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级管理中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

2022-05-30唐凤珍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变班级管理

【摘要】本文从初中班级管理的实际出发,通过明确“问题学生”的类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学生”转化策略:建设优秀班集体、召开主题班会、进行个别谈话、注重家校合作等。

【关键词】初中 班级管理 问题学生 转变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9-0018-03

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是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离婚率攀升、单亲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等,导致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许多机构或单位对当前的中小学生群体做过心理测试,发现存在心理问题或抑郁倾向的中小学生人数有增无减,学校里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成为当前学校、社會、家庭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下面,笔者从初中班级管理实际出发,探讨初中班级管理中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以期帮助这一学生群体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学习和心理问题。

一、“问题学生”的类型鉴定

对“问题学生”的概念,业界存有一定争议。综合各类观点,一般将“问题学生”的问题分为“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心理问题”三类,或两者、三者兼而有之(综合类型)。本文讨论的“问题学生”,倾向于综合类型。这类学生在家庭中往往缺乏亲情关爱,或因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产生对抗、逆反心理,或因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得不到家庭温暖而自暴自弃;他们有的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有的违反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有的甚至触犯法律。可以说,正确与错误、思想与行动、愿望与现实,既矛盾又统一地出现在这类学生身上,引发他们的各种心理冲突,并以剧烈反应或逆反的形式在其行为中表现出来。

二、“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教对子女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中强调:“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完整的优质教育。”但是,如今不少父母没有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未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用打骂代替教育,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有的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育孩子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无所适从。缺乏正确、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成为“问题学生”出现的诱因之一。

(二)监护人监管的缺失

家庭监管缺失常常出现在父母特别忙的家庭、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的家庭,或者父母不负责任仍由孩子“自由发展”的家庭。笔者教过一个叫小豪(化名)的“问题学生”,一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玩到三更半夜,三天两头旷课,即使来上课也是无精打采,常在课堂上睡觉。探究小豪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主要就是监护人监管的缺失。小豪的爸爸是做建筑工程的,一直在外地工作,无法监管孩子;小豪有个弟弟,妈妈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二宝,无法顾及小豪。于是,小豪就几乎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玩游戏成为他最大的精神寄托,问题由此产生。

(三)不良家庭风气的影响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出:“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父母。”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家长不但做不到这一点,还出现了不良家庭风气,起到了负面影响作用。提到不良家庭风气,此处引入“过失家庭”概念,主要指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败坏,生活作风有问题,甚至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而被判刑。这些家庭的孩子,一来缺乏有效的正面监管,二来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

(四)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

除了家庭原因,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校教育不到位、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等,也是“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原因常常相互交织,“助推”学生各种问题的出现和沉积,亟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予以解决。

三、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

(一)建设优秀班集体,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育人

学校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班主任要用心策划各种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获得优秀集体氛围的感染和熏陶,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例如,笔者所带的班级,经常开展以下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比赛,通过诵读和赏析国学经典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组织学生观看央视的《百家讲坛》,鼓励学生写观后感,提高文化底蕴;与班级家委会合作,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人文景观的过程中涤荡心灵,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与校外的新闻、农业、工业等类型的单位(机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综合能力,获得个性化发展。

例如,笔者教过一个叫小美(化名)的女生,父母在她两岁时就离婚了,妈妈远嫁外地从不露面,小美“根本没有见过妈妈”。小美爸爸混迹于社会,“自己都养不活”,常常“啃老”。小美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两位老人极度宠爱小美,对小美几乎有求必应,导致小美非常任性,经常与爷爷奶奶吵架。小美上初一后,青春叛逆期来临,与家里的矛盾冲突更加频繁,爷爷奶奶与小美几乎无法沟通。小美还经常用小刀划手腕,让人十分担心。爷爷奶奶到医院咨询,初步鉴定为轻度躁郁症。

了解到小美的情况后,笔者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小美,鼓励她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初一开学后不久,我们班与《柳州晚报》合作,在班上成立了小记者团。笔者意外发现,小美投稿特别积极,而且文章写得不错。我便向报纸的编辑优先推荐她的作品。小美第一篇习作登报后,我特地买了10多份报纸在班上分发给大家阅读。大家十分羡慕小美,为她点赞。小美也特别兴奋,买了一罐棒棒糖跟同学们分享。此后,小美“一发而不可收”,更加积极投稿,作品见报次数逐渐增多,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再也没有出现自残行为,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还拿稿费给爷爷奶奶买了“暖手宝”,躁郁症逐渐消失了。

(二)召开主题班会,及时纠正学生的心理和言行偏差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做到未雨绸缪。笔者担任初中班主任多年,每个“循环带班”周期,都会常规召开一系列主题班会。例如:初一时,学生刚进入初中,召开“如何做好初小衔接”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尽快进入初中生角色,适应初中的学习与生活。初二时,学生学业压力增大,及时召开关于学业焦虑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学业焦虑,掌握一些缓解学业焦虑的方法。初二是学生早恋现象的高发期,可以开设“这是真爱吗”青春期恋爱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情感问题。初三时,学生面临中考压力,于是召开“奋斗的青春最精彩”“相信明天更美好”等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专注于学习,排除外界干扰。

召开主题班会,并不一定就能马上转化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学生”,但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心灵方面的某些触动,从而为问题的解决创造契机。例如,笔者教过一名叫小毅(化名)的学生,该生进入初中后叛逆心理突显,加上家长疏于引导,导致该生一度厌恶上学,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看课外书,而且受“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的影响,产生想要辍学去“闯荡”的想法。针对该生的错误言行,笔者及时组织召开了一次“你准备好了吗”主题班会,以“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点切入,通过事例分析、观点互动、个人独白等方式,明确现在必须好好学习、掌握过硬本领的重要性。班会课上,笔者特地让小毅发言,让他谈一谈个人的看法,然后让其他同学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讨论,引导小毅放弃“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

班会课后,笔者特地找小毅谈话,故意问他:“你是不是不服?”小毅回答:“没有啊,我觉得班会课上大家说得很对,我们现在还太小,不应该辍学,没有文凭和学历,将来不可能有好的发展的。”小毅的这一回答既出乎意料又在预料之中。出乎意料是因为他这么快就放弃了自己的错误观点;预料之中是笔者坚信组织到位、目标明确的主题班会定能取得一些效果,促使学生获得某种触动,这种触动能给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带来改变。后来,小毅很少再提“读书无用论”。笔者针对他爱看课外书的优点,鼓励他多写文章,锻炼语文能力。不出所料,他的语文成绩变得很好,其他科目的学习也走上了正轨。

(三)进行个别谈话,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与生活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说:“教师必须坚信,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他毕竟是青少年,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世界。”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广阔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辨别美丑与善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以积极正确的姿态重新投入学习与生活。

作为初中班主任,笔者在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谈话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正面诱导法、信任考验法、利用契机法、自我抑制法、排除诱因法、榜样示范法、情感感化法、抓闪光点法等,并且常常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以增强辅导和谈话的效果。

笔者所带的班级有个女生叫小玲(化名),语文和数学成绩都十分优异,唯独英语学科跟不上,是比较典型的单科学习“问题学生”。于是,笔者找该生谈话,交叉运用了正面诱导法、情感感化法、抓闪光点法等,深入了解小玲英语学科成绩落后的原因。

师:你的语文、数学成绩这么好,唯独英语差了一点,老师相信这不是你的真实水平,能给老师说说情况吗?

小玲:我不喜欢英语,讨厌英语。

师:(装作惊讶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小玲: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下课我去问英语老师一个问题,没想到那个老师说“刚刚才讲过,你没有带耳朵啊”。

师:噢,这个老师真不该这样说。所以,从此你不再喜欢英语了。

小玲:嗯!(点头)

……

通过以上谈话,小玲英语落后的原因找到了:小学英语老师的呵斥让小玲“幼小的心灵受伤了”,从此不喜欢英语老师,进而不喜欢英语课,英语成绩一落千丈,这就是所谓的“疾其师而隐其学”。找到原因后,笔者首先开导小玲:“那个小学英语老师说话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那天她心情不好,我们应该原谅老师的一点小错误,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看到小玲点头后,笔者向小玲强调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她迎头赶上。

谈话后,笔者与本班的英语老师交流了小玲的情况,请英语老师多关注小玲,同时还与小玲的家长沟通,让家长帮助孩子解开“小学时的心结”。通过多管齐下,小玲的英语成绩进步很快,实现了学科均衡发展,后来考上了市里的一所优秀普通高中。

(四)注重家校合作,引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在班级管理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学生,需要班主任和老师特别关注,谨慎处理他们的问题,如单亲家庭的孩子、隔代抚养家庭的孩子、重组家庭的孩子等。这类学生的心理往往较为敏感,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关爱,尤其需要家校合作,合力帮助学生纠正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例如,针对上文提到的学生小豪,笔者选择在寒假的时候进行家访,因为笔者事先了解到,只有这个时候小豪爸爸在家的日子才稍微长一些。笔者与小豪爸爸深入交流,强调现在正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老师都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孩子,你作为父亲,更不应该缺席孩子的教育。小豪的父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恰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他决定回柳州工作,承诺多陪伴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小豪进步明显,管住了自己玩游戲的时间,学习成绩有了起色。

自体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Heinz Kohut)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如果家长愿意与孩子共同成长,能够多陪伴孩子,如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游览大自然,孩子自然愿意听从家长的教导,类似沉迷手机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加强家校合作,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有问题”“出状况”是很普遍的。对此,初中班主任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关注教育质量和长远利益,多学习班级管理艺术,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给“问题学生”足够的爱心、信心和耐心,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正能量的优良班级环境,还初中生一个美好的青春。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修订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唐凤珍(1968— ),广西柳州人,广西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班级管理、中小学语文教育等。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转变班级管理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