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2022-05-30刘玉平
刘玉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高中各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应该引起学校师生的共同关注。实现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数外等基础课程外培养一门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本文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实现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来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美术;有效教学
在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美术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不容忽视。要想实现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现代化教学,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以参与者的姿态投入美术学习中,落实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学科更能够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优势,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但从目前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教学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相背离,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新课程改革
目前大多教师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依旧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并未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没有响应新课改要求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的学校将高考作为唯一目标,而忽视了个性学科的教育,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进而导致教师忽略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的特点,而像其他应试学科一样注重知识的灌输。因此,从根本上高中美术的课堂教学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1]。
(二)传统教学滞后新课程改革
许多教师未能及时改变教学方式,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是课堂的中心与主体,且大多时候,讲台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高中的美术课堂要交还于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纵观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主导意识过强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能对美术知识被动机械地吸收。
(三)教学评价阻碍新课程改革
在教学评价中,大多数教师仍以绘画技巧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作品,以作业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打分,加强了教学的严苛性,增加了教师的权威,但同时也导致了有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有些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束缚。并且学生作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光靠一个统一的、死板机械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程度。人各有所长所短,教师应该根据作品的多方面进行评价,从多方面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促进个性化教学的落实。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美术课程课时占据比例不合理
目前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学校师生只注重高考科目,而不重视美术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即使在当前的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价值取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的美术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但大部分高中学校只是为部分艺术生提供了一定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其他学生的美术课大多被文化课所占去,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美术。同时,学生也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忽视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普遍存在美术课堂上学习高考科目的现象。
(二)课堂教学方式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美术课程是每个高中的基础课程,是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课程。然而尽管新课程改革要求各个学校提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大多学校都普遍存在不重视美术课的现象,教师只是任务式地完成教学,学生也只是应付式地完成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缺少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的,每个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和能力大小来设计适合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案,大大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尤其是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更看重对学生的量化教育,对学生直接灌输知识,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学生的学习具有被动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美术课堂上常常提不起兴趣[2]。
(三)缺乏完善的美术教学资源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设备和教材的配置是影响课程进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齐全的美术教学设备和功能齐全的美术教学工具和场地是完善高中美术课程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只有美术基础教具齐全,教师装备齐全,高中美术教师才能开展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活动。但目前高中美术课程开发过程中,大多高中学校缺乏专门的美术教室和学习美术的绘画工具,同时基础的美术设备也不完全,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绘画工具及相关美术设备都是学生自己购买或制作的,学习资料大多由学生自己承担;至于多媒体信息中心的使用,由于缺乏纪律性,任务繁重,美术课程很少有机会使用。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个高中努力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把课堂交还于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践操作,探究分析,来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3]。新课改明确要求高中教学模式应是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和实践;教学理念应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学目的应是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现提出如下具体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贯彻“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教学理念,避免出现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现象,学生不应以观众的姿态听教师讲授,以应付的心理被迫参与到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自己的思想与知识不断进行碰撞,提升自己的思想品格。新课程改革支持创新课堂学习方法,要求学习方法需要多元性和全面性。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再机械式学习。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不仅收获知识同时还收获快乐,使学习方法更加民主科学。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不只是增加学生脑海里的美术知识,更是要关注学生人格上、灵魂上的变化。高中美术课堂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人格素质培养,促进学生灵魂的升华。在高中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也应该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堂来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来探究。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教师的讲授在教学工作中占很大一部分,但必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是传授知识的保障。应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将课堂交还于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新课标背景下,摒弃长期传统的直接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高中美术的课堂教学应从一味讲授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学生从自身条件出发,响应新课标下的教学工作,主动将自己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总结与反思,积极做好新课标下的教学工作。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传统教学中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模式,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三)明确教学目标,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育上,不仅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应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美术时,不可投机取巧,仅教学基础美术技巧,而不落实素质教育,仅仅把美术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除此之外,也不可不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教学,美术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不能仅纸上谈兵,光靠熟悉课本知识而实现完整的美术教学。
美术作品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应死板地以教材为唯一标准,应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评价,并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与特点。除此之外,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不足的同时不挫败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学习美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行分层化教学和分层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保护学生的特长与个性。
(四)强化课堂教学反思
教师不能够做空想主义者,只注意创新教学方案,而忽视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总结教学的经验,不反思教学的问题。教师光有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经验,而不加以反思总结,达不到教学实践的最佳效果[4]。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更加重视培养反思型教师,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研究的教师。教师应聚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方案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珍惜每次的教学机会,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
(五)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往往可以反映现实生活,其主要分为写实和抽象两派。由于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和理解表达能力不同,导致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方式有所不同,造成个性化差异。美术教学的课堂不应局限于教室,更应该多出现在大自然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出去写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环境,选择想要绘画的对象和表达方式,根据平时所学的美术技巧,大胆地描绘。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很好地运用教材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师教学教材知识时,应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讲解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水平。比如:在学习第四单元“无声之韵——建筑艺术”时,可以让学生列举在生活中见到的建筑,并仔细回想它们的特征,比较中外建筑的区别。
(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在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都是采取主讲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也只能对一些优秀的作品加以临摹,形成一个固定的学习模式,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在新时期下,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引导,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5]。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美术是一种视觉的审美艺术,用多媒体教学更能够直观地展示出美术作品的魅力。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在学习教材第五单元“淳朴之情——民间美术”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有关文化习俗的短片,让学生通过短片感受到民间的质朴与率真,达到了调动课堂氛围,烘托学生心境的目的后,再来介绍这章所要学习的民间美术,欣赏这章呈现出来浓郁乡情的视觉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搜集要鉴赏作品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生平或作品来历,并以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样可以引人入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同时更好地画出优秀作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应将自己放在比学生更高的地位上,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若教师表现得高高在上,那么学生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害怕教师的权威,不信任教师,不与教师沟通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信任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比如:在学生出现美术技巧错误时,避免学生出现挫败心理,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也要安慰学生,告诉学生出错并不丢脸,不要害怕出错,只有经历许多错误,才能在不断反思中历练成长。经常性地鼓励学生,会营造出一種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互相尊重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结束语
要想实现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使用现代化新型教学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不断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方案。同时,学校也要重视美术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
参考文献
[1]鲁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策略探析[J].神州教育,2020(7):131.
[2]徐慧.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有效方法[J].新源县第二中学,2020(11):4.
[3]雷明利.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18(12):17.
[4]韩光磊.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途径[J].人文社科,2019(8):13-14.
[5]李凤华.探究高中美术新课程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J].高中教育,2020(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