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应用与探讨

2022-05-30陈佼立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项改革创新。本文梳理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深入挖掘了高职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模式建构进行探讨,以期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中国文化;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陈佼立(1983-),女,四川德阳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教育学。

一、“课程思政”概念梳理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一类课,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其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实际应用,教学目标为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会将所学用于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学生只有思想观念正确才能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由此可见,在高职各类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必不可少。高职英语课程的语言属性和注重实践应用的职业性为有效完成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能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应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是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提出了外语课程中学生关键能力的测量公式:关键能力=(核心知识+核心技能)×情感品格×自我管理×(+/-)价值观, 由此可见价值观对关键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二、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模式建构探讨

高职英语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课程,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提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此可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除了引导学生了解国外的历史、文化及国情之外,同时还肩负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本质与核心。大学时期不同于中学时期,学生不再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束缚,他们的思想更加自由。在信息多元化时代,学生在拓宽英语知识时很容易了解到国外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信息,如何引导他们用批判性思维甄别信息的真实性,用正确的价值观看待中外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树立文化自信,传播弘扬中国文化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言是文化的載体。习得一门语言也就学习了一种文化。高职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文化塑造和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极为重要的育人功能。

(二) 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建构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内容建构的一项改革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诗经·王风·黍离》所体现的“黍离之悲”,开启了中国士大夫“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论语·子路从而后》彰显出儒家“以仁为己任”的价值担当,甘舍己身慕道求义的崇高追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左传》中的《郑子产相国》阐述了“择能而使,知人善任”的治国方略,体现了一种“君子务知大者远者”的大格局。把这些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弥补“当前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和国外文化的介绍,很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局限。

(三)教学框架与教学目标的建构

1.教学框架的选取。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ELF)非常符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以及高职学生的学情,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时要依据这一教学框架。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包括三大模块:英语国际语系统、教学内容、预期结果。英语国际语包括语言、文化与语用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别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和预期目标。语言子系统中的“本土化特征”是指学生能认同并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文化子系统中包含了本土文化,这说明英语教学不再只注重英语本族语文化,必须包含本土化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生通过本族、非本族、本土文化的学习能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应对文化差异,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眼光,最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教学目标的设定。基于前期的研究和后期的实践教学,结合外语课程关键能力,可从语言知识、职业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三方面为英语课程思政设定新的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包括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高职院校扩招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不再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用能力,而是根据学生的特长与兴趣指导其选取不同的组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后从事的工作大部分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会涉及许多海外项目,而这些国家并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能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

职业技能包含合作和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具备今后从事的职业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高职院校扩招后,班级人数增加,学生人数过多不利于教学开展,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利用翻转课堂为他们分配课前和课后的学习任务,例如线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课中结合课文内容请各小组进行简单的探讨,培养他们平衡个人与团队关系、尊重他人意见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即思想政治教育,它是语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核心,三者相互补充、不可分离。它主要包括四方面:人文底蕴、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在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不盲目崇尚西方文化,了解国外的历史、文化及国情,也让他们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认识到继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能协助学生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四)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材改革

大部分高职英语教材以英美主流文化为主,这些教材虽然能让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但很难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教材中少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也没有体现出育人这一方面,因此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教学中适当加入人文教育、跨文化素养、批判性思维、中西方文化对比等丰富多样的内容。高职英语教材编著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关注两个要点:

1.篇目内容的选取。结合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核心本质和教育目标,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塑造品德、化育人格的内容编入高职英语教材。如《论语》中的一些篇目,体现了儒家“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和“君子固穷”的人格取向,有助于塑造学生在艰难的困境中忍耐持守的坚韧品格。利用《孟子》中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引导学生养其浩然之正气,化育高尚人格。利用《庄子》中的《逍遥游》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其追求“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超越之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一来,高职英语教材就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进行切实的比较,加大英语教学的深度,从而达到“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辨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教学目标。

2.所选内容的汉译英攻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用汉语表达的,这些经典深深地凝聚着汉语最为精粹的母语特征,将其翻译成英语,并做到译文的信、达、雅,难度是很大的。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和支持中华优秀文化经典的汉译工作,先秦诸子经典有着不同版本的英译本,为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极好的基础。此外,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李勤主编的《中国文化英语学习》也对此做了极好的尝试和探讨,可作为我们的借鉴。

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重任。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译英是编著高职英语教材的攻坚环节。

(五)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师资建设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对教师的学养和品德要求都更高,具体体现为:

1.教师自身需具备丰厚的学养和对经典的理解力。除了高水平的英语文化知识之外,对国学经典也要能够理解透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同时,教师要结合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思政元素的“触点”和“融点”,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规律,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维度地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

2.教师自身需要有优良的品德和人格,还要有热情和爱心。人格的化育主要是以生命影响生命,教师的价值取向、职业精神、工作态度、言谈举止无一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当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春风化雨般地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定期开展系部间、教研室间、师生间“精彩一课”的教研活动,通过争论、研讨等形式,把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推荐给教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同时,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专家学者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打造教研互通的教师团队。

三、结语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和互联网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学生应该具有辨别力、判断力和洞察力,还需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需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家国情怀。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课程的优势,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开展教学,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结合语言课程的特点和思维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有效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時代性和开放性,使得高职英语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2):283-292.

[2]杨修平.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理据、现状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36-41.

[3]张严心.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报.2021(3):101-105.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