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设计研究

2022-05-30王恒兰

客联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教学设计

王恒兰

摘 要:当前跨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由于“教”与“学”陈旧观念的束缚,高职学校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效果有待提升。将“产出导向法”理论引入高职公用英语课堂,采用以成效为导向的教学,强化输入,促成学生高质量输出,帮助学生实现从“学”到“用”的提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注重教学评价,及时掌握学情,进而有助于实现提升大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教学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实践性人才为目标,高职英语课程标准(2021版)也指出“职场涉外沟通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鉴于此,高职英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最大程度避免“学用脱节”。高效的教学需要有合适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2015年文秋芳教授提出构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以下简称POA)理论体系。由于该理论以学生的语言产出作为导向,是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外语教学理论。许多高校教师已将POA应用于专业英语及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鲜有教师将该理论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相结合,本文将探索POA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POA的教学理念有三点:学习中心说(Learning-centered Principle)、“学用一体说”(Learning-using Integrated Principle)以及全人育人说(Whole-person Education Principle)。该教学理论主张教学必须促成有效学习的发生;在教学中“学”“用”融为一体;除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外,还应将学生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要完成教育的人文性目标。其教学假设为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 Hypothesis)、输入促成假设(Input-enabled Hypothesis)以及选择性学习假设(Selective Learning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输出既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也是语言学习的强大推动力;以输出为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提供恰当的高质量输入,以促成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所有的输入材料中,学生会抽出适合自身的材料进行选择性学习。POA的教学流程涵盖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和评价(assessing)三个阶段。教师通过呈现交际场景让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进而说明该堂课的输出目标。教师通过输入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学习材料来促成产出目标。在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后,教师将组织师生合作评价对学生的产出作品给予反馈,达到“评学结合”,“以评促学”。

二、基于POA的高职公共英语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1.教材分析

本节课节选自外研社版《捷进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Virtually Connected。

2.学情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分层次B类一年级学生。被试学校在入学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组织大学英语分层次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B层次是英语成绩中等的学生群体,该部分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会报名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过级率在80%左右。B层次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探求欲,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并具备一定程度的阅读能力。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本课程将针对学生的不足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单元课时分配

整个单元由Warm-up,Reading,Audio/Video Lab、Guided Writing及 Wrap-up五個部分构成,安排4次课完成,共8课时。

(二)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实际教学效率。以产出为导向,灵活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本单元基于“产出导向”教学法设计,体现“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单元结构具体如图1:

①驱动环节

●教师呈现交际场景

本单元主题为Virtually Connected,教师在本单元Warm-up部分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单元场景设置为:There are so many high-tech products around us such as laptop, pad, cellphone etc. Think about how have these technologies changed your study, your life and even your personality? 该部分在课前通过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以下简称U校园)完成线上发布,并要求学生完成平台上导入部分的练习题,学生预先对新单元的开篇有一定的认知与准备。

●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此话题展开对话。学生尝试性完成产出任务后,一方面意识到产出任务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能够认识到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增强学习紧迫感。

●教师说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

本单元的重要教学目标为使用主题词汇谈论如何恰当使用社交媒体。单元产出任务是题为“How to make good use of social media?” 的演讲。

②促成环节

●教师描述产出任务

本单元产出任务是题为“How to make good use of social media? ”的演讲。为达成该任务,教师会布置学生完成三个子任务。具体为:

i. Write an essay about your own personality in social media.

( Based on “Reading for doing”)

ii. Design your own week schedule post.

( Based on “Reading for learning”)

iii. Debate: Are parents behaviors on social media positive or embarrassing?

( Based on “Audio/Video Lab”)

●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与指导检查

学生通过Reading、Audio/Video Lab、Guided Writing等环节的学习,能够从输入中选择产出所需的内容、语言形式及话语结构。

●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

学生将篇章阅读,知识点讲授,视频观看,小组讨论等形式积累的学习成果运用到产出中,完成既定任务,教师在该过程中给予指导与阶段性点评。该部分呼应单元开篇的Scenario的任务场景,聚焦产出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单元所学到的社交媒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用结合。

③评价环节

●即时评价

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和产出任务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评价以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延时评价

在学生完成单元产出任务即定题演讲(此阶段特指讲稿撰写)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上做展示,同时要求高一些水平的学生完成相关新任务,比如添加问答环节,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评价环节注重同伴互评,在讲稿撰写阶段及演讲展示阶段均安排同伴打分与参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课后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演讲以视频形式呈现并上传至线上平台,师生开展线上评价。

三、教学反馈

课后,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及采访的方式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教学效果。学生表示运用POA理论进行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新颖,代入感强。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较大提高。每堂课的输出任务会为学生指明目标,使之具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因此學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即完成输出任务的子目标,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索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教学设计,包括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从实际操作来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反馈积极。

针对促成环节,笔者认为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今后可以将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到该环节中。比如开展线上教学,鼓励教师录制在线课程,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教师也可以挖掘更多网上优质教学资源,比如中国大学MOOC以补充课堂中的输入从而有效促进更高质量的输出。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4):547-558.

[2]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1-2

[3]文秋芳,孙曙光. “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 [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 (2):4-11

[4]邱琳. “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的辩证研究 [J].现代外语,2019,(3):407-418

[5]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 -114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教学设计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