频引入学习问题,紧接着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智能小助手的功能,让学生真切地感知人工智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随后,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归课文,通过阅读课本学习智能助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并结合实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工作流程中各个环节,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智能助理系统的工作原理,解决本课的重点内容。在学生习得原理后,笔者安排设计“我的小助手”创想环节和“小助手比我更厉害?”交流环节,让学生发现问题、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智能小助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会人工智能技术将无处不在,并服务我们的生活。

六、教学媒体

智能小助手设备(手机、平板、机器人、音箱、手表等)、研学案、体验记录表、课件等。

七、教学设计

(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1.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认真观看,感受智能小助手的强大功能。

2. 引语:你也想像故事中小主人一样有一位小助手随时随地为你解答问题吗?今天我们也请来了“智能小助手”,一起感受下他们的神奇吧!

3. 引入本课学习主题:智能小助手。

4. 教师出示研学问题“智能小助手怎样完成工作的?”,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的神奇和为生活帶来的便利,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

(二)体验智能,感受神奇

1. 教师布置体验活动:请你提问智能小助手,简单记录他们的回答?

问题1:中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省?

问题2:9×10=?

问题3:怎样去奥园广场?

……

2. 学生在小组内体验自己带回来的各种智能小助手,尝试智能小助手的功能,并与其互动。

3. 学生展示与智能小助手的体验记录。

4. 教师提问:你更喜欢哪个智能小助手?为什么?

5. 教师引导学生对智能小助手的功能进行比较,感受他们的优势和不足。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体验自己带来的各种智能小助手设备中的功能,感受各种设备不一样的功能,开阔眼界,感受人工智能就在身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

(三)通识学习,理解原理

1. 学习智能小助手的工作原理

(1)引语:我们的智能小助手那么厉害,是怎么实现的呢?并布置学习任务:学习课本P26-27,思考:智能助理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思考问题。

(3)结合实例,排列智能助理系统工作原理的步骤,理解智能助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4)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白大部分智能助理系统要在网络和相应程序下进行交互。

情境1:当没有网络时,小助手能够工作吗?

境绪2:智能音箱能够为我们找到出行路线吗?

(5)教师关闭智能小助手的网络和用智能音箱验证以上情境,并小结:在没有网络和相关程序情况下,智能助理系统的功能受到限制。

【设计意图】回归课本,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排序,理解智能小助手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实例分析工作的流程,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工作原理的各个环节。

2. 认识各种智能助理设备

(1)展示学生带来的智能助理设备,学生观看各种智能小助手设备的外形。

(2)教师提问:这些设备的样子和功能有所不一样,但他们都有同一个特点,你能说说吗?

(3)师生小结并展示不同模样的智能助理设备,让学生理解智能助理设备的共同点:为人们提供贴心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明白智能小助手的特点,为学生畅想设计自己的智能小助手作铺垫。

(四)创想设计,畅谈利弊

1. 教师布置设计任务

(1)引语: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智能助理系统有不同的模样,不同的强大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们也一起来设计一个智能小助手吧。

设计要求:A. 简单绘制小助手的外形;B. 写清楚小助手的功能;C. 起一个有意思的名字。

(2)学生设计作品。

【设计意图】在理解智能助理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放飞想象,设计满足自己需求的智能助理设备,应用人工智能,服务生活,做到“活学活用”。

2. 交流作品,改良提高

(1)学生展示作品。

(2)交流设计理念。

(3)提出修改意见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评价,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和无限的创意。

3. 交流智能小助手的利与弊

(1)引语:你看,我们设计的智能小助手都拥有强大的功能和好处,那我们可以不学习了吗?

(2)组织学生讨论。

(3)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利和弊,引导学生要发挥智能助理系统的优势,善用人工智能武装自己,设计能力更强大的功能,创造美好生活。

(五)扩展应用,拓展视野

1. 引语:智能助理系统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2.学生观看智能助理系统生活应用微课,感受智能小助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设计意图】通過观看智能助理系统的生活应用微课,让学生深度感受人工智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人工智能”的决心。

(六)评价分享,巩固知识

1. 课堂小测试

(1)智能小助手一定要有人的样子?

A. 对 B. 错

(2)汽车导航是智能助理系统吗?

A. 是 B. 不是

(3)智能助理系统大多采用什么方式完成工作?

A. 图像识别技术 B. 人机对话

C. 手动输入

(4)智能助理系统超越了人类的智慧?

A. 对 B. 错

2.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 组织学生讨论,小结本课知识点。

4. 学生完成评价表。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通过练习检测、知识梳理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知识。

八、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助手助理本课
自在如风
助理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BEBEAUTY 助理健康生活 绽放非一般梦想
小助手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